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人社局年度总结及下步谋划五篇

时间:2022-05-05 08:10:02 浏览量:

【篇一】

**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一届六次、七次全委会和区“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三看四态促转型”、“三个拥抱”和“三高”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开展和推进落实“稳就业、强人才、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铸铁军”六大攻坚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就业工作企稳回升。紧扣我区产业转型关键期,积极打好援企稳岗、技能培训、就业招聘、创业扶持组合拳,有效缓解因转型带来的就业矛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341人,比上年度增长82.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就业大局持续稳定。一是援企稳岗成效进一步显现。全面落地困难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政策,及时兑现就业援助帮扶、稳岗补贴等措施,帮助4827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二是技能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技能竞赛认定、企业自主评价、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等方式,全年完成技能培训13390人次,其中培养制造业紧缺急需技能工人1351人,9252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深化政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模式,企业合作签约35家。三是就业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根据产业转型、东西部扶贫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好校园招聘、赴外招聘、网络招聘、专场招聘等服务,全年组织招聘会111场,达成就业意向7328人。开发运行线上“精准招聘”平台,征集失业人员和用工岗位数据,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四是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加大创业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大学生创业、创业企业陪跑空间扶持配套制度,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92.8万元,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73个,带动就业513人。

(二)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紧盯全区主攻产业目标,不遗余力引进培育我区高新产业所需各类优秀人才,引才成效显著,区域人才吸引力显著增强。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成绩斐然。出台《**市**区招引高学历人才来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以会引才、高校招才、校企联合育才、校地合作聚才、教育卫生吸才等招才举措,不遗余力招引高学历人才来富就业创业,全年共引进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1052人、本科生3063人,同比分别增长55.4%和41.2%。二是人才培育举措扎实。出台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政校企三方培养等载体,组织248名“135”人才参加研修培训,选拔“**特支人才”21名,评审中高级职称1413人,培训高技能人才2238人。三是平台载体不断夯实。深化人才平台建设,大力集聚高精尖人才,组织参加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创客天下大赛”、“相约**·创在**”**年国际新材料秋季峰会,浙工大研究生院**分院成功落地,全年签约高新产业项目12个,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120余名,其国省千、**“521”人才10名。四是惠才服务优质高效。深入开展“走企访才”、“人才强区活动月”活动,开发“人才政策一站式导航平台”,为人才量身打造个性化政策服务。创新推出“人才就业一件事”改革,实现人才就业事项全流程网上一站式办理,惠及500多家单位的人才6000人次,累计发放各类人才补贴2300余万元,为人才项目提供金融授信5000万元。

(三)社保惠民利企作用充分发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不断提升社保扩面提质和基金风险防控水平,切实发挥好发展“助推器”、社会“稳定阀”、民生“安全网”的作用。一是社保降费减负目标全面完成。下调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落实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两个月社保费减免,落实参保企业失业、工伤保险减征政策,全年累计减征各类社保费4.6亿元,切实减轻了参保对象负担。二是社保参保扩面工作持续深化。落实乡镇(街道)属地考核责任,实施“失地指标清零”专项行动,失地转保5600余人。推进“精准参保扶贫”攻坚,全民参保率稳中有升,全区职工养老参保26.6万人,全年新增2.68万人,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上升至98.02%。三是退管服务水平有力提升。建立网格化基层退管服务体系,对24个乡镇(街道)的退休人员管理经费开展第三方审计,提升经费使用绩效。组织全区8万余名65周岁以上退休人员参加免费体检,举办企业退休人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全面取消社保待遇领取资格集中认证,退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四是社保基金监管全面加强。采用“风险点排查、业务线防控、稽核面全覆盖”相结合的立体防控机制,有效防范控制死亡多领取待遇现象发生。聚焦“重复领取、死亡冒领、在押服刑人员领取养老金”等违规问题,开展基金核实追缴专项行动,共追回违规领取的社保基金225万元。

(四)重点改革事项破难前行。坚定不移推进人社领域深化改革,革故鼎新,真抓实干,各项改革均取得很大进展。一是“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了“加速度”。深化“就近办”,实现64个人社事项“15分钟生活圈”办理、22个社保事项银行网点办理,所有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和“跑零次”,43项民生事项“一证通办”。推出社保“一窗受理”、人才就业“综合受理”和“取号+咨询”服务机制,强化“15分钟办结”。探索人才就业、退休养老等“一件事”改革,“人才就业一件事”成为全省“竞跑者”,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批示肯定。二是机关事业养老改革实现突破。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细化操作口径,落实人事档案整理。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从农商银行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统筹人员入手实施,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打下扎实基础。三是人事管理机制改革深入开展。认真做好机构改革后部门密集调整中层干部的备案审核工作,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严格执行岗位评聘机制,集中做好教育、卫健系统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抓好日常监督和考核结果运用,巩固推进岗位目标考核制度。四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实施。指导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核定公立医院薪酬总量,配合推进医共体改革,规范事业单位津补贴,收入分配宏观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强。

(五)“平安人社”建设成效显著。围绕我区高水平社会治理目标,加大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一是“无欠薪区”创建成效进一步巩固。切实扛起根治欠薪主体责任,全面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六项机制”落地生根,对全区124个在建工程项目实行“挂图作战”专项检查,评选出50个“无欠薪”样板项目,顺利通过国务院、省、市三级考核验收,成功创建全省“无欠薪”区,“无欠薪”平安过程性考核名列全市第二。二是劳动用工风险防控化解进一步深化。组织政策法规大培训、用工诊断评估、劳务派遣监管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区和谐劳动关系水平,富通集团被推荐评选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三是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初步形成。打造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升级版,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24个乡镇(街道)落地生根,72.22%的案件在一线化解,基层劳动纠纷化解体系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四是**安保任务高质量完成。落实****长效工作机制,紧盯重点**群体,加强****责任制落实,全面打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保硬仗。积极开展“无**积案”创建活动,提高**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统筹抓好****、劳动纠纷化解、“平安三率”、安全生产等工作,全局平安工作扎实有效。

(六)人社铁军队伍硬核打造。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区委巡察为契机,轰轰烈烈开展“整风运动”,全局干部职工精神状态进一步提振。一是思想政治更纯洁。推进主题教育和巡察整改紧密结合,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聚焦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五大方面全面审视剖析全局党建工作,局党委班子和支部围绕党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书目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135次,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在学习中受到深刻洗礼。二是组织根基更牢固。明确年度大党建工作要点,规范支部固定党日、组织生活、党员发展等工作,深入创建“一支部一品牌”,社保中心党总支获评**市“最强党支部”季度之星和全区最强支部称号。开展新一轮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新提拔中层干部16人,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理论业务更精湛。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29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社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升学习针对性和指导性。组织6期周末“梦想大讲堂”,邀请省厅市局领导和学者教授为中层以上干部和年轻干部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史国史和人社业务的专题辅导,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四是工作作风更务实。开展干部“走心连心三服务”和组团服务活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征集意见、化解难题、提升服务,走访全区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325家,收集意见建议1054条,答复解决问题843个。窗口服务效能指数稳居驻行政服务中心单位前五,社保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人社系统**-**年度优质服务窗口称号。五是廉政纪律更严明。积极配合区委第四巡察组进驻我局开展巡察工作,制定方案,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将巡察反馈的28个问题和自查自纠的2个问题逐一销号,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并通过巡察组“回头看”检验,全局上下全面从严治党管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篇二】

**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关心指导下,全区人社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稳就业为工作主线,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保水平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三区两城”主题主线,全面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年主要工作

(一)就业工作

1.目标完成情况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4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806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21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55人,分别完成目标的104%、307%、449%和1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支持成功自主创业2543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448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44人,开展创业培训612人,创业带动就业5554人,分别完成目标的182%、149%、122%、102%和101%。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005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00人,职业技能鉴定取证714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1%、101%、100%和143%。

2.主要工作措施

(1)岗位促进就业。随着三区两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区产业发展较为充分,为就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岗位,能够满足我区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年工业企业新增就业5000人,商贸服务业新增就业人数7000人,其它行业新增2400人。

(2)技能提升就业。一是发挥职业培训机构主体作用。着眼产业及市场需求,全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0余人。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开展各类订单培训10余期,为企业培养人才近300人,有效缓解了部分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二是构建技能培训联动体系。与企业合作建立培训联盟,同万千蛋糕共建烘焙学院,重点开展烘焙技能培训及门店运营创业培训。与鹰游公司共建电动缝纫培训基地,培训在岗职工600人。持续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和优化全区劳动者技能结构。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愿望,开展电商、养老、茶艺、花艺等培训,全年培训500人次。

(3)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全面落实《**区鼓励全民创业政策三十条》。组织开展区级优秀创业项目、**乡土创业能人、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市级优秀创业项目等评审活动;
发放一次性创业、创业水电租金、创业社会保险等各项补贴;
开展省级创业型镇、街道、社区、村和省市创业基地创建。全年发放各类创业补助和扶持资金500余万元。二是扶持创业载体建设。指导和帮扶新浦创业梦工场、新东创梦孵化园、新浦工业园西交大创业基地、创思汇等创业载体建成市级创业基地。建成集创业培训、项目路演和孵化服务于一体的“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会同**开发区、组织部、科技局等部门高标准运营昊海大厦创业基地。

三是营造创业氛围。与区委组织部、科技局联合举办第二届“创赢**”创新创业大赛,131个创业项目和团队参与,最终遴选15个创业企业与团队,安排奖励资金135万元;
协助举办第三届“创响**”大学生创业大赛连云港市初赛、**年“创响**”创业培训讲师大赛暨第二届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连云港初赛;
承办全市创业大讲堂2期,举办“创客沙龙”等活动10余期。

(4)政策援助就业。全年发放社保补贴3157万元,惠及全区灵活就业困难人员6539人,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两节走访慰问金66.6万元,走访就业困难人员1332人,安置45名高校毕业生走上基层公益性岗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率100%,就业服务率100%,年底就业率达到98%。“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确保动态清零。落实企业稳岗补贴政策,为60家企业申报稳岗补贴近400万元。

(二)人才工作

1.工作完成情况

全年共招引各类人才2052人,其中事业单位245人,企业1807人。

2.主要工作措施

(1)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为**区镇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4名;
为**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新教师95名;
为**区卫健系统公开招聘医生54名;
启动“名校优生”计划,积极拓宽人才招引渠道,抓准高校毕业时间节点提前准备谋划,分六站赴全国六所知名高校公开招聘优秀高层次人才,为9个部门引进硕士研究生19名。

(2)开展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根据我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以“新医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校园系列招聘活动。赴**、**、成都、武汉、**等地开展以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招引人才1273名。赴**中医药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地开展以“新医药”为重点的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引进人才562名,其中博士生8名,研究生125名,本科生429名。

(3)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工作。全年组织推荐省“双创人才”4人、省“双创博士”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苏北特聘专家”7人、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1人、市级“海燕计划”3人、“新进站博士后奖励”2人、“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基金”发放2人、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发放9人、市区“购房劵”获批35人,其中企业硕士类31人,本科类4人,补助总额360万元。

(4)开展柔性引才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多家企业与国内高校、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抓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通过“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大学生见习等基地引进了25名优秀人才,其中管理人才2名,博士2名,硕士8名,本科13名。

(5)建成大学生数据库。建立连云港籍大学生数据库,在库连云港籍大学生数据信息**届21859人,**届22646人,共计44505人,为企业引才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精准服务。

(三)社会保障工作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数298家,参保人数12130人,其中在职人员7250人,退休人员4880人。基本养老金基金收入1.6亿元,支付养老金3.5亿元,社会化发放完成率100%。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3万元;
基金支出8061.45万元,社会化发放完成率100%。养老金持续发放率100%。

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我区涉及被征地安置12个批次,涉及被征地农民人数1002人,征缴社会保障补助金7348.48万元。其中:参加职工养老保险523人,代缴保险费1239.65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4人,代缴保险费275.19万元,领取养老补助金326人,每月发放养老补助金21.52万元。

(四)人事管理工作

完成**年全区234家事业单位5836人工资正常晋升审核工作,审核381人中、高级职称申报工作;
对全区233家事业单位**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和分配方案进行了审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共计12988万元。开展**区涉农事业单位混岗用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区农业农村局、各镇和涉农街道的下属事业单位开展混岗用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经过整治,区镇两级农业部门混岗人员共53人,目前已整改规范到位。

(五)劳动关系工作

1.劳动监察工作。**年共接待投诉举报539件,立案438件,结案356件,按期结案率100%,追讨工资49.19万元,涉及劳动者人数137人;
调处案件138件,调处成功138件,调处成功率100%;

2.劳动仲裁工作。劳动仲裁立案943件,现结案909件,预计年内结案934件,结案率将达99.04%,超过市下达98%的指标;
调解结案424件,撤诉197件,调撤率68.32%,预计年内将远远超过市下达60%的任务要求。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837.5万元,其中劳动报酬329万元,经济补偿金508.5万元。

二、**年工作计划

(一)就业工作

1.工作计划

**年,全区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5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700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7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2.主要措施

(1)实施稳就业工程。一是扩大工业企业就业容量:继续开展100家百人以上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及时落实就业服务举措。充分发挥“一区五园”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主体作用,用足存量,着眼增量,开发工业企业有效就业岗位不低于2000个,主要就业吸纳对象为离校未就业大学生300人,城镇失业人员及其他各类人群1700人。二是壮大商贸服务业就业规模:依托商业办公楼、专业市场、重点街区等载体,挖掘商贸企业就业资源,发挥餐饮、零售、生活服务等行业吸纳就业潜力,开发商贸服务业就业岗位不低于6000个,主要吸纳对象为城乡各类劳动者、为离校未就业大学生。三是挖掘新兴产业就业潜力:关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型职业和互联网服务类就业资源,开发电子商务、物流、外卖、出行等服务型就业岗位2000个,带动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灵活就业1600人。四是提升现代农业的带动就业能力:对接各类农业园区及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转移。创建扶贫车间4个,重点关注农村低收入人群就业,开发农业就业岗位不低于300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低于200人。

(2)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一是发挥中心城区的资源优势,鼓励大众创业:依托区位、信息、市场等优势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便利创业要素。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年新增个体工商户3000家,私营企业2000家,我们将及时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创业成功率,增强就业带动能力。强化创业宣传,提升创业能力,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全年创业带动就业不低于6500人。二是发挥创业政策引导作用,扶持创业:放大《**区鼓励全民创业政策三十条》等政策效应,全面落实创业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资源支持等优惠政策。与组织部等部门举办第三届“创赢**”创新创业大赛。推荐省市优秀创业项目不低于20个,参加创响**大赛项目不低于10个。三是发挥创业载体的带动作用,培育创业:将昊海大厦打造为以新媒体、人工智能为特色的创业基地,指导康缘康养科技创意产业园建设,落实有效举措,快速形成同类创业项目汇聚。依托“**区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培训、路演、融资服务。发挥创业集聚和分类孵化优势,持续提升创业梦工场、西交大科技园等创业载体。推动楼宇经济发展,提升新东街道创梦孵化园功能。**年成功创成省级创业基地1家,市级2家,区级3家。

(3)实施技能提升工程。一是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区教育培训资源丰富,辖区内拥有资质优良的培训机构20余家,我们将继续发挥培训机构市场化培训优势,不断扩大培训规模。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全区职业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根据调查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不低于1500人。二是挖掘企业技能培训潜力:着眼企业需求,发挥企业优势,与万千蛋糕、鹰游纺机等企业联合创办烘焙、电动缝纫等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及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引导和帮扶企业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训,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及失业金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等政策,培训高级技能人才不低于400人。三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训专业及模式:统筹培训资源,拓展培训项目,形成更加有效的培训体系。开发一批如无人机、短视频、新媒体等有市场前景,能够快速实现就业创业的新兴培训专业。推广校企业合作订单培训模式。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送培训下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0人。

(4)实施就业援助工程。一是做好就业托底保障。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人数不少于6000人。开展困难职工走访,走访人数不低于1300人。二是关注就业重点群体。创新服务手段,做好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为零就业、零转移家庭及时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实现就业;
会同相关部门,举办退伍军人、妇女、残疾人等专场招聘活动。全年开展招聘活动不低于30场次。三是优化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建成“企业用工数据库”、“劳动力数据库”,加快推进智慧就业平台建设,构筑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体系。

(二)人才工作

1.工作计划

力争全年引进优秀人才2500名,其中博士5人、硕士100人、本科1500人,其它专业技术人才895人。

2.工作措施

(1)围绕主导产业,抓实引才引智。一是围绕产业发展,开展以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校园系列招聘活动。全年举办专场招聘不少于10场。二是开展“凤还巢”计划,吸引连云港籍大学生返乡就业。依托连云港籍大学生人才数据库,根据连云港籍大学生所在学校所学专业等信息,按照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引才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精准服务,

(2)着眼人才发展,抓好育才育智。一是抓好各项人才政策落实,为人才成长提供政策支持。二是抓好人才的再教育。定期组织人才到知名高校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能力水平。三是关心人才工作生活,为人才的成长营造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

(3)开展“柔性引才”,抓牢用才用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开展“柔性引才”。一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继续推进企业和国内高校、研发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二是重点抓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吸引人才进站工作。

(三)社会保障工作

(1)打造“智慧社保”。实现参保人员随时随地查询个人社保信息,参保人员退休手续审批和生存认证只需“见一面”服务。

一是在全面布局街道、乡镇、社区平台认证点,积极打造“十分钟认证服务圈”,二是增设便民服务查询点,应用二维码扫描、自助终端、个人移动终端等自助认证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造“不见面”的认证经办模式,建成覆盖全区街道、乡镇的生物认证网络体系。

(2)出台《**区65岁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调整办法》。落实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对65周岁以上的参保城乡老年居民予以适当倾斜”的精神,提高65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四)劳动关系工作

(1)做好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继续严格执行建筑施工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实名制等监控制度,规范施工企业依法用工行为,加大恶意欠薪违法行为打击力度。逐步完善多部门防范和打击企业欠薪行为联动机制。

(2)全力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整合行政资源,完善劳动、工会、司法、综治四位一体调解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在工业园区、有条件的镇街设立“流动仲裁庭”,建立企业老总、法律工作者、有法律知识的劳动者、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组成调解员队伍,实施类案调解、精准调解,提高案件调解有效性。

【篇三】

**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目标,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严格按照年初工作既定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创业成效显著

1.统筹兼顾,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工作。**年,我县新增实名制就业6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较低水平;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3%;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77.78%;
开发公益性岗位370个,开发就业见习162个,安置到岗80人;
推荐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人共36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率97.2%;
帮扶42名未就业有意愿贫困劳动者就业;
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助力脱贫,重点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是严格按照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及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二是重点推进贫困村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年,我县新认定就业扶贫车间4个,累计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40人。三是持续开发乡村公益岗位,吸纳贫困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今年我县共计开发6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40名农村贫困劳动者就业。

3.多措并举,全力帮扶企业复产复工。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企业复产复工用工保障促进务工返乡人员就近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企业复产复工和劳动者就业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各乡镇做好复产复工企业政策帮扶。截止**年底,我县共有73家企业享受复工复产就业补贴321.3万元,5415名贫困劳动者享受转移就业交通补贴242.21万元。二是落实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对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销售、群众生活必需等提早复工企业,加大服务力度,主动对接宣传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同时简化申报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截止**年底,我县共有124家企业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58.4万元。三是优化企业用工岗位对接,安排专人摸底复工企业用工需求,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帮助缺工企业和劳动者做好求职登记。

4.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服务。结合“春风行动”、“接您回家”、“就业大篷车”送岗下乡等专项行动推进招聘用工工作;
常态化推进“2+n”主题招聘日等各项就业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政府网、就业网等网络平台持续发布用工信息。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优化创业指导服务,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引导更多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回乡创业;
**年共开展创业培训班1期,培训30人。

(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事管理日益规范

一是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服务。完成人员定岗以及聘任工作,初级评审19人,职称定职40人,职称聘任49人;
完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审核申报工作,其中中级31人,高级51人;
完成**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2093人;
完成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及人才资源调查统计等工作;
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调动25人,其中调出21人、调入4人;
完成**年事业单位人员统计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工作,组织推荐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委库委员候选人,选派6名专业技术人才前往凤台县交流学习。

二是做好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年累计公开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0人,招募“三支一扶”工作人员8人,“三支一扶”志愿者期满安置9人。四是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年累计接收高校毕业生报到110人,接收托管各类人才档案676份。

三是做好工资福利工作。办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手续42人,调整工资福利待遇421人次,办理转正定级83人,核批**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1794人,审核发放**年一次性工作奖励。

(三)社会保险提标扩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1.强化扩面征缴,保障待遇支付。截至目前,工伤保险共有参保单位288户,参保人数790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共有参保单位279户,参保人数11540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7898人,领取退休待遇人数364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1%;
失业保险共有参保单位255户,参保人数2873人;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参保单位141户,参保人数4929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3325人,领取退休待遇人数1604人)。全年工伤保险累计征收191万元,支付138万元;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征收4413万元,支付9895万元;
失业保险累计征收104.47万元,支付172.55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累计征收5164万元,支付8154万元;
职业年金累计征收1350万元,支付112万元。**年完成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调待3513人,人均月增加养老金待遇125.4元;
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调待1587人,人均月增加养老金待遇168.3元。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取消人工报盘,实行社银接口直发,切实保障待遇支付。

2.推进全民参保,保障老有所养。截止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1万人(其中参保缴费4.69万人,待遇领取1.92万人)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超过“双基”建设指标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5%的要求;
基金累计收入4079万元,2085万元,结余1994万元;
为离任村干部、民师等“老字号”群体共2171人补助资金516万元。

3.落实降费减免政策,纾解企业困难。**年因费率下降因素,共为全县企业减少缴纳社会保险费约550万元;
因新冠疫情阶段性减免政策,共为我县符合条件的127户企业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981万元,减免工伤保险费29万元,减免失业保险费37万元。

4.规范参保缴费行为,确保“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年6到8月期间,共实地稽核20户参保单位,发现并纠正少报漏报社会保险基数、拖欠社会保险费、选择性参保等违规行为3起。

5.推进社保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年实现对全县3.38万人次困难群体信息审核维护,完成1.37万名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代缴工作,代缴资金274万元。被征地农民4908人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其中领取待遇1659人,累计发放养老金287万元。

(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1.提高依法维权意识,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年以来,共接待来人来访500余人次;
累计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27.98万元;
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案件48起,调解处理46起,立案处理起1起,撤案1起,涉及劳动者223人,涉及金额202.3万元;
接收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1件,依法受理20件,涉及金额80.21万元。

2.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建立诚信档案。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力度。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利益诉求,形成行政维权和司法维权工作合力,全年帮助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105起;
二是加大主动监察力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随机抽取了60家用人单位进行随机检查。三是开展**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开展诚信等级评定,通过书面审查,确定我县劳动保障诚信示范a级单位15个。

3.缓缴农民工保证金,减轻企业负担。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通知》,明确疫情期间投诉渠道、案件办理、劳动者保护等方面工作要求。严格按照省市县部署,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暂缓缴纳农民工保证金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年累计暂缓缴纳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1笔,共计858.7万元,同时推行实行保函方式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4.开展互查互学,提高办案水平。根据《关于开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质量评学活动的通知》要求(皖人社秘〔**〕58号),根据市局统一安排,**年7月下旬,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东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展了仲裁互查互学。通过互查互学,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依法办案水平。

2021年工作安排

(一)持续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1、加强就业政策宣传,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再就业。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公共就业”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向城乡劳动者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就业困难人员援助、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岗位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就业政策知晓度,发挥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作用。

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按照“四化”要求,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软硬件设施建设,建立简洁、规范、科学、高效的服务工作流程,健全以市场为核心、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推广**省阳光就业网上经办系统向乡镇、行政村(社区)覆盖,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向基层进一步延伸,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基础平台。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基本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发布,常态化推进“2+n”主题招聘会,定期举办人企对接会,完善人力资源数据库,掌握用工单位详细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搞活就业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3、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结合我县实际县情,大力实施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加大导游、酒店服务等旅游产业和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和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等新产业、新业态技能人才培训力度;
加快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积极组织参加技能竞赛;
认真开展“工学一体”工作,注重产教深度融合,稳步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努力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

4、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推动创业促进就业。联合税务、工商等部门,优化创业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提升服务效能,解除创业束缚,为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规范对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师资力量的管理,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规范现有创业园管理服务,重点帮扶青年创业群体,在资金上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5、统筹各类群体就业,保障基本就业和生活。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点,兼顾复转军人、残疾人、劳释人员、随军家属和妇女等群体就业,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落实各项就业帮扶政策。联合妇联、残联、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大篷车”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乡镇、行政村(社区)开展招工活动,促进各类人群就地就近就业,保障各类群众基本就业和生活。

6.强化基层经办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重点开展各项业务经办系统、“阳光就业”网办系统和就业脱贫等业务培训,增强业务系统操作熟练度和业务政策知晓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劳动保障员的业务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1.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落实和规范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完善岗位设置及管理工作,提高公开招聘组织实施规范化水平,加大对主管部门招聘工作的指导力度,确保公正透明、健康有序。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应聘人员的资格复查、面试、考核、体检和公示聘用工作,确保公开招聘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2、构建人才工作教育培养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培养力度,推动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化。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鼓励在职学习,鼓励岗位成才。

3、强化人才工作投入力度。积极拓宽渠道,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县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一定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奖励工作,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各类用人单位、经营性投资项目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人才培训。建立紧缺人才及在企业工作的其他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财政补贴扶持制度,建立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制度,着力创造稳定人才队伍的氛围。

4、加强人才服务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清理不合时宜的人才政策规定,努力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强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建立人才信息库,畅通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人才供求信息,加强人才供求的中介服务。积极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推动人才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努力打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

(三)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扩大参保覆盖面,确保应保尽保。一是加强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宣传,重点对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和非公经济企业进行宣传,增强参保积极性。二是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以扩面提档为目标,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加大宣传,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面,鼓励群众提高档缴费次。

2.加大征缴清欠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一是充分利用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依法对参保单位实行五险统一征缴,杜绝单位选择性参保现象。二是建立欠费单位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配合税务部门定期催缴,做好社会保险费的清欠工作。三是联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各参保单位进行实地稽核,查处少报、漏报和瞒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等行为。

3、强化基金监管,保障待遇落实。一是推进制度建立健全。加强社会保险缴费诚信体制建设,建立缴费承诺和公示制度;
完善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等纪律规定,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二是加强基金支付审核。始终坚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原则,切实加强基金的审核管理,确保基金按时足额发放,杜绝截留和挤占。

4.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确保省级系统平稳上线。在养老保险政策、基金预算及收支管理、责任分担机制、经办管理、工作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严格落实全省统一养的老保险制度;
并按省统筹数据质量要求做好数据整理工作,确保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经办系统在我县顺利上线运行。

5.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经办人教育培训,提高经办能力;
切实把好政策关,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应保尽保;
定期做好被征地农民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

(四)持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升企业依法用工意识。加强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工作,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依法用工意识,引导他们自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2.开展日常巡查执法和专项执法检查,加大主动监察力度。深入各类企业,全面掌握用工单位劳动用工情况,指导规范用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降低案件发生率。加强与住建局、公安局、工商局、工会等部门的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活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活动、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等专项检查活动。常态化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文件精神,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二是充分发挥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化制度建设优势,落实劳动用工实名花名册制度,落实农民工工资总承包代发机制,确保我县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新突破。

4.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加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编制。一方面,通过招考录用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专职人员,充实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
另一方面,整合现有人力资源,从乡镇、社区聘请兼职监察员和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增加劳动保障监察力量。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增添必要的办案设备,改善工作条件,促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创新监管、高效运作。三是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培训,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作风建设,不断提高监察人员的思想政治、法制理念、业务和服务水平。

5、推进调解体系和仲裁实体的规范化建设,提升仲裁工作效能。一是重点强化乡镇街道调解组织建设,努力将争议就近就地化解在基层。要求做到各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中心组建率达100%,正常运行率达100%。二是加强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工作力度,提高用人单位自主预防、化解争议的能力。三是完善调解仲裁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仲裁院人人有职责,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绩效有考核,创新有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四是加强对兼职仲裁员、调解员的办案指导和服务工作,规范办案行为,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办案效果。五是加强案件处理的监督、监控,提高案件处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坚持案件处理审限预警机制,严控超期案件。

6.完善工伤调查认定程序,规范工伤认定行为。对工伤案件申请、受理、调查取证、制作决定书、送达等每一个环节均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对疑难复杂的工伤案件,认真开展实地调查,确保工伤认定准确无误,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持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一是积极推进优质服务窗口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努力打造便民服务的良好人社形象。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意识,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推进信息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政务信息报送质量,做到及时主动回应群众和舆论关切。

【篇四】

**年以来,县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重点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人社部门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创业就业能力;
完善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工作站,强化就业前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创业机制,努力实现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的双向良性互动;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创先争优为载体,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参保、扩面、征缴、优化服务为工作重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坚持改革统领、依法行政,提高就业质量,提升民生保障,强化人才激励,促进人事公平,依法维权,构建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突出民生保障,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一)加强基层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更稳定的就业

一是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目前,全县67万总人口中城乡劳动力资源总量约为39.2万人,转移就业近18.62万余人,其中省外就业人数约11.2万人,省内就业人数约4万人,县省内就业人数3万余人。省外就业地域分布情况为,珠

三角地区:7.98万人,长三角地区:2.28万人,京津地区:744人,其他地区8656人。我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4768人,己实现转移就业38512人,其中省外务工27250人,其中珠三角17424人,

长三角6191人,京津地区221人,其他地区3414人,省内就业人数11243人

(含县内就业人数6145人),境外19人。

二是加强就业扶贫扶持力度,全面推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

1、多措并举,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一是加大劳务输岀力度,实现劳务就业。积极开展省内省外的劳务协作。目前已与**常州市、江阴市、株洲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桃源县等县市签订了劳务协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

助月"、“311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在县城和各乡镇开展"公共就业专项行动”15场,参加现场招聘的企业累计有75家,共计提供岗位7000余个,用工企业和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次;
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省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6次,参加人员3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120余人。二是加强与园区企业的用工对接,实现园区就业。**年为县工业园区向华电子、奇力新电子等县内重点企业招聘务工人员600余人,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0余人。**年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目标1600人。截至目前已完成162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

2、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员就业能力。对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片贫困劳动力进行全面摸排,对有培训愿望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应培尽培,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方式,截至目前,以电工、焊工、中式烹饪、中式面点、汽车维修工等工种开办培训期,累计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1800人、创业培训470人(其中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276人),转移就业率达90%以上。通过培训提升了贫困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3、开发“就业扶贫特岗”,实现对贫困人员兜底安置就业。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开发拓展公益性岗位

安置就业。在乡镇和行政村开发适合“三无”贫困劳动力的农村保洁员、护路员、治安员、护林员等公益性扶贫特岗,对确实通过市场不能就业的大龄和残疾贫困劳动力予以托底安置。**年稳定“就业扶贫特岗"任务1630个。全县已累计开发“就业扶贫特岗”达3772个,完成任务数的231%。

4、就业扶贫车间创建任务21个,截至目前,全县共计申报48家,完成资料审核并录入系统达到就业扶贫考核要求36家,完成任务171%,安置劳动力就业16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12人,实现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357人,完成任务102%。

5、精准采集,精准服务,做好易地搬迁就业工作。已全面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失业信息的采集,各乡镇已建立易地搬迁人员的就业台账、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台账以及有培训意愿的培训人员台账,在每个已建好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设置就业援助政策宣传牌,县就业服务中心根据采集的信息主动作为、上门服务为贫困劳动者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岗位,引导建档立卡搬迁户中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就地就近就业或向经济活跃区域转移就业,确保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家庭成员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目前全县目前易地搬迁对象中已实现就业8249人,(其中县外就业7060人、县内和乡镇就业1189人),在集中安置点重点安排搬迁贫困户中的“4050”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90名贫困劳动力从事环卫保洁、绿化、安保、交通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同时推进贫困人口社会保

险应保尽保,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岀、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目标。

5、**年度未脱贫贫困劳动力通过四个渠道实现就业任务4970人。已完成9086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82%。

三是全面完成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促进就业创业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约1.6个亿,扶持创业成功2735人,带动就业1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0万元,带动就业200余人,帮助贫困人口自主创业。

(二)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果

一是全县参加养老保险基本情况

1、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共计603户。截止至**年10月,全县参保人数共计共有参保人数386452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2809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421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49133人);
实际缴费人数193095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2202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149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9399人);
累计新增参保人数9961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81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148人);
离退休人数130781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7738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347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9573人)。

2、**年1-10月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情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1097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划归税务。基本养老金支出7.75亿,丧葬费支出130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310.6万元,合计支出8.81亿。

3、企业社保征缴任务完成情况: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年征收任务为1.4亿,截至10月征收10972万元(不含自助缴费金额)。

4、养老保险扶贫情况:**年10月底贫困人员数11.3万人,低保、特困人员0.629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8.6万人。实际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困难群体人数2.3万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0.3万人。实际代缴总人数0.3282万人,代缴金额20.039万元。实际代缴低保对象、特困人员0.1767万人,代缴总金额14.002万元。

二是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本情况

1、失业保险参加人数232756人,基金收入161.27万元,基金支出89.84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目前结余2336.5万元。

2、工伤待遇审核323人次,审核计发金额940万元(含补充工伤保险),基金征缴金额达到1190万元,保证了基金总量的持续平稳。

三是社保卡数据采集及发放有序。**年,已累计完成信息采集54.35万人,制卡完成53.30万张,完成目标任务98%,城镇职工医保人员的社保卡信息采集工作基本完成。

(三)构建更为和谐的劳动关系

促进用人单位发展和维护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了劳动关系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机制。调整充实**县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欠薪领域预警和监测报告制度。二是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不断加强。全面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规章,不断推进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以仲裁院为主的实体化仲裁办案机构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完善了劳动争议仲裁立案管理规定等制度。**年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2件,其中不予受理案件24件,受理案件38件,受理的案件处理方式中,调解案33件,占比86.8%,裁决结案4件,占比10.5%,有一件案件正在处理中。三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坚持治欠和防范并举,加强日常监察执法的工作力度,大力开展查处非法用工、追讨农民工工资等专项执法行动,**年,移交公安案件3起,受理来信来访43件,为农民工追讨工资约603.55万元。

(四)改革创新,人事人才工作统筹推进

一是加强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的管理。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加大聘用制推行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岗位管理及聘用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聘用。

二是干部职工工资福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干部职工工资晋级晋档工作稳步推进。奖金、津补贴按政策落实到位。休假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完成**年度职称评审等扫尾工作。共完成**年度初级确认179人,其中中小学系列164人,其他系列15人。对省、市职改部门评审通过的中高级职称人员按要求办理聘任和续聘相关手续,其中高级310人,中级380人,初级980人。**年度初级职称确认和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年度职称申报工作。7月底共申报非教育类正高职数12个,

副高职数72个

,中级职数24个


中小学系列副高职数83个,一级职数109个。目前高、中级职称申报材料正在汇总上报工作(教育系列除外),教育系列正在准备上报材料。如期如质按上级要求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再教育培训工作任务,采取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县503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一带一路、开放强省建设”公需主题学习,合格率达100%。分期分批完成了继续教育合格验证相关工作。

(五)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全力推进依法行政

强化对人社系统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强行政执法证书管理。抓好审核上报关,严格持证管理,建立动态档案,做到专人、专职、专档,并积极配合县法制办开展执法证考试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确保人员机构、学习培训、行政执法“三到位”,着力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提升执法水平。三是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六)尽心尽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确保打赢这场攻坚战,人社局全体同志不顾工作的繁杂与艰辛,在不放松原本业务工作的同时,把扶贫工作抓牢抓实,保证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基础工作情况:1、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保证“指挥”系统高效有序。2、制定《**年度脱贫攻坚四项工作机制方案》,细化相关责任人的职责,通过落实制度建设和加强工作考核,强化扶贫工作管理。3、召开扶贫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学习扶贫和各项惠民政策,把扶贫工作会议、文件精神迅速传达到每个责任人。4、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

二是帮扶工作情况:1、落实对驻村人员的监督。要求派驻人员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局领导到乡进村了解驻村工作队驻村情况,向贫困户询问驻村工作队情况。要求驻村人员按时上交驻村有关资料(日常考勤、工作影像资料和工作计划总结等)。2、落实帮扶责任人的工作职责。根据上级部署和单位实际,局班子认真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走访工作,对村情民意深入调研,宣传解释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增收计划,同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他们寻找就业创收门路,为患病人员寻医问药、送去关怀等,对个别不配合不理解的贫困户,多次上门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全局全年集中下乡达20次以上,在走访宣传政策的同时,对照标准认真排查问题并就地解决,帮扶人无法解决的,汇总上报给村、乡两级,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同时落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工作,对每一户的人员对象、扶贫表册填写、政策享受及脱贫退出等情况进行核实,规范填写表册台账,检查一户一档资料是否齐备,确保基础工作到位。

(七)党建、党风廉政、综治**、安全生产等日常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党建工作。1、按照“五化”标准落实各支部建设,年初制定工作规划,成立工作班子,按要求开好“三会一课”,开好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2、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和督促政治理论的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用政治武装头脑,强化队伍建设。

二是党风廉政工作。1、切实加强对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切实加强对基金支付流程及财务结算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的安全、完整、合规使用。2、始终贯穿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治专项行动。

三是抓安全生产、综治**工作。年初成立领导班子,健全管理制度,工作责任一一到人。安全工作逢会必讲,时时警钟长鸣。落实扫黑除恶工作,要求全体同志熟知工作内容,与黑恶分子划清界线。同时落实综治民调工作,宣传社会正能量,做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定维护者。

二、**年工作打算

**年我们将以就业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转变思维抓服务。切实转变思维,找准自身定位,从日常业务工作办理中最细微的地方抓起,用心用情做好工作服务。形式多样抓宣传。政策宣传长期抓,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大力开展政策业务和工伤预防宣传工作。围绕目标抓征缴。继续抓好基金征缴和基金稽核工作,对问题单位进行“监控”,督促全部应缴尽缴。

一是继续抓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推进“以培训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模式,实行订单式培训与输出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培训品牌。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贷后跟踪服务管理和贷款催收工作,定期对贷款人的经营情况、吸纳失业人员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切实加强到款风险管理。加快完善“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平台上线运行。

二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在全力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农村人员、城镇未参保然预案的工作,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卡上线运行、全民参保登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重大改革工作。努力开展全民参保行动。有的放矢,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实现人员全覆盖目标。不断探索、创新退管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退管服务水平,全方位为离退休人员着想,继续梳理痛点事项并着力解决退管服务热点、难点问题,保障休待遇。完善中心制度和人员配置,优化规范三险合一之后的业务流程,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以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注册企业、未参保城镇居民为重点,大力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参保,督促企业和职工按时足额缴费。大力推进城乡居保资格认证工作,要求在各村张贴公告,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继续利用智慧人社认证,委托各村级工作人员和热心人士进行操作,重点核查至今未参与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

三是进一步加强人事人才工作。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加大聘用制推行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岗位管理及聘用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聘用和职称评聘工作。

四是进一步加大执法维权力度。继续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检察执法活动,密切关注、研究分析企业用工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分类管理,重点加强对用工量大、劳动条件差、经营情况不稳定的企业的排查和监管,提高劳资双方法律意识,大力推进各类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从源头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五是进一步强化行业扶贫政策落实。进一步完善劳务协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劳务协作扶贫平台数据质量,督促乡镇深入贫困户调查,摸清已转移就业人员、就业地址、单位、工资收入、联系电话数据以及未转移就业人员培训意愿、就业意愿、联系电话等相关数据;
进一步落实好贫困人口交通补贴补助、扶贫特岗等工作;
做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及大病保险保障工作,确保完成健康扶贫工作任务。

【篇五】

在过去的一年,我市人力社保系统一如既往地全力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工作主线,狠抓落实,勇于担当,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助推人力社保事业新发展。

一、**年工作总结

(一)一年来,我们紧紧聚焦实现充分就业,大抓创业扶持、就业援助,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7%,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一是积极落实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全年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9.55万元。向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和生活困难补助分别为21.27万元、23.20万元。向创业者发放社保补贴15.5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40万,补贴贷款利息60多万元。5月份,率先在**地区开发稳岗补贴网上申报系统,向1141家企业发放补贴共计1602.31万元。二是积极搭建重点群体就业平台。在虹桥、柳市、乐成片举办退伍军人、新**人及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共有参展企业532家,提供岗位2.64万个,达成意向人数2125人。每周日在市人才大厦举办固定招聘会30多场,共收到大学生求职简历300多份,达成意向100多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9个,安置40名企业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实现就业。新增再就业援助基地4家,带动当地136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月份,启动首届家政服务见面会,现场达成雇佣意向共27对。三是大力开展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两度赴对口支援地区**县开展大型专场招聘、巡回招聘及电商培训活动,提供470多个就业岗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0人。全年累计开展贫困人口就业培训数为166人。

(二)一年来,我们紧紧聚焦人才支撑发展,大抓引育并重、用心服务,人才最优生态稳步形成。

一是高度重视引进中高端人才。全年共组织20批次近200家企业赴香港、**、**、**、**、哈尔滨等地参加了30多场综合性招聘会和高校招聘会,引进人才1230名。组织100多家企业参加**中国•**“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对接会,进一步促进我市企业与高校的对接,提高**企业知名度。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家,引进博士后科研人员8名,引进人数创历年来新高。二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组织以育婴员、企业班管理、网上信息录入等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36期,培训高技能人才3223人。择优推荐技能大师工作室参与省市级评选活动,评上省优工作室2家、**市级工作室2家、省首席技师1名、省优秀技能人才30名、**市首席技师3名、**市特支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1名。会同市总工会等相关部门举办涉及母婴护理、汽车维修等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5场。结合我市铁皮石斛特色产业开发的“石斛加工”专项能力考核规范项目通过省鉴定中心审定并成为试点,54人顺利通过考核鉴定并获取资格证书。三是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体系。会同市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起草出台人才新政“42”条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其中由我们负责牵头有20条。共派出40名干部参与人才大走访活动,走访企业230家,收集企业意见53条,化解问题30余个。开展第三批次人才公寓租用管理工作,共收到57户引进人才申请。新改建人才公寓式酒店房间20套,免费为来**的中高端人才提供短期住宿服务。开展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审核工作,共收到申请112份,协同教育部门全部予以落实。

(三)一年来,我们紧紧聚焦公平更可持续,大抓扩面提质、基金监管,社会保障底线逐渐兜牢。

一是全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年底,全市户籍法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9万人,参保率为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8.03万人,参保率为98.3%,超额完成全年全民参保目标任务。二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均月养老金增加126.53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40元;
高龄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每档待遇每月增加130元。职工医疗保险门诊个人账户划建额度人均增加约800元,同时降低门诊和住院起付标准、提高住院支付比例,大大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根据浙人社发〔**〕50号文件精神,共补发30天奖励假生育津贴1063.58万元。规范工伤认定工作,全年共作出工伤认定2205起,工伤保险待遇核算业务2649笔,支出6865.05万元。全年工伤事故发生率为0.57%,与**市区水平相同。共组织劳动能力鉴定11次,鉴定人数1524人。继续执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临时性下调0.5%政策,我市1.7万家企业累计少交失业保险费3242.76万元。三是不断加强社保基金内控管理。认真落实社保业务内控日常稽核制度,有效增强业务的规范性和基金的安全性,特别是在防止养老基金流失的措施上取得新突破。5月份,我们率先研发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养老金流失智能分析与预警系统(即“亡故”预警系统)。该系统自运行以来,共预警问题数据2164条,有效保障养老基金安全。

(四)一年来,我们紧紧聚焦平安**建设,大抓源头服务、治欠保支,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夯实。

一是突出源头服务管理。深入推进双爱活动,在夏季高温期间开展“送清凉送健康送政策”服务月活动,共走访企业12家,享受服务人数达900人。严格执行劳务派遣审批制度,审批劳务派遣经营许可7家。积极开展薪酬调查工作,共调查企业82家。开展全省仅三个试点区之一的全省特殊工时审批清单式改革试点工作,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成为首批实行特殊工时岗位清单管理的企业。二是推进“无欠薪”市创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主管负责、分级处置”原则,依托各基层防欠薪工作领导小组,欠薪案发后由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召集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处置,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非法使用童工等专项行动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共巡查用人单位939家。及时化解处置工资拖欠案件,全年累计处置工资拖欠案件615件,涉及工资金额约2175万元,其中10人以上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18起,涉及人数282人,涉及金额达280万元;
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案件4件,涉及人数88人,涉及金额180万元,案件数量、人数、金额近五年来首次实现了同比大幅下降趋势。三是加强仲裁效能建设。推进规上企业以外设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全市已建工会组织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达1355家。优化仲裁办案程序,积极推进要素式办案模式改革。全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55件,涉案标的为5296万元,结案率达94.45%。强化仲裁调解功能,调解、撤诉结案360件,调解率达79.12%。推进信息化仲裁工作,新建成的数字化智能仲裁庭,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省级示范仲裁庭”。

(五)一年来,我们紧紧聚焦科学规范管理,大抓改革试点、队伍建设,人事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年共考录公务员66名。完成政府系统2502名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表彰三等功147人,嘉奖793人。实施“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计划,完成公务员学法用法培训1247人。完成全市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正科级34人,副科级60人。二是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全年公开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卫生、教育系统等工作人员共计635人。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28家,核准2000多人次专技岗位聘任。完成教育系统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工作,在**中学、虹桥一小,开展中级职称自主评聘工作,共8位教师通过自主评审获得中级职称;
在市人民医院开展高级职称的自主评审,46人参加评审,其中10人获正高职称,28人获得副高职称。三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年,我们牵头出台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终一次性奖金标准,人均增资5800元,推动兑现**年的年度重点工作奖励工作,促成新的全员目标考核奖标准纳入年度预算。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调标工作,人均增资300元。出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政策文件,完成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配合市纪委开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津补贴检查工作。四是重视军转安置和退管工作。妥善安置营以下军转干部16名,自主择业1名,随军家属对等安置到参公管理事业单位1名,安置到国有企业3名,货币安置13名,全市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总体保持平稳。开展对退休干部的关心关爱活动,共走访慰问了96名重病、特困退休老干部。10月份,对全市团级退休干部、退休干部联络组成员及退休人员活动组组长等88人进行了重阳节慰问。

(六)一年来,我们紧紧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大抓便民服务、自身建设,人社系统形象显著提升。

一是规范“跑改”事项管理。科学化梳理事项目录清单,标准化编制办事指南,共梳理有41个主项,161个子项,其中民生事项61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全覆盖,民生事项一证通办40项,通办率62.5%,一网通办四星级事项50项,通办率63.9%,五星级事项53项,通办率32.9%。二是深入实施便民服务工程。据统计,**年局下属各人力社保所共现场办理社保业务达60万笔,为减少群众办事等待时间,我们在全市各大乡镇(街道)公共服务机构内安装了55台便民自助一体机,打造社保业务办理24小时不打烊。深入开展“社银合作”,在全市57个农商银行网点和3个丰收驿站下放常办社保业务31项,让基层群众就近享受最优质最便捷的人社服务。三是探索“一站式”服务模式。6月中旬,我们通过与民政、医疗机构数据共享,实行跨部门联网审批,在全省率先实行住院救助资金“一站式”即时刷卡结算,并将救助标准由过去80%提高到100%,使特困人员以及低保对象原先需提供10余种证明材料,经过乡镇、市级部门11道审批环节,耗时至少45天才能拿到救助资金,现在只需几分钟就可即时结算医保报销和医疗救助费用。据统计,全市通过住院即时结算的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达1.33万人次,直接结算医疗救助资金1066万元。四是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局党组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构建有效监督机制,梳理出我局重点作风问题整治清单,修订完善我局工作人员公务出行暂行规定。深入开展人社系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向微腐败开刀,让老百姓微笑”专项整治、作风效能明察暗访活动等活动,使全局干部职工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廉政意识进一步增强。高度重视和参与万人双评议活动,我局大荆人力社保所被评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年度被评为不满意的一个科室和一个基层站所这次也成功摘牌,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二、**年工作计划

**年,全系统上下要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纵深推进“跑改”工作,深化人事制度和机构改革,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壮大人才队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我市人力社保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具体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坚持深化改革,全力提高人社服务能力

全市人社系统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开创人社工作新局面的“关键一招”,作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动力之源,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一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群众眼里“一件事”为导向,借助大数据技术,整合关联性强的多种情形、多个事项,精简办事材料,优化办事表单,再造办事流程;
积极推进“掌上办”步伐,年底前要完成60%的目标;
优化“社银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银行范围,将更多的社保事项下放到社银网点;
继续开发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人社服务事项,实现群众“就近能办事”。优化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确保社会保障卡发卡量稳中有升,电子社保卡发卡量达到实体卡总量的15%。配合**市民卡公司做好社会保障卡在窗口、医院药店等场所实现“扫码”应用,年底前基本实现使用社会保障卡领取社保待遇。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做好本级系统内数据共享联通,实现人社跑改事项在**市域内“同城通办”。加强与省人社系统、政务服务网联系,争取信息建设有所突破。加快信息系统对接改造,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70%以上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开展部门间“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加强部门间审批事项的深度融合,打造部门间“最多跑一次”人社样本。二要深化人社系统机构改革。从这次全市机构改革来看,我们人社局划转职能多、全局变化大,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构大瘦身。但换个角度看,这次“瘦身”也可以作为“健身”的起点:一方面,在职能转变、配置优化、关系理顺上下功夫,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划、运行高效的人力社保机构职能体系。另一方面,要以更高标准、更佳手段、更精业务、更优服务、更好状态推进人力社保各项工作更高质量完成。三要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规范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立足岗位实际需求探索公平、科学的招聘方式,进一步提升招聘质量。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宏观调控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强化聘期考核管理,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要稳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扩大中、初级职务自主评聘试点范围和社会化评价范围。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成医共体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全面落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标准。

(二)坚持突出重点,大力实施创业就业促进工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央“六个稳”,稳就业就是摆在第一位的,我们要更加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一要重点统筹城乡充分就业。大力推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与残联、妇联及社工协会合作,做好贫困家庭就业帮扶工作,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加大社保补贴力度,落实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二要重点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关于做好全市新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50号)文件精神,今年对全市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返还社会保险费3.2亿元。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宣传和发放力度,着重选择3-4个创业项目进行跟踪考察和重点扶持,确保贷款规模和扶持人数双提高。强化创业培训,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功能,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力度,做好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工作,着力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和促就业作用。三要重点抓好特殊群体就业工作。强化贫困家庭子女、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推动素质就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爱行动,根据实际需求不断丰富公益培训项目。积极落实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有关政策,通过发放创业补贴、社保补贴等形式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工作。四要重点推进人社领域扶贫工作。认真落实省市政府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着力提高劳务协作组织化程度,推进建档立卡人员“进管出”全程实名动态管理,实行精准招聘、精准培训、精准帮扶,高质量完成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任务。

(三)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实施引才育才计划

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人才的作用逐渐从支撑保障发展转变为引领带动发展,因此要下力气做好人才引育这篇大文章,使**真正成为人才向往、人才荟萃的创业创新热土。一要引进符合企业需求的中高端人才。加强人才供需对接,深入实施紧缺人才“猎才工程”,探索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建设,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平台共建,采取“菜单式”、“订单式”招才方式加快引进一批紧缺性人才。扩大组织范围和规模赴外省市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开展引才活动。二要培养符合战略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人才强市战略是新时代**发展的核心战略,而高层次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培养工程,做好国家百千万、省151、市特支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申报推荐工作,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建设,构建立体化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三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企业班组管理等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3400人以上。出台和实施《**市高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政策和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各类评选活动,评选出省优秀技能人才30名、**市第八届优秀高技能人才25名、**级技能大师工作室8家。在全市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装修设计、茶艺等四场职业技能比赛,评选出一批“技术能手”。

(四)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社保”是兜底民生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要在社保扩面提质上下功夫。合力推进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要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强化精准扩面和动态管理,今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的目标是稳定在96%以上。二要在完善社保政策上抓落实。根据上级部署,及时调整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职业年金管理。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促进新的《**市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施办法》政策落地并实施,全面提升工伤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落实除一类行业外,其余各类行业现行工伤保险费率下调50%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全力推进职业技工等学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为实习学生保驾护航。三要在维护社保基金安全上出成效。深入开展基金风险防控警示教育活动,持续加强内控互查、联网监管、第三方审计等线上线下监督,全力守护老百姓养命钱。

(五)坚持底线思维,持续推进平安人社建设

人社系统大部分工作都涉及到利益调整,存在很多的风险点,特别是当前大环境下,劳动关系等领域的矛盾风险比较突出,**多发高发,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拿出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一要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持续开展“双爱”活动,促进我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完善三方会议制度。开展劳务派遣经营许可,深入推进特殊工时审批清单式改革试点工作,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二要纵深推进“无欠薪”市创建工作。以实施欠薪易发领域和重点环节治理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形成制度完备、覆盖城乡、责任落地、监管有效的综合治理格局。联合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开展制造业企业、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欠薪失信行为等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完善防范处置企业欠薪长效机制。三要创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开展“要素式”审理改革,简化案件处理程序,确保全市劳动争议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2%以上。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拓宽“互联网+”调解仲裁的服务领域,着力打造“贴心调解、阳光仲裁”的优质仲裁服务品牌。四要筑牢****总防线。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要控增量,处理好初信初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问题的产生,确保系统平安稳定。

推荐访问:谋划 年度 人社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