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白杨礼赞〉教案

时间:2022-01-09 11:09:26 浏览量: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二,三,四部分;总结全文。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象征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明确课文的线索;课文的写作背景。?

 2、作者有关知识。?

 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分析课文二,三,四部分;总结全文。?

 三、学生阅读5-6节思考并讨论:?

 1、?概括5-6节内容。?

 明确;写白杨树的外形表现白杨树的不“不平凡”。?

 2、?第5节主要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总结明确:?

 总:力争上游,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性格:?

 干:丈把高……?

 分:丫枝:向上,靠拢……倔强挺立,?

 叶:向上……不屈不挠,?

 皮:光滑,淡清色……?力争上游,?

 总:?这……?

 3、?讨论文中提示:?

 那些词语表现了“力争上游”?它们和“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性格有联系吗??

 总结:词语:向上,靠拢,一束……?

 疏导:通过写白杨树的外形来表象白杨树的内在品质。进而赞美白杨树?“不平凡”。?

 四、阅读第7-8节,讨论:?

 1、?概括本节内容。?

 明确:赞美白杨树,揭示其象征意义。?

 2、为什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为什么又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种先否定后肯定的写法叫什么??

 3、?从哪些地方分析,北方的抗日军民和白杨树具有相似支出??

 总结:不屈不挠,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读8节)?

 4、总结该段使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总结:反问和排比?

 作用,加深语气,强化感情。发人深醒。?

 讨论:哪些词语表现出揭示的意思一层比一层深??

 “不想到”“一点也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

 5、?齐读“我赞美……的精神”?

 明确:直接交代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疏导:“不但……尤其”递进关系的复句。强调后面的“精神”。?

 五、讨论第9节:?

 作者为什么不去赞美“楠木”?哪些人才会去赞美“楠木”。联系全文看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疏导:对比的写法。?

 总结:热爱民众,赞美民众。?

 六:总结全文:?正:伟大?

 开篇点题?生长环境?细描外形,概括特点?

 ?反:单调?

 白杨树……实在是……?决不是……?

 农民楠木?

 象白杨树一样的人:(对比)?

 哨兵?白杨树?

 精神和意志?赞美?

 主题:象征的手法,抓住外形特征借形象,赞美……歌颂……抒发……情?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附:1、象征:通过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2、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比喻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

 (2)?一般比喻,其喻体在全篇中不占主要地位,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象征则相反。?

 (3?)比喻适用与各种文体,象征用于抒情性文体。?

 3、托物言志:?

 附2:?

 阅读训练:?

 (一)?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能出白杨树精神美的一项是:(?)2分?

 ?A.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B.一律向上、向上发展、高到丈许、?

 ?C.参天耸立、紧紧靠拢、成为一束?

 ?D.光滑而有晕圈、泛出淡青色?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白杨树有些叶子是斜生的。?

 ?B.白杨树一般只有碗口那样粗,但可以长到两丈高。?

 ?C.白杨树给人具体的形象感觉是笔直的。?

 ?D.白杨树是一种值得赞美的树。?

 3.加横线句子宾语的中心语是:()2分?

 ?A.倔强挺立的一种树B.树C.一种树。

 ?D.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参天?旁逸斜出?

 5.上文的结构特点是:(?)2分?

 ?A.先总后分B.先分后总C.总分总?

 6.把下边的形声字按形旁和声旁的排列位置归类:3分?

 碗努雪圈闷颈?

 上形下声:_____下形上声:______?左形右声:________?

 右形左声:_____内形外声:______外形内声:________?

 7.上文段的首句从句子用途方面分属:(?)2分?

 A.祈使句B.疑问句C.陈述句D.感叹句?

 8.上文选自课文《》,作者_______。?

推荐访问:白杨教案 礼赞 教案 白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