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29 15:20:02 浏览量: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近些年,党组织向基层进一步延伸,在推动基层工作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治理能力,推进基层治理效率,是需要全体党员共同探索学习的关键。

做好一个“点”,加强社区“主阵地”引领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作为基层治理中的“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社区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根据地”,可以使治理效果得到及时检验,治理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现在很多社区内建立了基层党组织,让基层治理有了根基。但是基层治理任务繁重,情况错综复杂,仅仅依靠党组织单干,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如果不能让基层治理的优势凸显出来,那么基层将成为“一盘散沙”。所以,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要紧紧把握现代化治理中社区作为“点”的突出作用,明确基层治理的优势,多听一听基层群众的反馈,想一想他们的处境,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让治理效果切实可见,治理优势进一步凸显。

连成一条“线”,提高党建“红线”带领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对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求:以党建引领,有力有序推进全市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提档升级”。今年6月,湖北省蓝山郡社区建立“党员楼栋长制”、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将社区、街道、区、市治理连成一条线。相关举措实施以来,不仅党员的热情被积极调动起来,主动投身基层治理中,该模式还形成了扩散效果,各级街道纷纷效仿,推陈出新,让党建真正融入基层社区。所以,基层治理工作的推进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建力量,让这股“红色力量”传递到每个人心中,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前进。

落实一个“面”,推进全域政务服务平台强化作用。大数据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基层治理方式产生了影响。例如,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基层治理方面卓有成效,建立大数据政务云平台,推出智慧园林,建立智慧社区。在“云平台”上,轻松处理日常工作,检索事务清单,让群众和政府办事部门联系更加紧密,体现便民利民服务的宗旨。可见,做好基层治理,也要积极融入时代趋势。当互联网所支撑的云平台呈“网状”覆盖每一个角落,便捷每一项功能,提升每一处治理效率的时候,基层干部就有更好的“帮手”,为基层治理全力“赋能”。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基层治理工作看似复杂繁琐,实际有迹可循。社区治理“做点”,党建引领“连线”,云平台政务服务系统“为面”,才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质量与效率,获得群众满意度。

【篇二】

基层的治理工作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施政基础,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引领是我国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正是位于整个治理体系金字塔最基层的村和社区筑牢了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发挥了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向全世界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守护住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安全、健康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

在全国数百万基层工作者们会同医生、护士、人民警察和爱心志愿者等等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顽强抗击之下,令全世界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恐惧和束手无策的新冠疫情在我国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半年多的忘我奋战之后,基层的工作者们并没有得到片刻的喘息,被疫情延误了的很多工作都要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完成,垃圾分类、人口普查、扫黑除恶、加强物业管理、创建文明城市……,每一项任务都很艰巨;
每一项任务的时限都很紧迫;
每一项任务都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了政府部门的计划得以如期实施,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广大的基层工作者们不得不咬紧牙关,重整精神,继续投入到新的战斗。

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疲惫加之疫情风险并没有完全消失等等不利条件下,要确保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完成,都能够切实地产生实效,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成为一时的过场,就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依靠党建引领来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来保障各项工作收获预期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运用党员双报到机制,发动属地各级、各部门的在职共产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同离退休党员和群众志愿者们并肩作战。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在职与否,都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克服本位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加强基层治理的战场上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参与,以实现基层治理工作各方齐抓共管、全社会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从而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的工作效力,确保基层治理工作收获预期效果。

【篇三】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明确部署。但事实上,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层治理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治理高度。如何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广大基层干部应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阳光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向往和期望。

坚持源头治理,由“事后解决”延伸到“事前预防”。基层是问题滋生的“原始地带”,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化解,就难免会“由小变大”,产生更大的破坏力。越是靠近源头治理,不仅付出的成本代价越小,而且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弱,基层治理尤须把重心向源头偏移。要打破基层干部单打独斗局面,充分调动社会居民、社会志愿者、驻地机关等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构建多元参与治理新格局,组建党员服务队、矛盾纠纷协调组,及时化解邻里纠纷,促进邻里关系融洽;
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体检等志愿服务,增进居民获得感;
就地解决居民生活实际困难,不把问题上交,不让矛盾搁置,第一时间化解在萌芽状态。

坚持综合治理,由“矛盾化解”扩展到“综合服务”。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外延”不断扩展,不再是替群众化解矛盾、解决困难这么简单,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居民有需求的地方,几乎就有治理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广大基层干部必须与时俱进,打破“无事即为平安”的守摊思想,既要全力解决现有的治理困难,更要主动出击、统筹谋划,全面摸清人、地、事、物等基层社会要素情况,将行政管理、综治防控、监管执法、公共服务有机整合为“一张网”,努力创造条件,改进居民生活环境,增强社会安全,改进日常出行,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通过更多前瞻性服务杜绝矛盾纠纷产生。

坚持阳光治理,由“人治思维”转变为“多治合一”。随着社会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靠经验习惯早已显得捉襟见肘,必须依靠系统、科学、阳光治理来破局。一方面,要建立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的基层治理规范,坚持在居民监督之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治理任务,增进基层治理公信力;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牵头组建居民委员会、议事会、事务监督委员会等,推动基层自治水平提升,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治理章程,让法治思维逐渐深入人心,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居民创先争优,释放德治教化效应,形成“多治合一”的善治体系,增强基层治理实效。

当然,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断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才能答好这道时代命题。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四中 全会精神 九届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