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语文教学论文五篇

时间:2022-04-25 16:10:13 浏览量:

【篇一】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已是人所共知。同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既忽视作为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又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效率低

目前的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讲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造成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首先表现在教师角色:“传授型”,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教师的基本职能就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不利于因材施教。班级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而言一般是一样的,但课堂实用时间、学习机会和质量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有人研究发现,学生获得分析课文的机会有多有少,大约只有小部分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参与分析课文的全过程,大部分的中等生长期只能得到部分参与分析全篇课文的机会,还有小部分学困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现代教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常常是课堂实用时间差异造成的。

其次表现在课堂教学密度量小、质量差。课堂教学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又可分为一般密度和特殊密度。在一般密度中,属于教学合理运用的时间不仅包括学习新材料所用时间,而且包括了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等其他环节所用的时间。特殊密度则指学习新教材所用时间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比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尽量提高一般教学密度,又要适当掌握特殊密度。但是,小学中,普遍存在因学生违反纪律,教师花时间处理、教师上课离题或用语罗嗦、师生教学准备不足出现大量无谓动作等现象。有些片面强调提高特殊教学密度,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旧知识综合贯通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因新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后续学习,造成教学效率下降。同时,教学密度不仅有量的大小,更有质的好坏。同样的教学时间,既可以用于记忆和理解,也可用于分析、综合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教学中用于低层学习任务的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时间减少,使教学密度量大质差。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保证。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把备课重点细化,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来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

1、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应照顾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2、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一位教师备古诗《赠汪伦》一课时,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抓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第三是网络资源。网络把整个世界缩小了,在课堂里轻点鼠标,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一位教师备《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在搜集到威尼斯城的迷人风光、小艇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一部分,使得从未见过小艇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对见过水城的学生也激起了新鲜之感。

3、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也需要生成。在备课中考虑的问题生成,主要还是预设性的,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

4、教学方式的灵活选择。即倡导教师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方法。

值得提醒注意的是备课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单指写教案、做课前准备、搜集教学资料,也包括教师素养的积累与提高。对于后者,我们如何进行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过,那就是读书学习。

三、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进行深层的学习活动、

目标适宜了,我们再选择教学方法。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要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呢?应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需要特别注意选择能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学习情境,并且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就要看能否使学生进行深层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本人在教授《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时,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学生们对我的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再看看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五、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情感的投入。当我们看到上课时部分学生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
教师提问,少数人回答,思维积极的往往只有几个。到老师确实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些精彩的词句也在着力推敲,可学生不承情,没能打动学生的心。这样懒散的课堂气氛,教育资源浪费,师生的精力与时间也浪费了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共同存在着一点,那就是缺少一个字“情”。平静中冷冷的,冰冰的,缺少青少年的勃勃生气,缺少学习中的热情洋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通过课标,我们知道了重视情感的培育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之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

首先,要先感动自己。即教师要情动于中,要深入文质兼美的一篇篇课文中去,深受感动。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先简要介绍写作背景,然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特别是在分析内容中,我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情不自禁地把学生带入到小女孩的悲惨的境界中。是的,正是老师被这篇课文感动了,才能感动学生。教学,就是求其真,教师真爱学生,真倾心与语文,真受到课文中的景物、崇高的思想、精辟的间接、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真情实意伴随着语言流淌,扣击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灵深处弹奏,引起悦耳的共鸣。

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网络展示当地的节日风俗,通过创设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根据“流落街头,几次檫燃火柴产生幻想,冻死街头”几个情节制作课件,课堂展示给学生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的目的。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学生理解重点句意思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一组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另一组则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出现了一片漆黑的画面,这样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的意思,更进一步体会到“春天来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

小语第七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脚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再用实物投影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感知语言,培养语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发展。这就造成了语文课上的“老师讲学生听”。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能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如何才能最终提高他们驾御语言的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仅仅是个开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距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语文实践中努力总结提升,以构建更加和谐生动高效的教学模式。

【篇二】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其功能性与工具性的特征,而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写作水平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活小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的指引下获得情感体验,激活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水平。本文结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客观要求,分析激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意义与主要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想象力;
意义;
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就是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如果缺乏想象力与创新力,他们可能在写作中面临无话可说的困境,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写作的热情。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写作教学的机会,运用多种趣味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文章更加真实、饱满,让他们爱上写作。以下将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意义与方法作具体阐述: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性格开朗、思维活跃,他们的这一特征也会在写作中表现出来,所以小学阶段的作文课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渠道,在想象力的指引下也能调动小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写作兴趣。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述同一种事物或现象,创新作文内容,并通过多元化的创作过程,逐渐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

1.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激活小学生的想象力,这与素质教育中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相一致。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时间,活跃思维,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性化的写作,在发展想象力过程中落实教育改革的新目标。

1.3有利于推动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将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激活想象力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另外,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在写作中经常因缺少写作素材而无从下笔,如果能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则能获得更丰富的写作内容,获得较好的写作效果。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2.1培养小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写作奠定了基础,而小学生作文素材都来自熟悉的生活,这就需要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与观察的眼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由于小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生活经验匮乏,所以他们面对身边的人与事只能看到表面,而无法深入挖掘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帮助,让他们通过细致观察与思考,把握事物的细节,锻炼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时,笔者就以《我眼中的秋天》为主题布置作文,让学生在秋游过程中观察身边的景色变化,并将这些写入作文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每个人都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再加上他们亲自参与体验,行文过程非常顺利,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2.2创设有助于想象与创新的情境

当小学生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参与想象活动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养成想象力。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让学生从中尽情想象,放飞写作热情,并且形成具有自己个性化的文章,体现作文的韵味。在教学中,笔者常采用两种创设写作情境的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一方面,创设音乐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激活想象力。音乐本身富有旋律感,能与小学生的情感相得益彰,进而诱发无限的想象力。在写作训练时播放适当的音乐背景,给小学生带来熏陶与感染,更易于增强写作灵感,唤起想象力。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也很常用,通过多媒体设备的生动、形象等优势,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与写作相关的人物、事物、景物等相关视频、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现写作情境,将学生融入其中,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从而获得写作启发。

2.3写作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小学语文课程做出很多改变,同时小学作文教学模式也要适应改革要求,在锻炼小学生想象力与创新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小学生的年龄小,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实到笔上,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增强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也有利于锻炼文笔,提高写作水平。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将想象力培训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先从他们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让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再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小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逐渐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半命题作文“我的某某”训练中,每个学生都选择自己熟悉的角色,有人写“我的妈妈”、有人写“我的老师”、有人写“我的爷爷奶奶”,在写作中他们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受到任何的思维局限,广泛发挥想象力,每一篇作文都有独特之处。

总之,激活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让小学生以想象力作为写作的翅膀,在作文创作中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观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
同时小学生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章。

【篇三】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对“合作”一词并不理解,他们并没有合作的概念,因此引导他们理解“合作”的含义,并将“合作”融入到他们的行动中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分工是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

开展合作学习之前,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我们班有47人,我将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5至6人,每个小组选一位学生作为该组的小组长,该生负责小组的讨论与学习。小组的组员要合理分工搭配,取长补短,以求让小组中的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首要阵地。比如: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些简单的内容,小组内可以讨论一些较难的问题。对于难或者有争议的内容,可以进行全班讨论,从而找到满意的答案。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合作,而答案的获得又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必要的合作我们要尽量避免,有些教学内容没有合作的必要就可以完成,那么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例如在教授《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我采用的便是小组合作交流法。文中的乌鸦是通过不断向瓶子中投递小石子,促使水位升高,从而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请学生们小组讨论:除了此种方法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能够帮助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小朋友们讨论得十分激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分享一些孩子们的讨论结果:

1.可以找一根吸管放入瓶中就能喝到水了。

2.先在地上挖一个小洞,再把瓶子中的水倒入小洞中,就能喝到水了。

三、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此,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学生在趣味中进行合作,从而提高合作的实效。同时也要选择好合作学习的时间,让孩子在趣味中合作便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例如,《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这篇课文十分有趣,语言的感情色彩也很有特色,教授过程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可以请组内的小组成员们扮演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配合着相应的动作。低年级小朋友最喜欢此类活动,沉闷的课堂容易促使他们走神,有趣的课堂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要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在行动中体现出来。

【篇四】

传统作文教学在动因上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以升学为终极目标,以致忽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体察,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兴趣的激发,因而受到人们的诟病。受传统作文教学的浸染,学生编造悲情,虚构故事;
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写出的文章实则思想干扁,内容空洞,读来千篇一律,索然无味。作文内容思想肤浅,语言单调,缺乏个性,没有朝气,没有时代气息,空话、套话连篇,很少有几句真话,很少有真情流露,这种八股式的缺乏头脑的作文教还学能为中国培养出像鲁迅、郭沫若、巴金等影响几个时代的文学巨匠吗?我看堪忧。高中语**一轮课程改革,我认为需要改的不仅是课程形式本身,更应是教学理念的革新。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应是新课改新理念关注的重点,时下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强调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要克服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我想关键要找准着力点,寻找突破口。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增加阅读积累。

从信息论角度写作属于信息输出,阅读本质上属于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必须以信息输入为前提,没有源头哪来活水,厚积方能薄发。博览群书才能通古晓今,学贯中西。正如一位知名作家坦言:“如果我读的书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的和别人一样少。”书读的太少往往是一些学生语言乏味、思想空洞的关键所在。有人提出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这是非常片面的,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思想积累,没有一定素材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读书破万卷,下笔犹如神。”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因此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上。仅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效开发阅读课程资源,建立校本课程阅读资源库,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课题研究、发展规划、职业取向等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去制定阅读计划,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本阅读。要摘抄读书笔记,并将此纳入学分管理,以此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读好书,好读书。学生知识面宽了,语言丰富了,占有的素材多了,写作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利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思想碰撞出火花,培养思维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偏重于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单纯写作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的是识记型的教学,记忆能力得到了强化,而思维能力却弱化了,加之以应试教育的作用,学生整天埋没于“题海”,更无暇思考问题。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思路的狭窄、片面、凝滞。这对发展学生的智能是极为有害的。更无益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中学阶段是人的思维开始趋于成熟的阶段。现代中学生已不满足于对事物的表层的认识,他们要求探索事物的本质,叩开未知世界的大门。因此,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教给学生思维、探索的方法。

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特别是作文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如果离开了思维,那么,语言文字也就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了。著名教育理论家乌申斯基说:“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
所以,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想,单独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儿童世界〉初版序言》

教育学认为:“语文是人脑和感官相互协调,凭借语言形式进行认知和表达的思维系统。这个系统由三大要素组成:知识系统——思维系统——能力系统”。(方渭泉《基础——思维——发展》)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这正如能量的产生需要燃料一样。但是,从燃料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尚有一个中介环节——燃烧的过程。同样,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要转化为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必需经过人脑的“高温冶炼”——这就是思维。所以,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认为头脑风暴法是一种训练学生思维比较行之有效地方法。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它是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引导每个成员围绕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独立发表见解的一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特别是高中寓言故事材料作文、漫画材料许多学生往往不得要领,不知道该如何准确立意,如何行文展开,不知道如何写的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通过对多名学生的调查分析,学生写作难的根本原因仍是思维瓶颈的制约。要么是不能从背景材当中提出有时代价值的问题;
要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过于肤浅,过于单一,过于片面;
要么不能针对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个体思维的狭隘、片面、凝滞直接制约了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提高。

为了突破学生个体思维的局限性,本人在作文课堂大胆引进头脑风暴法。给学生出示寓意丰富的故事材料或者漫画,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先有组内提出问题激烈讨论,组长负责记录组员的发言。然后让各组推选代表发言,因小组之间提出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层次、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从而有时会引发激烈的争议。在激烈辩论中,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大大拓宽了学生看问题的视角,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批判性也得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深刻性得到提高。

在讨论中,彼此的思维碰撞擦出的火花诱发学生不断对比联想,学生发现材料所蕴含的深刻寓意、所体现的人生哲理、所展示的现实困境实际是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折射,再次基础上学生列举出诸多领域能印证自己观点的正面的、反面的例子。面对新的发现学生的头脑既紧张又愉悦兴奋,不断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同学之的观点相互启发,学生逐渐打破直线思维方式转而进行逆向思维,创造性的提出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观点很有创见,常常是自己教学预设所始料未及的。

在头脑风暴中学生由井底之蛙变成翱翔天宇的雄鹰,思考问题的高度、广度不一样了,思想的内涵不一样了,自然写出的文章品味、格调也有了天壤之别。从而解决了学生看问题短视、肤浅,思想苍白、空洞的问题,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创造性得到了培养,可以说是一箭多雕。

三、给学生自信的力量,突破心灵的屏障,让真情自由流淌。

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了独到的见解,有了谋篇布局的构思,并不意味着就能高效地写出好文章来。是否拥有自信是能否顺利开展写作的关键,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于作文创作亦是如此。

在写作过程有的同学即便想好了也仍然会出现举棋不定,犹豫难决咬笔杆的现象。有的同学怀自己所持的观点,生怕不符合老师的口味,出力难讨好;
有的害怕写出了个人心灵体验,流出自己的心声,道出自己的家事,受人见笑。缺乏自信影响了学生大胆自信地表达。因心存疑虑学生写了也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不会有真实的思想,更难有动人的感情。处于应付写出的作文没有真实记录学生的心路历程,更难找到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感悟。作文本应是学生表达自我的舞台,净化心灵、教育他人的工具,令人遗憾的是却成了成了浪费生命的文字垃圾。

给学生自信的力量,就要勉励学生相信自己,敢于去掉假面具,把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思想有感情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别人。“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也不要虚假的完美!”让学生懂得好文章以真善美为内核。鼓励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的真,去讴歌人世间的善,去创造艺术的美。要让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克服心灵的屏障,让自信的阳光穿破他们怯懦的彷徨,让真情在其胸间涌流歌唱。

所以每次写作之前我都要告诫学生不要做沉默的羔羊,要敢于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写出来。不要有顾忌,因为文章属于你自己的,来自于你真实的独特的感受,因此是世界上唯一的。受此启发,学生逐渐摈弃了怯懦的束缚,开始愿意表达真实的自己。原先碰到作文就头疼的学生也慢慢尝到了写作的甜头,作文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成了表达自己思想、倾吐自己感情的一扇窗口。学生更愿意写作文,不仅写作的速度提高了,真挚感人的好文章多了起来。写作成了学生的生活,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在以多姿多彩的方式在表现着学生的生活。

四、实现师生角色互换,给学生当老师的权利,让学生下水游泳。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责无旁贷的。学生写,教师批改也似乎是天经地义。若说让学生自批、互批作文恐怕就要受到世人的指责非议。原因很简单从古至今,都是教师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不辞辛劳,斟酌权衡为学生批改作文,的确也曾引导学生写出过难计其数美文佳作。

但要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变革,我们就不能囿于前人的做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殊途亦能同归。著名语文改革专家魏书生为证明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当老师自批、互批作文同样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人们的质疑声中他开始了大大胆的尝试,他坚持16年零6个月的时间没有给学生改过一篇作文,结果他所教学生的语文成绩却成绩斐然。魏书生的成功实质上是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成功,新课改理念的成功。让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去经历、体验、感悟、提高,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魏书生作为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语文改革专家,他第一个走了别人不曾走过的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成功了。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充当教师批改作文一方面搬走了因繁重的批改任务压得语文教师喘不过起来的一座大山,另一方面角色互换将迫使学生不得不站在教师的高度去审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学生对作文教学中所讲的立意、选材、论证、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小到错别字、病句、标点都引起了学生足够的注意。学生在相互批改中取长补短,借鉴提高,在彼此纠错中悉心交流,倾吐心声。语文课变成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课堂、交流的课堂、表达的课堂,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性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学生在角色互换中也学会了合作、尊重、包容、谦虚。写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因此,语文教师仅仅交给学生如何游泳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下水游泳。

当然,角色互换并不意味语文教师可以放弃在作文批改中的所有责任,教师应根据写作大纲的要求为学生批改作文制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标准供学生参照,应引导学生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逐步提高批改质量。学生批改后教师仍需抽查部分作文仔细审阅,应总结出写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便在下次作文中指导学生更正,对于个性问题最好是面改。

以上本人从四个方面谈了高中作文教学应抓住的几个着力点,多是经验之谈,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更多深入、系统的研究。关键在于能否因人施教,找到突破口。

【篇五】

摘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通过看图写话可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

在写话过程中,学生存在着:观察图画不够仔细,不能理解图画的意思,想象不够合理,不能把多幅图连图成篇,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看图写图,一图一句,语言表达能力差。针对孩子们的困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看图写话的四步教学法:仔细地看、大胆地想开心地说、快乐地写。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看图写话培养

正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阅读和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通过看图写话可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

在写话过程中,学生存在着:观察图画不够仔细,不能理解图画的意思,想象不够合理,不能把多幅图连图成篇,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看图写图,一图一句,语言表达能力差。针对孩子们的困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看图写话的四步教学法。

一、仔细地看。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首先应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
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然后,再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大胆地想。

很多孩子在写话的时候虽然表达了图意,但是语言很简单,仅仅是就图说图,缺乏合理的想象。其实想象可以使你的写话充满灵气和活力。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
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后的几幅图;
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

后的几个动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家喻户晓,每个孩子都非常爱看,而且讲起来滔滔不绝,因此当我把一幅有关《喜羊羊摘苹果》的故事的画面展示出来时,学生的脑子马上呈现出他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通过想象,使整个故事显得饱满,生动有趣。

三、开心地说。

说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即写作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自己,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具体思维占优势,但是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有语病。因此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开始的要点不应过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要让学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再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

(2)要表扬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鼓励学生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启发学生大胆思维、合理想象、积极发言。我总是要求学生:“谁能和大家说得不一样?谁就是最棒的孩子;
你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兴趣盎然,表达精彩纷呈,富有童趣和灵性。一幅简单的图画,在不同的学生眼里就是一幅不同的图画。

(3)训练要有层次的进行。动员全班学生参与训练,敢说敢讲。先让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说,再大面积展开。对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学生,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

四、快乐地写。

当我把《喜羊羊摘苹果》的故事的画面展示出来时,学生的脑子马上呈现出他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通过想象,使整个故事显得饱满,生动有趣。一位孩子这样写到: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树上挂满了苹果,像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村长慢羊羊带领大家到果园里摘果子。沸羊羊站在石头上摘苹果;
喜羊羊站在梯子上;
他们已经摘了一篮子。只有懒羊羊不仅没摘,还坐在地上吃他们摘下的苹果。它都已经吃了两个了,还要吃第三个……美羊羊看见了,跑过来批评他:“懒羊羊,你不能光吃不摘呀!你要向沸羊羊和喜羊羊学习!”而村长慢羊羊正在想该怎么教育懒羊羊才好呢!

这时红太狼突然从草丛后面探出头来,灰太狼也从大树后面钻出来,原来他们知道小羊们今天会来摘苹果,早就在果园里埋伏着,准备趁他们不注意就抓住他们。

哎!真为喜羊羊他们担心啊……

写到这里学生已经把画面的内容表达清楚了,但是有的学生兴趣盎然,继续往下编故事,而且每个学生编的故事确实是五花八门,精彩极了。

总之,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作文处在启蒙阶段,只有教师注意培养兴趣,正确引导,认真观察,启发想象,鼓励创新,巧妙评价,才能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才会文思如泉,笔走如神,才会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才会终身受益。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论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