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在全区水利工作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2-04-20 13:05:03 浏览量:

一、五年攻坚,“十一五”水利工作取得新成效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始终把水利摆在优先投入、优先发展、优先保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2003年以来,针对大面积的工程性缺水和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新时期治水方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民生水利重点,统筹民生水利发展,从项目规划、工程建设到资金筹措,工作力度空前,并在2006年百年特大旱灾之后,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走出了一条符合黔江实际的水利发展新路子。“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倍。正是有了大规模的投入,基本做到洪涝时水库能蓄水、干旱时水库能供水。在抗御2006年百年不遇特大旱灾、2008年冰雪灾害、2010年特大洪灾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我区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供水安全加快解决,防汛安全等级提高。具体来讲,“十一五”全区水利建设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骨干水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城北水库,开工建设太极水库、小南海水库补水工程,明年全部建成后,每年将新增城市可供水量5860万立方米,可供水总量达到近1.5亿立方米,基本满足“300亿工业”用水需求。

二是饮水安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完成老城供水主管改造,建成舟白水厂一期工程,建设城市拓展区供水工程,老城、正阳新城、青杠工业园实现联网供水;
成功跻身全国饮水安全示范县,新建、技改18座集镇水厂,建成37座农村标准化水厂,有效解决了25.7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和生猪、烤烟、蚕桑等骨干产业用水问题。

三是防洪能力建设有新的提升。推进城市防洪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城市防洪二期工程,老城防洪工程体系得到完善;
建成乡镇河堤12.4公里,濯水、冯家等临河集镇的防洪设施明显改善;
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排险任务。

四是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开工建设三峡库区中部灌区项目,启动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多部门共同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全区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抗旱增收成效明显。

五是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面启动。重点沿城市周边实施农发水保、世行水保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水系森林工程7000余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180平方公里,电气化县建设通过验收,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全区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水利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我区连续十年荣获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等奖,2006年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区县,2009年、2010年两次荣获全市水利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代表重庆市在全国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上作大会交流发言。这些成绩的取得,

一是得益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国家水利部对黔江水利建设关爱有加,先后支持我区开展全国饮水安全示范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县建设,2011年5月,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矫勇同志专门到我区视察水利工作,将我区小南海水库补水扩容工程从地方项目纳入国家层面,并落实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市委、市政府对黔江水利工作重点支持,市委36号文件专门对我区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水利局更加倾心支持我区水利建设,2011年5月30日与我区签订了《关于加快把黔江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水利合作共建协议》,“十一五”期间市水利局领导近百人次来黔检查指导,11月29日,市水利局王爱祖局长率领相关处室负责人专程到我区调研水利工作,充分体现了黔江水利工作有为有位。“十一五”期间,中央及市上对我区水利投入达8.2亿元。

二是得益于水利投融资改革创新。我们于2005年与市水投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水利投融资平台——重庆市黔江区泰来水利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并由泰来公司通过银行融资4000万元用于城北水库建设,全额到位了城北水库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目前,区泰来公司的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2.53亿元增加到8.06亿元。

三是得益于我们各级党政齐心协力。各级各部门抓水利主动积极、配合密切,在骨干水源建设、饮水安全和病险水库整治等方面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做出了贡献。

四是得益于项目前期工作十分扎实。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工作思路,超前规划、超前设计、超前运作,完成了10多亿元的项目前期工作,及时有效地对接国家规划,争取到一大批多年想干而无钱干的水利工程。

五是得益于管理机制日臻完善。我们探索建立了“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协会管理、有偿使用”的整乡整村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新模式,得到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给予了高度肯定,水利部陈雷部长明确要求在全国推广,奇帆市长在全市水利工作会上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探索创新的“先建后补”“竞标投入”的小农水工程建设、探索实行水土保持工程“图斑”工作法、“三公示”等管理机制,把钱用在刀刃上,杜绝“半拉子”工程,有效保证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水利建设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水利事业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一是工程性缺水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全区只有中型水库3座,在建1座,绝大部分耕地还是“靠天吃饭”,水利建设的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二是水利工程老化、年久失修,还有1000多口山坪塘急需整治。三是乡镇集镇河堤防洪任务重,侵占、毁坏河道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全区19个临河集镇中有13个没有水利防洪设施。四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全区仍有17万人未达到安全饮水标准,高山大盖农村人畜饮水极度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尽快解决,加快全区水利工作科学发展。

二、实施六大工程,实现“十二五”水利工作新跨越

“十二五”是国家加快水利建设的重要时期,中央将水利建设提升到关系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提出了水利是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明确今后十年水利投资总额达到4万亿元以上,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状况。市委、市政府决心很大,在全市水利工作会上,奇帆市长明确提出对中央要求在2020年前实现的指标,重庆要在2015年前提前实现。今后五年,将原计划总投资700亿元增至1000亿元,促进水利大发展。就有利条件而言,我区水利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全区上下要紧紧抓住国家和重庆加大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建设的大好机遇,详规划、多争取、快实施、见成效,推动我区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建设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区水利工作主要任务是:把解决工程性缺水、城市生态缺水、饮水安全、城乡防洪和农田水利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围绕全区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五个黔江”和“缩小三个差距”的要求,科学治水、依法治水,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把黔江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率先在渝东南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现代水利保障。

“十二五”时期,我区水利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水利资产投资50亿元,力争60亿元;
全区水利化程度达到45%,力争达到50%;
基本建成城乡防洪抗旱保障体系,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城市生态用水保障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五大保障体系”;
创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先进示范区、全国生态节水示范区。围绕上述目标,要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建设:

第一,着力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4.5亿元,全面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全区蓄饮提水能力达到2万亿立方米,新增蓄饮提水能力1亿立方米,全力保障城市扩容、产业发展用水需求。一是抓好骨干水源项目建设。在建的太极水库、小南海水库补水扩容工程要加快推进,确保早日建成投用。老窖溪水库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通过了市水利局组织的技术审查,正待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核批复,工程涉及的流域规划、水资源论证、环保、林地等相关报告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区水务局、发改委等部门要把这个项目作为头等大事,紧盯不放,确保2012年上半年完成初步设计编制及审批工作,并实质性开工建设,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投入运行。二是开工建设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投入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受益面广,应成为大中型水源项目的有益补充。重点要建成瓦窑堡、马鹿池、陈家寨、黄桥等4座小(一)型水库和甘溪、新民、高坪等6座重点小(二)型水库,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调节。特别是瓦窑堡水库,主要功能为解决青杠工业园区用水,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要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明年开工建设。三是整治1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实现全区病险水库全面销号,在增加蓄水能力的同时,保障防洪安全。

第二,着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亿元,着力围绕“四个一”居住体系建设,突出80个整村脱贫重点,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7万人。一是城市供水工程,建成城北水厂、正阳水厂、青杠水厂,扩建舟白水厂,达到日供水15万吨的城市供水能力,随着城市和工业园区的扩容同步完善供水管网,保障30万城市人口供水。同时,要抓紧全面实施小南海干渠整治,确保城市供水“生命线”的安全。二是乡镇集镇供水工程。新改扩建25个集镇供水工程建设,确保全区所有乡镇集镇居民都吃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同时制定完善乡镇水厂定价机制,既要保证价格合理,也要保证水厂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饮水安全。要深化和完善“先建机制、再建工程,整乡推进、协会管理”的建管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城区自来水管网辐射工程,延伸城区饮水主干管网至冯家街道的有关村社,解决街道周边村社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乡镇自来水管网联网工程,人口较多、水源基础较好的乡镇,做到管网横向到社,纵向到户,尽量辐射延伸主干管网,并与水源不足的自来水管网进行联网,确保在发生干旱时能够异地调度水源解决用水困难的乡镇和村社;
兴建单村供水工程,对水源较好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通过“先建后补”、“一事一议”方式建立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成立相应的村社管水协会,加强对农村饮水管网的管理,使农村饮水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对分散和距离饮水管网较远的农户,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自筹资金,采取单户分散工程、联建大井模式,解决人饮安全。

第三,着力实施城市生态用水景观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城市生态缺水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亿元,实现城市生态用水景观工程。依托老城区河流,建设沉砂池、翻板坝、滚水坝,建成水域面积32万平方米。启动新城区“千湖景观工程”前期工作,建设新城生态景观用水工程和峡谷峡江生态堤防工程。延伸城区万米健身河堤,完成册山河滨走廊建设。积极推进重要次级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第四,着力实施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全面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本治标兼顾、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配合,集中力量突破防洪抗旱薄弱环节,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最大程度减轻洪涝干旱灾害。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9亿元,治理7条河流,实现病险塘库整治全面销号,城市和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一是全面建成城市防洪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实现防洪与景观的双重功能,建设人水和谐的示范工程。完成分洪隧洞建设,实施城区二期堤防7公里,城市拓展区防洪护岸河堤6.5公里,建成35平方公里城市防洪保安工程。二是全面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实施境内阿蓬江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新建堤防50公里;
同时,推进乡镇集镇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建设乡镇堤防45公里。三是建设防洪预警预报系统,严防山洪灾害。坚持标本兼治,实施小河、小溪、山洪沟治理工程。抓好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和山洪灾害重点区域治理工作。四是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建成区、乡镇、村三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建成大中型及重要小(一)型水库、黔江城区和重要临河场镇的防洪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区、乡镇、水库的应急预案。健全以武警、消防、民兵为骨干,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推进区和乡镇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解决有人防汛抗旱的问题。

第五,着力实施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灌溉体系是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4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以上,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以上,实现全区有效灌面占常用耕地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重点要围绕特色农业园区,继续推进三峡库区中部灌区项目建设,完成洞塘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实施烟水配套工程、国土综合整治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完成第一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积极申报争取成为全国第四批小农水重点县。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用好“一事一议”,加快推进一批“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第六,着力实施农村小水电站改造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水生态水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是水环境生态保护。重点开展城市和阿蓬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保护,对4座中型水库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保护,加快重要河流水系森林工程建设,水系森林绿化1.64万亩,完成太极、石朗等8条小流域易灾地区的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00平方公里。二是城乡污水处理。新建正阳、青杠污水厂,配套建设排污主管网,改建老城区排污主管网,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增加10万吨;
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区和乡镇集镇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农村电气化建设。要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农村老旧电站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实现新增小水电装机3.8万千瓦。

三、建立五大机制,全面推进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二五”时期的水利工作目标已确定、重点任务已明确。抓好工作落实,必须依靠完善的工作机制来保障工作推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点要建立健全五大机制:

第一,建立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是争取国市支持的必要条件。今后5年,水利建设的重点是中小型工程,项目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绝大多数项目都由我们区县自己组织实施,前期工作十分关键。一要加强前期工作领导。区政府要组建领导机构,建立由分管领导负总责、水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对重大水利项目,要组建专门班子,集中优势力量,强力组织攻坚,保障进度和质量。区财政每年要安排足够的前期工作经费用于水利前期工作。二要制定前期工作计划。市上明确要求抓紧推进的重点水利项目,若因区县前期工作推进不力而导致较长时间无进展或进展严重滞后的,市级将暂缓安排项目所在区县其他水利项目审查审批工作。因此,区水务部门要制定前期工作五年滚动实施方案。列入下一年度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在上一年度完成前期工作。三要保证前期工作质量。实行前期工作质量终身负责制,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项目,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要整合全区现有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和勘察设计力量,加强对现有水利技术力量的培训,提升水利人员队伍素质。四是抓好骨干项目储备工作。要积极规划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保持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档。

第二,建立投入配套保障机制。水利项目大多是公益性、准公益性工程,市上明确要求,重点水利工程区县政府必须配套40%的建设资金,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投入保障机制。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中央明确今后十年要投资4万亿以上、市里明确今后五年投资1000亿元,我们要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和投资导向,加强与市水利局、发改委的联系,主动衔接,积极争取,筛选确定重点项目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争有更多更好的项目列入国家和市级盘子。对已上报的项目,要确定专人,跟踪盯办,争取早日批复立项,力争向上争取水利投资25亿元以上。二是财政资金支持。支持具有土地储备能力的企业在黔江城市规划区内储备、开发土地500--1000亩,其收益主要用于地方水利建设。每年提取区级土地出让收益的10%作为水利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因水利工程建设而新增国有建设用地收益、河流滩涂因水利工程整治项目获得的新增耕地收益、以及水土保持治理项目获得的收益全部用于水利建设。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收取的土地征用税费、建安营业税区级实得部分,专项用于水利建设。强化水利规费解缴,并全额返还用于水利项目建设。将水利建设地方配套资金不足部分分年纳入区政府举债融资盘子。力争区级筹资10亿元以上。三是整合项目资金。整合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扶贫等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争其他行业部门争取中央、市级补助投资8亿元。四是吸引社会投入。对既有开发潜力,又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包装,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筹资投劳参与村内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采取bt、bot、tot等模式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水源工程建设。按照“竞标投入、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形式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予以补助,从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力争社会投入5亿元以上。

第三,建立水资源合理开发机制。我区特殊的山区地形和地质构造,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难度越来越大,投资成本越来越高,部分区域已达到或接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迅猛增加,水环境日趋恶化,已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推行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已十分必要,要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贯彻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要划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对取用水大户实行重点在线监控;
减少城市排污与水资源浪费;
降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完善水功能区划,强化水功能区管理,严格执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严格入河(湖、库)排污口设置审查;
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安全管理。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对城乡水资源综合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洪排涝、供水排水等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协调机制。要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第四,要建立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机制,是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强化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水利项目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四制”(招投标制、业主负责制、合同管理制、监理制)、“三公示”(开工公示、完工公示、违规违纪公示),规范水利项目招投标行为,加强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审计、监察等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防止贪污、挪用、截留、浪费水利建设资金等行为的发生,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二是要强化水利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日常管理维护,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严格执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要求,改变过去农村饮水工程“重建设、轻管理、不管理”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只建不管”、“短命设施”的问题;
对农村“五小”农田水利设施,按属地原则,建成后交由受益乡镇、村社负责维护管理。目前,我区成立了农村水利公司,希望能够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上的统一要求,建立责权统一的乡镇水利管理机构,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三是要强化水利工程征占用管理。对征占用水利工程、灌面和水域,要按现价有偿征(占)用或等效替代水利工程及有效灌溉;
实行有偿征(占)用河道和水资源“谁破坏、谁赔偿”的制度。对依托水利工程及其景观从事房地产开发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须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第五,建立依法治水机制。推进水利法治化进程,是实现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完成水利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有力手段。水利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不断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河道采砂、农村水利、水土保持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大对非法取水、非法采砂等水事违法行为的管理力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深入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完善水利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利安全工作。

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工程安全、干部安全

“十二五”全区将完成50亿元的巨额水利投入,其中大部分是政府性投入。一旦政府性投入增多,容易产生三个问题:一是由于失职、渎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粗糙,草率上马,投入产出不合理,重复建设甚至推倒重来,造成资源、资金极大浪费。二是大量资金下拨过程中,出现拿回扣、奢侈享乐等腐败现象。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领导责任履行不到位,对下属和身边人员缺乏管理和约束,出现大量小贪小腐的“米老鼠”窝案。特别是小微型民生水利工程,由于面广量大、技术标准不高,更容易滋生腐败。要深刻汲取相关的教训,警钟长鸣,抓好过程控制和监督,从制度上切实把好廉政关,把民生水利好事办好,杜绝出现“工程建设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象。水务部门必须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程序,不断创新监管机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检查验收,确保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各级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管理好职责范围内的人和事。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今后水利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生失职、渎职行为,发生腐败行为,一定彻查追责,决不姑息迁就。五、突出重点,全面完成2012年目标任务明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关键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区水利工作会议的起步之年,中央、市各项政策将集中释放,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奋力争先,走在全市前列,明年全区要确保完成各类水利固定资产投入8亿元,力争10亿元。一是围绕“工业强区”和“城市东进”战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太极水库枢纽工程要完工,渠系工程配套,征地拆迁等善后工作要基本结束;
小南海补水扩容工程要完成引水隧洞和调节库大坝枢纽工程,并妥善处理好跨省市征地拆迁问题;
城市防洪工程要完成分洪隧洞建设,建成城防河堤3.5公里;
老窖溪水库和瓦窑堡水库要完成“四通一平”,开工主体工程建设;
新城供水工程和小南海水库干渠整治工程要全面开工建设。二是围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突出“四个一”居住体系建设和脱贫“摘帽”,实施25个村(居)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解决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完成大灌区和小农水、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整治、水土保持、移民后扶、乡镇河堤等年度建设任务。三是围绕峡谷峡江之城建设,开展生态城市水景观建设。实施老城区河道翻板坝、沉砂池项目建设,开展新城水体生态景观项目以及阿蓬江官渡峡河道整治项目前期设计工作。

推荐访问:全区 水利 讲话 工作 会议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