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有关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08 10:45:03 浏览量:

摘要:本文以华亭县西华镇为例,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群众工作;
新形势;
改善民生

华亭县西华镇地处华亭县城西部,距县城7.5公里,辖13个村、1个社区,有5501户24294人,总面积233.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715.4亩,是全县人口和农业第一大镇。

近年来,随着华亭县城西扩步伐的不断加快,西华已成为县城西扩的主战场、统筹城乡发展的排头兵。在这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也面临着局面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在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形势下,只有自觉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凝聚强大合力,抓住和用好黄金机遇,推动西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1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石之一。为了凝聚群众的力量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就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
江泽民同志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
胡锦涛同志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群众工作,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群众工作给广大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1做好群众工作是新形势下推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理论上说,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不仅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而且是广大群众的实践活动。因此,抓住用好黄金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领导的一马当先,更需要群众的万马奔腾。今年,我们通过深度审视镇情,研判发展机遇,发动群众献计献策,确定了“融入县城、发展城郊、统筹城乡、富民强镇,全力建设小康、和谐、文明、幸福新西华”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群众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变化,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新要求。越是如此,越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拓宽群众工作渠道,努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解难题的同时,调动积极因素,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做好群众工作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目标。在我国古代就有“和为贵”的思想观点;
在西方思想史上也有追求和谐的记载;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观点。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高度重视,重要的一条遵循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我觉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群众工作,以此来协调关系、凝聚人心。我们提出“融入县城、发展城郊”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是物质基础;
“统筹城乡、富民强镇”是社会层面的问题,是精神支撑;
小康、和谐、文明、幸福新西华是经济物质与社会精神的融合,是终极目标。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1.3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只有全面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近年来,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群众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萌动,这些都对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提出多样化的、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时,与之相伴生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显。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不仅应该具备做好群众工作的热情,而且更要具备和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方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1.4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群众路线的高度统一,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关键。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在做到廉洁自律、勤俭办事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群众的利益和诉求,真正使作风建设的要求转变为自觉服务群众的行动。

2当前群众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

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历史阶段,群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群众工作对象来看,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行业、新组织和新阶层不断涌现,群众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间,西华各类个体经营户、非公企业、民营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但同时,由于其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使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广泛、多样。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频繁,尤其处在特殊区位的西华,户籍人口2.4万,是全县人口和农业第一大镇,大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保持与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扩大工作联系网络,深化工作触角,进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是目前群众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从群众工作内容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当下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群众也出现多样化和差异化二代利益需求,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而且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与文化交流往来的增多,群众的思想意识出现较多的变化性和选择性,难以达成一定的社会共识。尤其是新形势下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加,造成部分群众的心态焦虑不安,甚至有些人抱有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随着群众内部矛盾的变化,在工作实际中,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失地农民、复转军人、下岗职工、痴呆傻瓜人员、精神智障人员、重点社会管理对象等一些特殊群众的生活困难进行解决时,不但要注意这些群众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更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疏导群众情绪,改善民生。

从群众工作环境来看,近年来社会改革的利益格局发生新的变化,造成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增加了群众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尤其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深入,包括拆迁补偿、土地流转以及社会保障在内的各种社会利益较量日益突出,尤其是群众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交织错杂,而且还有部分遗留的历史问题亟待解决,形成了群众工作环境的新焦点和新难点。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有些群众完全忽视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注重自己的当前利益,造成某些潜在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传播途径的快速发展,造成群众敏感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地直接报道,而且网络舆情的推动导致了群众工作处理的难度增大。

从群众工作主体来看,新形势下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显著增强,我们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形势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平台载体还不健全。

一是“不愿做群众工作”。部分干部宗旨观念不牢,存在“自然消除论”错误观念,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各种社会矛盾自然解决,做不做好群众工作对发展影响不大,甚至做群众工作会延误发展,因而忽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

二是“不敢做群众工作”。面对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评指标日益严格,一些干部靠瞒盖换稳定甚至花钱买稳定,最终小事拖大,大事拖爆。

三是“不会做群众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的干部工作方法欠缺,能力不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造成群众工作推不开、推不动,在群众工作中力不从心。近年来,部分村(社区)党组织工作陷于被动,甚至有些任职二三十年的支部负责人落选,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3做好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地方实际,把握规律特点,探索方法途径,真正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

3.1树牢为民宗旨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于群众工作的始终。

一方面要树立群众观。正确把握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看待政绩,把为人民造福作为各级干部的最高追求,不干牺牲长远利益搞发展、牺牲环境搞建设的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2摆正“三者”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应坚持辩证的统一,要树立积极的稳定观。党中央要求的稳定不仅是国泰民安的稳定,而且是促进发展的稳定,推进改革的稳定。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必须纠正“稳定压倒一切”的形而上学毛病,不能把“维稳”变成“唯一”。应坚持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谋发展;
在改革中求稳定,用稳定保改革。做到既不掩盖矛盾,又不激化矛盾,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推进改革。

3.3夯实发展基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快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富民,就是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全面加速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切实办好了一批“民心工程”。在经济高位运行的同时,注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统一,转变发展方式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统一,实现了百姓收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提升,从根本上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只有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壮大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了,才能为妥善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撑,也才能更好地推进群众工作向纵深开展。

3.4着力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质所在。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需要我们时刻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近年来,我们全力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群众工作的着力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连续三年重点推进城乡安全饮水体系、城乡教育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每年还具体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集中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救助、行路、吃水、通信等民生问题。通过连年持续地推进民生工作,进一步扩大了民生工作领域,提高了民生工作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民生连着民心。实践证明,只有让发展成果更多的利民惠民,才能更好地改善干群关系,才能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最终形成上下一心,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3.5切实解决问题

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往往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所在。突出问题解决了,才能推动全局工作的跃升,解决不好,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们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全力配合县城西区建设,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我们实行领导包抓、干部包片、工作组包案的运行机制,围绕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一方面坚持因事制宜解难题,另一方面畅通诉求渠道化矛盾,千方百计出惠民之策,做惠民之举,对合理合法具备条件解决的,及时妥善解决,给群众以速效,对有依有据但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制定措施限时解决,给群众以希望,对不符合政策的要求,向群众耐心解释相关规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镇、村两级矛盾排查化解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了群众工作站(室),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3.6完善工作机制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必须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工作中,我们立足镇情实际,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构建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了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障群众意见的畅通表达。完善信访形势分析制度,有效地把握好信访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完善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案件解决当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认真落实领导接访、领导包案等制度,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法规、经济救助等多种手段彻底化解,最终实现息诉罢访。同时,把群众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与村“两委”班子评价和干部奖惩任用挂钩,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化解矛盾,解决群众诉求,有力推动群众工作向纵深开展。

4对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建议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面对任务艰巨、矛盾凸显的现实迎难而上,需尽快提高五种能力。

一要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就是要解决真深入的问题,带着真心、真情与群众接触,通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关心群众疾苦。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作为沟通群众的渠道和途径,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自身素质,转变工作作风,以正确的态度直面群众,积累经验、锻炼自己。

二要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社会各领域和各群体的意见作为决策的依据,以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赢得获得最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参与。要感召和带动群众。不断激发群众执行决策的热情,变指派命令为行为感召,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

三要努力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而沟通的关键在于信任。首先,党员干部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业绩来获得群众的信任,进而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其次,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群众的心理和诉求,争取把党和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最后,要拓宽渠道,实现与群众的平等交流。通过扩展沟通的有效途径,增加群众表达民意、建言献策渠道,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四要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一方面要善于学习,提升素质。不仅加强对党的大政方针、“三农”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还要在同人民群众打交道中锻炼能力,从基层实践中找依据,在人民群众中找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排忧解难。党员干部要多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群众健康、向上、和谐的社会心态。

五要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如今各种社会矛盾此起彼伏,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及和谐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既是解决群众工作的形势需要,也是新时期以来对党政能力的重大挑战,将群众工作条理化细致化,尽量减少恶劣因素的发生和蔓延,并不断激发社会和谐因素的发扬,科学有效地解决各类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其次,要深化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将群众的各项权利落到实处;
最后,加强群众的信访工作,使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并对群众的诉求进行合理解决。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西华面对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只有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才能推动西华早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镇的奋斗目标。

推荐访问:新形势下 几点思考 群众 做好 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