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14篇

时间:2022-11-15 16:00:07 浏览量: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14篇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试论民国初期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两百多年的清朝政府,实际上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14篇,供大家参考。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14篇

篇一: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试论民国初期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两百多年的清朝政府,实际上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由于国体的变更,教育制度和教育宗旨都有所改变,师范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呼吁: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教育所宜急办者也;而女子师范尤为重要。①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对文化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师范教育令》,包括男女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的实施大纲,将初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女子师范学堂分别改为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以省立为原则,高等师范学校为国立。12月教育部颁发《师范学校规程》,规定了师范学校的目的、教育要旨、设置、组织、入学资格、课程和服务年限等。1913年12月,教育部又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对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分科及修业年限、课程设置等都作了规定。这些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范教育的发展,使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无论在规模或是制度上都较清末初创时期有了明显改进。

  一、民国初期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及特点(一)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中等师范学校有比较完备的规模和发展计划,较清末有巨大的发展。初级师范学堂改为中等师范学校,临时和单级两种小学教员养成所改为小学教员讲习所,1915年改为师范讲习所。中等师范学校分为本科和预科,本科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预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本科第一部的修业年限为四年,第二部则为一年。中等师范学校应地方需要附设小学教员讲习科,修业年限为一年或两年。与此同时,为了方便中等师范学生实行,学校还设立附属小学校。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令》明确指出中等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的,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与之相联系。预科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国文、习字、外国语、数学、图画、手工、乐歌、体操;本科第一部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包括实习)、国文、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此外还可以

  1

  选修商业;本科第二部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

  这个时期的中等师范生分为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三种。公费免交学费,由学校供给膳宿费;半费生需缴半数的膳宿费;自费生则需要自备全部费用。凡因故受退学处分,或自请退学的学生,都必须追缴所免的各种费用。学生享有一定的学习优惠政策,当然也要履行相应的服务义务,这一时期的师范生毕业后都需要为国家进行一段时间的服务。中等师范学校第一部公费生的服务年限为七年,半费生五年,自费生三年;第二部公费毕业生需服务两年。在规定的服务期限内,如经本省教育行政长官许可,就可升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而无故不履行服务者,则需补偿其在校时所享受的各项费用。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继续发展,从前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如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于1912年5月15日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于1912年12月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等,并且将公共科改为预科,分类科改为本科,加习科改为研究科。此后,民国政府还新设立了两所高等师范学校,分别是1913年7月10日设立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12月1日设立的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按照师范教育法令的规定,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教员。高等师范学校分预科、本科和研究科。预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本科为三年,研究科为一年或两年。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立专修科和选科。专修科的修业年限为两年或三年,选科为两年以上、三年以下。高等师范学校还设立附属小学校和附属中学校,作为师范学校学生教育实习的场所。本科第三年的师范生要在附属小学校或中学校进行教育实习,专修科和选科学生最后一学年也要进行教育实习。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分为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三种。根据当时的《师范教育法令》规定,高等师范学校的经费全部由国库开支。高等师范学校的公费生免缴纳学费,并由校方供给膳宿费用,地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要酌情缴纳一半的费用,高等师范学校还可以依据章程酌收自费生。但实际上半费生和自费生都极少,大部分都是公费生。

  2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公费待遇,毕业后当然也有服务于教育界的义务。本科公费生服务年限为六年,但经教育部特别指定职务及服务边疆地区的,可以减至四年;专修科公费生服务年限为四年,但有上述情形者,可以减为三年;自费生则按照公费生减半。而无故不履行义务者,或因惩戒免职者,公费生应令其偿还学费和各种费用,自费生应令其偿还学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虽然有服务年限的规定,但如得教育部的许可,在服务期间亦可升入大学或高等师范学校的研究科,以求深造。

  (三)女子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的初级女子师范学堂被改为女子师范学校,同样是以省立为原则,自1919年4月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我国开始有了女子高等师范教育。女子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女子中学校、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女子师范学校与普通师范学校的学制类似,修业年限也与其相同,学校附设的保姆讲习科(即训练幼儿园教师),修业年限为一年或两年。学校还设立了附属小学校、附属中学校和附属蒙养园(即幼儿园),以便师范学生的教育实习。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与中等师范学校相同,只有服务年限上稍有差异。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第一部公费生的服务年限为五年,半费生为四年,自费生为三年;第二部毕业生需服务两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和服务年限则与高等师范学校完全相同。(四)民国初期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第一,师范教育思想有了明显的发展,而且与实践有了较好的联系。每所中、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附属小学校、中学校,使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都能与实习相联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执教能力,有利于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实际讲授能力。第二,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采用了选科制和学分制,这一项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课程计划和设置的方面都较清末更周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课程过重过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第三,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同样给女子受教育的机会。1912年公布的《师范教育令》明确提出了设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定了其培养目标,将

  3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待遇和服务年限与高等师范学校相统一。这一改革充分反映了民国初期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也促进了师范教育的继续发展。

  二、民国初期师范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要求其师范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理论之后,就给外院的学生授课,把所学理论知识通过现场课堂教学转化为教学能力。同时还规定学生在毕业之后,必须履行相应的教育服务义务,完成后才能从事教育工作。由此可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更应如此。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过度重视教育理论,却忽视了教育实践的重要性。高等院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加强学生课堂与实践的联系,认真进行教学观摩、见习、实习等一系列教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指出,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变化学生气质,激发学生精神,砥砺学生志操②。师范学校还专门开设了一门修身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品格。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更应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高等院校应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重视,与此同时,结合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中有许多学生社团,如学生自治会、校友会等,成为学生自学、自习、自动、自治的机构。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增强了自治能力。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因此,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突出的自治能力和个人竞争力。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丰富的群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个人竞争力。

  <!--

  4

  

篇二: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OntheCurriculumofPreschoolTeachers’EducationintheRepublicofChina

  作者:秦泽虎作者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出版物刊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页码:43-47页年卷期:2016年第4期主题词:民国幼稚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摘要:在民国时期,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重大的变化。综合史料研究,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始终以课程设置为中心而展开。通过对比"五四"运动前后幼稚师范课程设置的特点,可以发现民国后期的幼稚师范课程设置更趋向于科学化。民国幼稚师范课程的发展优势,对当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篇三: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启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设在官府,以官吏为师。随着封建社会个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私人也进入举办教育的行列,出现了“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促进了“以吏为师”到“学者为师”、“智者为师”的重大转变。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则是近代以来的事。中国师范教育始于19世纪末期,是应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需要而兴起的。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分化成两大政治派别――顽固派和洋务派。洋务派在、“自强新政”的口号下,兴办洋务学堂。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指出:师范学堂应与普通学堂分设,而“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并认为在筹办小学堂之前,应先办师范学堂。洋务运动期间,人们认识到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模仿西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办学模式,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师范学堂。

  一、清末――中国师范教育的诞生期1897年(光绪23年),津海关道盛宣怀在上海徐家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汇创办“南洋公学”,内分四院。盛宣怀认为“惟师道立则善人多”,师范“尤为学堂一切事务中之先务”,于是先设师范院,招收第一批学生40名。以“明体达用、勤学善诲”为培养目标,为其他三院培养师资。南洋公学师范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始。同年秋,仿日本师范学堂有附属小学之例,设立外院,“令师范生分班教之”。师范生既当学生又当先生,边学边教边管理,进步较快。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这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和中小学生的表率,因此师范馆招生要求较高,只有品学兼优者方能入选。在课程安排上,该馆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学的每周课时数在全部课程中居第三位,多数课程还授以学科教学法,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特点。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在这个章程中,师范教育系统得以正式确立,但尚未成为独立的系统,而是附设于各直属学堂。中等师范附设于中等学堂,高等师范附设于高等学堂。由于清政府对制定学制的人心存戒心,该章程只颁布而未能实施。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等人重新拟定“癸卯学制”,促使清政府于1904年初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师范教育分为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两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类,师范教育从普通教育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与此同时,清政府要求各地“宜首先办师范学堂”。1902年以后,各地创办师范教育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直隶、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均纷纷筹设师范学堂。1903年,直隶优级师范学堂、山东全省师范学堂成立。1905年,河南优级师范学堂、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成立。1907年,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成立。1908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成立。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也于1908年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这一时期创办的师范学堂是我国师范学校独立设置的开始。除公立师范学校外,1902年张謇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一一通州师范学校。

  因几千年“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强大影响,《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女子不能入学。个别开明人士在民间虽然也悄悄办有极少数的女子师范学校,但因未取得合法地位而难以发展。直到1907年颁布了《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官办的女子师范学堂才开始出现。1908年设立了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此后,女子师范教育才逐渐发展起来。

  20世纪初幼儿教育的兴办,急需幼儿师资。为此,1903年北京第一蒙养院和湖北幼稚园分别附设保姆班和保育科。以后在女塾或女子师范内也纷纷附设保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姆科、保姆传习所等。此类保姆养成机构培养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幼儿师范师资,成为我国幼儿师范的萌芽。

  清末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诞生期,人们开始认识到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创办师范教育。有志之士认为“师范教育为教育之母,初级师范为小学之源泉。师范学堂不良,地方学务永无发达之望。”这一时候的师范教育有如下特点:

  1,突出师范特色,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初级师范学堂开设教育学,优级师范学堂除教育学之外,还增加了心理学课程。另外,所有师范生都必须掌握各科教学法。

  2,重视教育实践。各级师范学堂都设附设学校,以便于师范院(馆)的学生见习、实习与研究。

  3,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指出,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变化学生气质,激发学生精神,砥砺学生志操”,“养成其良善高明之性情,”使之“敦品养德,奉礼守法,言动威仪足为楷模”。为此,专门开设了一门修身课,以提高学生的修养水平。

  4,规定了师范生的权利与义务。师范生在学习期间的费用由学校供给,少量自费生除外。师范生毕业后“有效力本省及全国教育职事之义务”。1904年1月

  

篇四: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民国时期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特点

  胡艳

  【期刊名称】《教育学报》

  【年(卷),期】2006(002)006

  【摘要】民国时期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通过教育(师范)科、教育(师范)学院从事教师教育;二、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办学目标各有侧重;三、主辅修制和志愿师范生制度扩大了师范生的来源,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四、教育系丰富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学生教育专业知识的训练,也为教育系(学院)实现多重的办学功能提供了可能.

  【总页数】7页(P72-78)

  【作者】胡艳

  【作者单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9.29

  【相关文献】

  1.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康晓伟2.师范不再单招师范生将取消我国酝酿师范院校改革,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J],3.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4.一流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责任与策略[J],闫建璋;蔡馨宇5.民国时期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研究[J],曾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五: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民国时期四川省师范教育经费研究

  作者:王芳王宏虬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27期

  摘要:中国近代中等师范的发展,从照搬西方经验到结合本国实际,也在师范教育是否独立的问题上有过争议,并进行过几次不同结果的改革,但是无论在哪个时期师范教育都受到积极的重视。教育经费从某些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所谓以史鉴今,对历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和处理今天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民国师范教育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增加

  民国时期四川省教育经费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经费、公立学校经费及私立学校补助费等,民国成立之后,1913年财政部颁布《国家税与地方税法草案》,草案中对于教育经费方面的规定主要是将各级学校经费划分为国家与地方分担,包括师范学校在内的中、小学教育经费由省、县承担。1922年四川省行政公署将屠宰税划作教育经费专款,1935年,川政统一后,省政府决定教育经费由省教育厅统一收支,省立学校经费仍由省级财政拨款,联立学校经费由中资捐或屠宰税收入维持,市、县、区立学校经费由各地方自筹。“同年5月1日,省政府公布《教育经费独立办法》规定:屠宰税仍划作教育经费专款,由省教育厅移交省财政厅接管,当年屠宰税收入不敷教育经费支出时,在契税收入项下补足。6月,省政府制定《各县市教育经费分配标准》,县市教育经费总额中,教育行政经费约占10%,中等教育费约占25%,1936年8月,对县市教育经费分配标准作了调整,教育行政收费不超过5%,中等教育费不超过20%,其余75%的教育经费按下列标准进行再分配:初等教育经费约占30%,义务教育约占25%,社会教育费约占20%,文化事业费约占5%。当年,县市教育文化费支出878万元,其中教育行政费28万元,占3.19%,中等教育经费172万元,占19.59%,小学教育费512万元,占58.31%,普及教育费49万元,占5.58%,其他教育文化费63万元,占7.18%。”对于包括教育经费在内的文化事业经费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一直处于财政开支主要部分的行政支出也是在逐年增加中

  民国成立之后一直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师范学校主要以公立为主,私立师范学校较少,并且一直衡定,县立师范学校和各校附属师范发展迅速。这一点与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密切相关的,国立师范学校的经费是由省教育经费开支,最然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时候有所减少,但是还是能很好的维系学校,而县立师范学校经费由各县分别抽收粮税、肉税、中资捐及地方税项作为办学专款,大体上说比较稳定,每年都会有所增加,所以使得县立师范学校发展较快,具体经费情况见下表:

  表9:四川省十五年度至十九年度经费列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十五年度十六年度十七年度十八年度十九年度

  国立师范学校114,198,400105,600,000105,600,000105,600,000105,600,000

  省立师范学校191,630,457213,137,791261,593,645161,128,942209,108,801

  共立师范学校117,074,432124,674,467121,434,838117,731,67175,644,886

  县立师范学校110,529,204124,081,453135,295,946152,543,999166,362,412

  私立师范学校2,966,0002,966,0001,483,0001,846,0003,646,000

  其他各校附设师范40,683,94068,580,077127,737,937125,738,414168,211,613

  从上表可以看到,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师范学校的经费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县立师范和其他各校附属师范这两项师范经费增长较快。

  二、对于师范教育经费有了明确的规定

  1932年和1933年公布的新的《师范学校法》及《师范学校规程》中不但对于私立师范学校的设立有所限制,规定师范学校由省、市、县办理,改变了以前私人办理师范教育的旧例,而各省师范教育办理所需经费由地方政府开支,并明确规定:省市立师范学校所需的一切经费,省、市政府财政统一开支,县立或联立师范学校经费,由县或联立各县县款支给,个别贫困学校如办学成绩较优,查明属实后可以得到省财政的补助。

  四川省各中等师范学校的经费支出基本按照上面《师范学校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办理,因为当时四川省省立师范学校只有7所左右,对于省立师范学校的经费,在《四川省立中等学校(二十五年度)经费支付标准》有所提及:“省立师范学校经费,视中学标准,增给师范生膳费,一律按每月每人四元,每半年按十月预计之。其在物价较昂的地方,得按每月每人五元预计,惟须专案呈准实报实销。”

  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主要以县立师范学校和联立师范学校为主。以资中区里师范学校1936年经费为例,资中区立师范师范学校于1936年开办,第一期共二百四十名学生,主要来自资中、威远、仁寿、内江、井研、简阳、荣县、资阳等地。当期设有师范一班,简易师范班两个班,要求招收初中毕业学生,一年毕业。在各县联合设立的师范学校中经费由各县共同承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担,由于各县经济条件不一,就采取了这样按经费承担多少来决定各县招生人数分配名额多少的方式来分摊经费。这实际上也是经费不足的一个表现,这一时期对于师范学校经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得经费的来源合分配有了规范化的标准,但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原因,总体来说经费不足的情况仍然存在。

  三、小结

  这一时期的师范教育经费开始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过去军费支出、行政支出所占比例过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有所改观。1932年和1933年公布的新的《师范学校法》及《师范学校规程》,改变了以前私人办理师范教育的旧例,规定师范学校由省、市、县办理,对于师范教育经费来源和开支都作了规范。但是由于当时的经济社会等原因,各地方的教育经费还是不足。由于各县师范学校经费开支由各地方政府财政开支,师范教育的整体经费虽然都有所增加,但是省内各地师范学校经费出现了严重不均的情况。

  

篇六: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历程

  (张云教师教育专业)

  人们对“师范教育”的理解常常偏重于教师的职前培养,其实不然,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就将师范教育定义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初任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另外西方语境中并没有“normaleducation”组合,与师范教育所对应的词汇就是“teacherseducation”。因此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育”一词的内涵可以用“师范教育”来表征,教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师范教育的发展。

  一、清末师范教育的初创

  中国虽在三千年以前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但却没有一个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通常是由一些官吏或者知识分子来承担教师培养工作。因此,中国教育师范的历史是从中国近代开始的。1、产生的社会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英美法日等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这种“内忧外患”形势下,统治阶级内部发起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此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事与愿违。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宣告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一个个屈辱条约的签订,中国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

  为了救亡图存,随着“开民智”目标的提出和资产阶级维新教育的兴起,中国近代教育逐渐从重点办专门教育转向大力发展普通教育,因此产生了建立师范教育以培养大批合格师资的历史需求。2、从《论师范》到南洋公学

  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启超,1896年在《论师范》中最早较为系统地对中国兴办师范教育的重要意义、基础课程和实施方略进行论述和分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师范教育思想,开启了我国师范教育理论的先河,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产生。

  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对建立中国师范教育进行倡导和构想的同时,也开始了建立中国师范学校的实践。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以培养各级教师,它具有较为明确的宗旨和培养目标。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洋公学的创立,表明中国师范教育从思想向实践的转变,也拉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序幕。3、清末“新政”的《奏定学堂章程》

  1901年,已经遥遥欲坠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摆脱危机,被迫实行“新政”进行变法。实施新政的过程中统治者对师范教育尤为重视,并参照日本学制,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其中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师范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立,其中师范学校优级和初级两种,另设“实习教员讲习所”,构成一个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因此,《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大大的促进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的师范学堂蓬勃发展。

  二、民国时期教师教育的发展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进行着师范教育体制民族化的探索,由于受到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1922年效仿美国制定的新学制,对中国整个师范教育体制进行了重大变革。1927年后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政权先后在各自的地区实行不同的师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

  师范教育的发展,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1、1912年《师范教育令》

  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自1912年先后颁布了《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以及《高等师范学校章程》等,改师范学堂为师范学校,并对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置原则、入学条件、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学生待遇、学校附属机构等提出具体要求。2、1922年新学制改革

  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教育思想传中国,教育界掀起了“新教育”运动,要求改革学制。1922年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学制”,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在师范教育方面,新学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取消了师范学校的独立建制,将独立的中等师范学校归并于中学,高等师范学校或升格为大学,或并入大学,还大大延长了师范的修业年限。“新学制”对师范教育体制的重新设定,给师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

  经过不断的争论和反思,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恢复设立单独的师范学院。4、革命根据地的师范教育

  1928年,与国民党政府统治区的师范教育并存,中国共产党实行适应工农大众教育需要的师范教育,并颁布了《高级师范学校简章》、《初级师范学校简章》和《短期师范学校简章》,分别规定了各自的任务和修业年限等,共产党领导下的师范教育促进了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解决了根据地师资大量不足的问题。

  三、建国后教师教育的调整与改革

  建国初,我国的师范教育经历了整顿和更新的过程,逐渐建立了独立设置师范体系的基本格局,但是文化大革命将整个师范教育推入谷底。进入改革开放后,师范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的师范教育迅速恢复,并进入改革的全面探索时期,师范教育也逐渐向越来越开放的教师教育转型。1、独立设师范教育基本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学习苏联教育的同时积极尝试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1952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师范学校暂行规程》和《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等文件,并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形成了文理综合院校、工科院校、师范院校以及各种单科性的学院,明确了各类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从此,新中国学校教育体系的独立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就逐步形成,这一体系规定:职前教育是三级师范制,即中等师范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培养高中教师与此同时,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则由教育学院、进修学院或进修学校进行在职教师的培训。2、十年动乱,师范教育严重受挫

  十年动乱,全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师范教育也遭到严重破坏。3、改革开放后恢复并完善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

  1980年,第四届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的师范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并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跨入一个去全面发展和改革的新阶段。

  1985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现行的新学制,并直接对师资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实行,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制逐渐形成。

  1996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师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制订与实施,进一步从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上明

  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我国师范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走向成熟。4、新世纪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

  1999年初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明确我国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中等师范学校逐渐被取消。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认识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我国首次在正式文件中出现“教师教育”概念,从此,“教师教育”概念正式取代“师范教育”。

  2002年3月,《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提出:2005年,要初步形成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它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体现了教师教育未来发展的专业化、多元化和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崔运武主编.中国师范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维新陈金林戴建国.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图志[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刘婕、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桂生;中国师范教育:1981-1996[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03).

  [5]邱超.中国教师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顾明远教授访谈[J].教师教育研

  究,2014(01).

  

篇七: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

  《论语》[2]娄可丰.师者,人之模范.教育管理,1995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弥补了我国师范教育在性别上的不足。

  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继承并改革了清政府的教育政策,其中也包括师范教育的相关政策,丰富并健全了我国师范教育,完善了相关学制、学源、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制度。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对那个时期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上。1912年到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师范院校的改革上尤为突出。首先在名称上去封建官僚化,把原来清政府的“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其次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师范教育的地位。在同一年,又颁布针对师范教育的《师范教育令》,把师范教育分为五种类型与级别: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私立师范学校。[2]在《师范教育令》中明确的规定了

  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崔运武[M].中国师范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每种不同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这就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民国政府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的师范教育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达到了我国近代史上的最高峰,为我国以后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又雄厚的基础,自此我国师范教育得到基本的定型。

  第二节发展与改革

  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百年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翻开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崭新的篇章。这其中发展与改革并存,继承与创新互补,有过前进,有过挫折,但是在总体的发展趋势上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阶段是向上的。同时师范教育的发展在某方面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师范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优质师资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培养出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和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相适应的,在制度上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这其中就主要体现在有关会议的召开和有关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颁布.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1年8月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与当时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师范教育方针,也就是把正规师范教育和大量短期培训结合的方针,这些方针的制定正是借鉴在战争中的有关教育的宝贵经验.[1]这次会议还明确阐述了师范院校的设置原则,规定了培养目标等内容。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我国师范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后我国于1953年又召开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议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在这次会议的指引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数量上得到了

  [1]周然毅.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73-82.

  

篇八: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建国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

  姓名:学号:专业:

  建国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

  摘要: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以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分别介绍清末时期、国民时期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概况、体系及颁布的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师范教育清末民国解放区和根据地一清末师范教育——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清末民间人士对师范教育的贡献师范教育的性质虽然近似人才教育,但它以辅助普通教育的发展为目的,所以他的萌芽也在中日战争以后。由中日战争一直追溯到同治元年同文馆的设立,虽然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但中国学术方面的教授仍有科举出身的学者担任,西洋学术方面的教授则多聘请外人,在国内尚无所谓师范教育。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梁启超曾撰,《论师范》一文,指斥当时聘请外教担任教师的五不相宜。这可视为师范教育议论的发端。盛宣怀正是在他创设天津头二等学堂过程中,深感“教者既苦乏才,学者亦难精择”,提出:“惟师道立则善人多”、“师范学堂,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遂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培养个级教师。他对师范生选择及训练要求极严,成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发端。据盛氏的《奏陈开办南洋公学情形疏》,当时师范院“考选成才

  之士四十名······延订华洋教习,课以中西各学。”同时盛氏另定章程,对于师范生的训练,分隔五层,以为班次等级的标准。这是中国师范教育的组织、目标、教学、训育等等最初的大概情形。

  (二)清末师范教育的发展光绪二十四年五月,梁启超为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呈奏《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主张于大学堂中别立一“师范斋”,以为培养“教习”人才的场所。但在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以前,这“师范斋”始终没有开办,只是纸上的规定而已。(三)清末师范教育体系的完备师范教育的正是建立,始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张百熙所呈奏的“壬寅学制”。依据这学制,高等教育段的京师大学堂,于“大学专门分科”及“大学预备课”以外,附设速成科。速成科分为两门,一是“仕学官”,另外一个是“师范馆”。师范馆的入学资格为举、贡、生、监等;但需要经过考试才能入学。修业期限为三年。卒业后,学有成效的,由官学大臣选择优异的带领引见,分别奖励:如原是生员的,准作贡生;原是贡生的,准作举人;原是举人的,准作进士;准作举贡的,给予小学堂教习文凭;准作进士的,给予中学堂教习文凭。各省高等学堂也要附设“师范馆”,办法和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相同;但是卒业后出身奖励应给予举人、进士的,都需由本省都督扶资送大学堂复考,如果及格,才有官学大臣带领引见,赏给出身。至于中等教育段的中学堂,也要附设“师范学堂”,入学资格限于生、监,以造成小学堂教学为目的,修业期限规定为四年。依据这

  个学制,师范教育虽然已经分为中高两级,但是每个级别的职能仍旧未能十分确定,而且依附普通教育机构,还没有独立的体系。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4年)奏定学务刚要指出: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学堂必须有师。查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则是初级师范学堂,造就教小学之师范生,尤为办学堂者入手为一义。各省城应按照现定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简易师范科、师范传习所各章程办法迅速举行。

  同年,张之洞、荣庆、张白熙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癸卯学制”。依据这个学制,师范教育分为“初级”和“优级”两级。从这以后,师范教育才有比较完备的学制。二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一)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发展概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在南京城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进行改革。教育部通电各省,将已经设立的初级师范、优级师范学堂通称为学校,“与高等学校,专门学校一并开学。”国民成立以后,师范学制于前清大致相同,仍然分为两级。入学资格为中学及师范毕业生,与前请相同。附设小学和中学,以为研究实习机关。添设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一切与男子同。1912年九月,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为省立,也得设县立师范学校,还允许两县以上联合设立师范学校,以及设私立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定位国立,有教育总长统计全国,规定地

  点及学校数目分别设立。这说明师范学校的设置普遍升格一级,高等师范由过去省立改为国立,中等师范邮过去府立改为省立。

  为了统一分级筹划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置,1913年将全国划分为六大师范区。每区以一省为中心将附近各省的高等师范教育行政合并办理,直隶教育部管辖。六大师范区为:直隶区、东三省区、湖北区、四川区、广东区、江苏区,此外,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另行组织,新疆另划一区。按六大区设置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即: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此同时,有的省也建立了省及高等师范学校。

  1912—1922年的十年,是我国师范教育稳定发展的较好时期。一批名扬国内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多在这一时期创建和发展。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活动家、教育家、科学家、作家出自师范。师范学校不仅成为培养合格师资和与行政领导人员的摇篮,而且也是革命实践的场所。

  从国民元年(公元1912年)到国民十一年(公元1922年),师范学制没有什么大变更,可以叙述的,只有:一、国民四年(公元1915年)十月,恢复实业教员养成所,该校学教员讲习所为“师范讲习所”。二、国民八年(公元1919年),山西开设“国民师范学院”,招收高小毕业生,予以两年的训练,以为普及义务教育的准备,颇有相当的成效。

  从1923年到1938年的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中国基本没有独立

  高等师范院校。1938年5月,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设施方案。规定师范学校发

  展数量及招生数目;应补充教师数量及标准;不合格及不健全的小学教员及私塾教师的训练等。要求逐年订立计划,推进师范教育方案的实施。从1942年起,于每年3月29日到4月4日,举行推进师范教育运动周。是全国人民了解师范教育的重要意义;重视师范教育;鼓励青年学习师范;坚定师范生教育信念等。运动周举行过七届,颇具成效。

  

篇九: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一、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1.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月3日,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教育部成立后,于1月19日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教育的顺利过渡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12年3月初,临时政府教育部又通令各省:在高等以上学校规定尚未颁布时,各地高等以上学校“应暂照旧章办理”,惟《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皇朝掌故》、《国朝事实》,及其他有碍民国共和精神,及非各学校应授之科目,宜一律废止。前清御批等书,也一律禁止。北京政府成立后,蔡元培继续留任教育总长,教育部依参议院议决之官制进行改组,设立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司。2.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1912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民国教育方针,于9月2日由教育部公布施行,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它基本反映的是蔡元培的思想。

  民国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共和国国民的健全人格作为首要任务。以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引导体育和智育,寄希望于教育能在捍卫国家主权、抑制武人政治、振兴民族经济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3.封建教育的回潮袁世凯为了利用封建文化来配合他的独裁统治,和社会上的封建复古势力相呼应,很快掀起一股恢复封建文化教育的浪潮,采取的措施有:(1)恢复尊孔祀孔,利用孔子的封建文化教育偶像效应。(2)改定民国元年临时教育会议确定的教育方针,确定“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七项教育宗旨,最终完全推翻民国元年的教育方针。

  (3)重新确定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

  1915年,袁世凯政府以《特定教育纲要》和《颁定教育要旨》作为总的方针政策,修改或重新颁布各级学校令,为封建儒学文化的重回课堂开道,社会上一时出现尊孔读经的高潮。但随着帝制的破产和袁世凯的病死,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封建教育回潮势头受到遏制。

  二、壬子癸丑学制1.学制的形成过程“癸卯学制”颁布后,虽经多次补充修订但仍不断有批评意见。民国成立,政体变更,彻底改订清末学制已势在必然。在综合各个方案以及专家的意见后,1912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学制系统框架,史称“壬子学制”。至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大学校令》、《实业学校令》等一系列法令规程,这些法令规程使壬子学制更加充实和具体,二者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

  d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qFG

  年学制”。2.学制体系“壬子癸丑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

  18年,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包括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两级);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也只一级,但分预科3年、本科3~4年)。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横的方面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级师范学校两级,实业教育有甲种实业学校和乙种实业学校两种,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类。

  “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相比,有明显进步,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缩短了学制期限,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3~4年,有利于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2)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

  (3)女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等小学已可以男女同学,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女校;

  (4)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取消了忠

  d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qFG

  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的训练;

  (5)反对体罚,教育更加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一方面因时间较仓促,另一方面也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尚未全面展开,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条件还未成熟。

  3.课程标准在颁布教育法令法规的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表,更具体地对有关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授课时数都作出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标准的特点如下:(1)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课,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但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2)提高了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教育,注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应该说,课程设置明确体现了全国临时教育

  d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qFG

  会议通过的民国教育方针。4.学制的调整在民国初年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壬子癸丑学

  制在局部上有所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制结构上进行了局部调整。首先表现在初等教育方面,初等教育由单轨制改为双轨制;其次是调整大学预、本科的年限和设置办法。

  (2)经学教育内容的增添与复废。从1915年《颁定教育要旨》公布到1916年初,教育部修正或重新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普遍增添了读经课程,但在袁世凯死后又都予以废除。

  

篇十: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高等院校应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重视与此同时结合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中有许多学生社团如学生自治校友会等成为学生自学自习自动自治的机构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

  试论民国初期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当代

  高等教育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两百多年的清朝政府,实际上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由于国体的变更,教育制度和教育宗旨都有所改变,师范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呼吁: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教育所宜急办者也;而女子师范尤为重要。①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对文化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师范教育令》,包括男女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的实施大纲,将初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女子师范学堂分别改为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以省立为原则,高等师范学校为国立。12月教育部颁发《师范学校规程》,规定了师范学校的目的、教育要旨、设置、组织、入学资格、课程和服务年限等。1913年12月,教育部又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对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分科及修业年限、课程设置等都作了规定。这些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范教育的发展,使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无论在规模或是制度上都较清末初创时期有了明显改进。

  一、民国初期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及特点(一)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中等师范学校有比较完备的规模和发展计划,较清末有巨大的发展。初级师范学堂改为中等师范学校,临时和单级两种小学教员养成所改为小学教员讲习所,1915年改为师范讲习所。中等师范学校分为本科和预科,本科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预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本科第一部的修业年限为四年,第二部则为一年。中等师范学校应地方需要附设小学教员讲习科,修业年限为一年或两年。与此同时,为了方便中等师范学生实行,学校还设立附属小学校。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令》明确指出中等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的,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与之相联系。预科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国文、习字、外国语、数学、图画、手工、乐歌、体操;本科第一部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包括实习)、国文、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此外还可以选修商业;本科第二部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这个时期的中等师范生分为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三种。公费免交学费,由学校供给膳宿费;半费生需缴半数的膳宿费;自费生则需要自备全部费用。凡因故受退学处分,或自请退学的学生,都必须追缴所免的各种费用。学生享有一定的学习优惠政策,当然也要履行相应的服务义务,这一时期的师范生毕业后都需要为国家进行一段时间的服务。中等师范学校第一部公费生的服务年限为七年,半费生五年,自费生三年;第二部公费毕业生需服务两年。在规定的服务期限内,如经本省教育行政长官许可,就可升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而无故不履行服务者,则需补偿其在校时所享受的各项费用。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继续发展,从前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如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于1912年5月15日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于1912年12月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等,并且将公共科改为预科,分类科改为本科,加习科改为研究科。此后,民国政府还新设立了两所高等师范学校,分别是1913年7月10日设立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12月1日设立的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按照师范教育法令的规定,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教员。高等师范学校分预科、本科和研究科。预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本科为三年,研究科为一年或两年。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立专修科和选科。专修科的修业年限为两年或三年,选科为两年以上、三年以下。高等师范学校还设立附属小学校和附属中学校,作为师范学校学生教育实习的场所。本科第三年的师范生要在附属小学校或中学校进行教育实习,专修科和选科学生最后一学年也要进行教育实习。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分为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三种。根据当时的《师范教育法令》规定,高等师范学校的经费全部由国库开支。高等师范学校的公费生免缴纳学费,并由校方供给膳宿费用,地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要酌情缴纳一半的费用,高等师范学校还可以依据章程酌收自费生。但实际上半费生和自费生都极少,大部分都是公费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公费待遇,毕业后当然也有服务于教育界的义务。本科公费生服务年限为六年,但经教育部特别指定职务及服务边疆地区的,可以减至四年;专修科公费生服务年限为四年,但有上述情形者,可以减为三年;自费生则按照公费生减半。而无故不履行义务者,或因惩戒免职者,公费生应令其偿还学费和各种费用,自费生应令其偿还学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虽然有服务年限的规定,但如得教育部的许可,在服务期间亦可升入大学或高等师范学校的研究科,以求深造。(三)女子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的初级女子师范学堂被改为女子师范学校,同样是以省立为原则,自1919年4月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我国开始有了女子高等师范教育。女子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女子中学校、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女子师范学校与普通师范学校的学制类似,修业年限也与其相同,学校附设的保姆讲习科(即训练幼儿园教师),修业年限为一年或两年。学校还设立了附属小学校、附属中学校和附属蒙养园(即幼儿园),以便师范学生的教育实习。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与中等师范学校相同,只有服务年限上稍有差异。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第一部公费生的服务年限为五年,半费生为四年,自费生为三年;第二部毕业生需服务两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和服务年限则与高等师范学校完全相同。(四)民国初期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第一,师范教育思想有了明显的发展,而且与实践有了较好的联系。每所中、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附属小学校、中学校,使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都能与实习相联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执教能力,有利于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实际讲授能力。第二,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采用了选科制和学分制,这一项改革可以充分调动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课程计划和设置的方面都较清末更周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课程过重过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同样给女子受教育的机会。1912年公布的《师范教育令》明确提出了设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定了其培养目标,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待遇和服务年限与高等师范学校相统一。这一改革充分反映了民国初期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也促进了师范教育的继续发展。

  二、民国初期师范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要求其师范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理论之后,就给外院的学生授课,把所学理论知识通过现场课堂教学转化为教学能力。同时还规定学生在毕业之后,必须履行相应的教育服务义务,完成后才能从事教育工作。由此可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更应如此。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过度重视教育理论,却忽视了教育实践的重要性。高等院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加强学生课堂与实践的联系,认真进行教学观摩、见习、实习等一系列教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指出,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变化学生气质,激发学生精神,砥砺学生志操②。师范学校还专门开设了一门修身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品格。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更应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高等院校应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重视,与此同时,结合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中有许多学生社团,如学生自治会、校友会等,成为学生自学、自习、自动、自治的机构。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增强了自治能力。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因此,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突出的自治能力和个人竞争力。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丰富的群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个人竞争力。

  

篇十一: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4革命根据地的师范教育1928年与国民党政府统治区的师范教育并存中国共产党实行适应工农大众教育需要的师范教育并颁布了高级师范学校简章初级师范学校简章和短期师范学校简章分别规定了各自的任务和修业年限等共产党领导下的师范教育促进了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解决了根据地师资大量不足的问题

  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历程

  (张云教师教育专业)

  人们对“师范教育”的理解常常偏重于教师的职前培养,其实不然,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就将师范教育定义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初任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另外西方语境中并没有“normaleducation”组合,与师范教育所对应的词汇就是“teacherseducation”。因此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育”一词的内涵可以用“师范教育”来表征,教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师范教育的发展。

  一、清末师范教育的初创

  中国虽在三千年以前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但却没有一个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通常是由一些官吏或者知识分子来承担教师培养工作。因此,中国教育师范的历史是从中国近代开始的。1、产生的社会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英美法日等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这种“内忧外患”形势下,统治阶级内部发起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此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事与愿违。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宣告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一个个屈辱条约的签订,中国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

  为了救亡图存,随着“开民智”目标的提出和资产阶级维新教育的兴起,中国近代教育逐渐从重点办专门教育转向大力发展普通教育,因此产生了建立师范教育以培养大批合格师资的历史需求。2、从《论师范》到南洋公学

  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启超,1896年在《论师范》中最早较为系统地对中国兴办师范教育的重要意义、基础课程和实施方略进行论述和分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师范教育思想,开启了我国师范教育理论的先河,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产生。

  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对建立中国师范教育进行倡导和构想的同时,也开始了建立中国师范学校的实践。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以培养各级教师,它具有较为明确的宗旨和培养目标。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洋公学的创立,表明中国师范教育从思想向实践的转变,也拉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序幕。3、清末“新政”的《奏定学堂章程》

  1901年,已经遥遥欲坠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摆脱危机,被迫实行“新政”进行变法。实施新政的过程中统治者对师范教育尤为重视,并参照日本学制,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其中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师范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立,其中师范学校优级和初级两种,另设“实习教员讲习所”,构成一个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因此,《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大大的促进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的师范学堂蓬勃发展。

  二、民国时期教师教育的发展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进行着师范教育体制民族化的探索,由于受到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1922年效仿美国制定的新学制,对中国整个师范教育体制进行了重大变革。1927年后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政权先后在各自的地区实行不同的师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

  师范教育的发展,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1、1912年《师范教育令》

  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自1912年先后颁布了《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以及《高等师范学校章程》等,改师范学堂为师范学校,并对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置原则、入学条件、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学生待遇、学校附属机构等提出具体要求。2、1922年新学制改革

  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教育思想传中国,教育界掀起了“新教育”运动,要求改革学制。1922年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学制”,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在师范教育方面,新学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取消了师范学校的独立建制,将独立的中等师范学校归并于中学,高等师范学校或升格为大学,或并入大学,还大大延长了师范的修业年限。“新学制”对师范教育体制的重新设定,给师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

  经过不断的争论和反思,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恢复设立单独的师范学院。4、革命根据地的师范教育

  1928年,与国民党政府统治区的师范教育并存,中国共产党实行适应工农大众教育需要的师范教育,并颁布了《高级师范学校简章》、《初级师范学校简章》和《短期师范学校简章》,分别规定了各自的任务和修业年限等,共产党领导下的师范教育促进了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解决了根据地师资大量不足的问题。

  三、建国后教师教育的调整与改革

  建国初,我国的师范教育经历了整顿和更新的过程,逐渐建立了独立设置师范体系的基本格局,但是文化大革命将整个师范教育推入谷底。进入改革开放后,师范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的师范教育迅速恢复,并进入改革的全面探索时期,师范教育也逐渐向越来越开放的教师教育转型。1、独立设师范教育基本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学习苏联教育的同时积极尝试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1952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师范学校暂行规程》和《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等文件,并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形成了文理综合院校、工科院校、师范院校以及各种单科性的学院,明确了各类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从此,新中国学校教育体系的独立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就逐步形成,这一体系规定:职前教育是三级师范制,即中等师范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培养高中教师与此同时,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则由教育学院、进修学院或进修学校进行在职教师的培训。2、十年动乱,师范教育严重受挫

  十年动乱,全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师范教育也遭到严重破坏。3、改革开放后恢复并完善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

  1980年,第四届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的师范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并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跨入一个去全面发展和改革的新阶段。

  1985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现行的新学制,并直接对师资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实行,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制逐渐形成。

  1996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师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制订与实施,进一步从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上明

  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我国师范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走向成熟。4、新世纪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

  1999年初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明确我国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中等师范学校逐渐被取消。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认识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我国首次在正式文件中出现“教师教育”概念,从此,“教师教育”概念正式取代“师范教育”。

  2002年3月,《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提出:2005年,要初步形成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它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体现了教师教育未来发展的专业化、多元化和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崔运武主编.中国师范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维新陈金林戴建国.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图志[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刘婕、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桂生;中国师范教育:1981-1996[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03).

  [5]邱超.中国教师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顾明远教授访谈[J].教师教育研

  究,2014(01).

  

篇十二: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TheDifficultDevelopmentofTeacherEducationintheRepublicanPeriod——ACasefromOianTangRoad

  theThirdJointCountyTeacherTrainingInstitute

  作者:阎登科作者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13000出版物刊名:教师教育论坛页码:77-81页年卷期:2016年第11期主题词:近代教育师范教育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

  摘要: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的变迁是民国师范教育在基层的发展缩影。它创立之后,受政策变化、时代变迁、战争冲击影响,历经分合和中断,但又顽强地复立和延续,成为浙北地区师范教育的主要源头,亦是这一区域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根基。

  

篇十三: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边疆教育提出后为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按照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的规定虽然边疆教育依然由教育部蒙藏教育司负责主持但成立了专门的主管机构即边疆教育委员会由教育部蒙藏委员会各派主管人员二人经济部内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校中英庚款董事会各派代表一人并由教育部聘请专家十二至十六人组织之其主要任务为研究边教原则及实际问题筹拟并审议边教方案及调整边教机关经费等项

  浅论民国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借鉴意义内容摘要:民国时期的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还有民国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边疆教育等都很有特色。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关键词:教育概况教育理念教育特色一.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作为中华民国负责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并监督地方政府教育主管机关。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将清朝的学部改名为教育部,当时底下有承政厅、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及社会教育司,从事国内教育兴革相关工作。至1926年3月于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后,再由教育行政委员会接管相关任务。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厚,中华民国大学院接替原先所设的教育行政委员会,成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由秘书、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门分别负责国人的教育事项。1928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教育部组织法》,明定教育部为全国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从此正式以教育部做为正式名称。教育部下设国民教育司、中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司、社会教育司、技术及职业教育司、体育司、总务司、教育研究委员会、训育委员会、医学教育委员会、侨民教育委员会、学术审议委员会、法规委员会、国语推行委员会、诉愿审议委员会、中央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和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等。这些教育机构和教育法规使民国教育有了政策上的保障,为民国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的确立都有指导性的意义。民国的《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教育经费是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为民国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再说教师待遇和教育理念。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都相当大。民国以来,中学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是个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

  人。”张伯苓常说,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术研究为“教育立人”创造了载体,如敬业乐群会、美会、摄影研究会、文学会、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因此有“话剧的摇篮”之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话剧道路的。比如说教材。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由他们来商定给小学生编课本,自然也就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这种理念还体现在政府不惜代价的办教育。抗战前全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只有1.8亿人,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万人口,而当时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民生工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据著名学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联大上学时,大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而且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如果学生上学仍然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救济金,且助学救济金在大学毕业后可以不还。同时,抗战客观上为我国的西部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使西部诸省在基础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底开始在四川、河南、贵州、陕西、湖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22所国立中学及3所国立华侨中学,先后培养教育了10万“战区流亡学生”。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杰出人才就是这些国立中学培养出来的,例如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著名诗人贺敬之、国防科工委主任上将丁衡高等。抗日战争结束后,这些国立中学于1946年逐步复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谱写了一个残酷战争期间中国教育的传奇。二.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理念民国前期,一个极其纷乱动荡的中国,然而,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却异军突起,大有不可阻挡之势。近代大学教育是独立于封建教育体系之外的新式教育,其教育理念与封建教育理念迥然不同,相去甚远。育理念是整个教育体系最高的指导原则。一个教育组织明确了教育理念,教育既有了方向感、目标性,也有了准绳与标杆。反之,教育就如无舵之舟,无弦之弓。民国前期,蔡元培、马相伯、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张学良等人,既是教育家,又是大学校长,广采博收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经过理性思考和辨别,形成了近代大学教育共同的理念。在这全新理念的指引下,构建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体系的框架,规定了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诞生了一批有别封建教育的近代大学。毫无疑问,教育理念关系着办学的方向和成效。大学以研究学问,培养人才为办学宗旨。蔡元培执掌北大,针对北大的官僚习气严重,学生读书为求利禄的局面,“着手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教育方针和制度,来代替北京大学那一套封建主义的腐朽东西。提出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垆学生必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蔡元培给北大作了明确定性,一扫北大的腐朽风气。蒋梦麟主政北大,继续强调“学校之唯一生命在学术事业。“学术衰,则精神怠,则文明进步失主动力矣。故学术者,梗会”进化之基础也。“”‘大学及高等教育者,所以养成平民主义之领袖者也”。一脉相承的大学定位理念,使北大成功创建,平稳运行,把北大铸就成中国近代大学的典范。张伯苓根据多年的教育活动经验和对当时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思考,主持制定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指出中国大学的要务,一是要传播关于中国问题的科学知识,二是培养解决

  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知中国”“服务中国”,,成为南开大学以一贯之的办学理念,更可贵的是对“大学是什么”作出了符合中国的准确价值判断。综上观之,上述大学办学主体不同,各自办学宗旨表述亦有差别,但是把大学定位于,“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却是这些大学校长的共同理念,并成影响近代大学方向的主流理念。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民国前期的中国大学,办学主体有国立、省立及私立性质,但“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的理念,却成为不同办学主体共同的选择。它解决了中国大学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从此,中国开始自力更生培养具有近代科学素养的各方面专业人才,打破了洋人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垄断和控制。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树立了名师强校的理念。“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古今中外绝无例外。,因为,大学不是行政机关,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教授才有大学,而一所大学教授的数量和他们的学术水平则标志着大学的优劣与学术声誉。所以,民国前期各大学创立之初,尽网罗之能事,延揽教授名师,树立了名师强校的理念。民国前期近代大学的典型代表,校长们都把教师放在首位,视教授为学校的灵魂。网罗名家大师、学派掌门,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校声誉,名师强校成为他们治校共同的理念。理念决定成效,中国近代大学创立虽晚,但迅速崛起,有的名校甚至得到欧美学府的认可。民主、自由、平等,是管理大学,发展大学的准绳。民主、自由、平等是西方近代大学管理的精神实质。本质上说大学管理是一种“学术管理”必须有学术权力参与管理。,“学术权力”就是专家学者拥有的影响他人或组织行为的一种权力形式,主要由能代表最高学术水平的教授组成。“学术权力”的存在可以使学术标准得以贯彻,学科能够顺利发展,教师的权益有所保证。由此可见,“学术权力”是“民主、自由、平等”理念实现的保证。而“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中的标志体现则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民国前期这一进步理念被引入中国大学管理之中。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是“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中表现的形式,更是彰显“民主、自由、平等”的治校理念。这一理念由蔡元培首倡及实践,率先在北大开出绚烂的民主自由之花,旋即在民国前期近代大学竞相绽放,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必然选择的主流理念。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准绳,来管理大学,发展大学,与当时中国政治腐败专制相比,具有超时代的前瞻性、进步性。教育理念是前导,是治校的核心,具有办学实践的定向意义。民国前期,中国教育最高行政长官及一批教育家,筚路蓝缕,树立全新的、具有超时代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了中国大学创建、运行和发展。有了“大学是研究学问,培养人才”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方向感;有了“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目标性;有了“教授是灵魂,名师强校”的理念,使大学教育了质量标杆;有了“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准绳。如此理念的选择,使近代大学完全不同于中国封建教育,开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时期,重温近代大学初创时的教育理念,仍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三.民国时期具有开创性的特色教育民国的学前教育。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传入,两次学制改革重视女子教育并兼及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机构正式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比清末有了较大的发展。上海北京及诸多大中城市也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陶行知、陈鹤琴等人提出的“幼稚教育案”;其中《各省各县各市实验小学设立幼稚园案》规定从该年度起实验小学必须创办幼稚园。193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组织法》,规定“小学得设幼稚国”。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学前教育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学前教育遭受重创。抗战胜利后,我国的学前教育恢复较快。1947年的幼稚园、幼稚生数已超过战前最高水平。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幼稚园有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和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矾幼稚园。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专门培养幼稚园教师与保育员的机构和专门的幼稚教育研究机构。如北京女子高师附设保姆讲

  习科;南通创办幼稚园保姆传习所;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幼稚师范科等。最有名的数国立幼稚师范学校。该校前身为陈鹤琴1940年创办的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3年改名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部,是我国最早、民国时期唯一单独设置的国立幼教师资培养机构。抗战胜利后迁至上海升格为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所以它又是民国时期我国唯一的国立幼稚师专。为适应幼稚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1927年由陈鹤琴、陶行知等发起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1929年扩大为中华儿童教育社。它以研究儿童教育、推进儿童福利和提倡教师敬业精神为总目标,致力于中国幼教理论的探讨交流和幼稚园的推广,并出版了《幼稚教育》《儿童教育》等刊物。这些都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创办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按其学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2~1922年为实业教育改革阶段,1922~1926年为职业教育兴起阶段,1926~1949年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这样的分段是比较符合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的。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且具备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类似的特点,如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等等,这些对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实业教育的改革民国建立之初,南京临时政府就对清末的实业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虽然时局动荡,但改革仍然取得了进展,并且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重要时期。1912年9月,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学制“壬子学制”,新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专门学校令》《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等法规,与“壬子学制”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更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校系统,后来通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中的实业教育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其中甲种实业学校预科缩短了1年。第二,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受教育权,承认女子职业学校的地位。第三,规定实业学校为终结性教育,学生毕业后即就业,不以升学为目的,这与后来职业教育的目的比较接近。(二)职业教育的兴起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大总统令,即“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建立了自成体系的、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用职业教育制度取代了清末的实业教育制度,第一次确定了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这一学制虽未明确具体的职业教育宗旨,但是已经体现了平民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思想的精神。“壬戌学制”中有关职业教育的规定有:(1)小学课程在较高年级时,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学科;(2)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3)高级中学施行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4)职业学校之期限及课程,需酌量该地方实际需要情形而定;(5)为健全职业教育,在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此外还有两项附注:(1)依旧制设立之甲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农、工、商等科。(2)依旧制设立之乙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收受高级小学毕业生,但依地方情形,亦得收受相当年龄之初级小学的学生。“壬戌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相比,职业教育部分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将过去沿用的实业学堂、实业学校一律改为职业学校,原在高等教育等级上的实业教育仍为专门学校,职业教育比实业教育在内涵和范围两个方面都要宽泛得多。二是学制的转变。在此之前,清末与民初的学制在初等小学以后即区分为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而1922年的新学制则由小学、中学、大学一线相承,将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与普通中学混合成一种“综合中学”,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消除轻视职业教育的心理。三是职业学校采取弹性学制,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未做硬性规定,职业教育只有入学时最低年龄的限制而没有程度限制,具有灵活性。四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如小学阶段的职业教

  育准备以及中学开设的职业科,使学生既能准备升学,又能尽快就业。①(三)职业教育的发展1927年4月,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教育体系基本承袭了“壬戌学制”,但对职业教育有所调整。有关职业教育的调整和修改发生在1928年与1932年。1928年5月15日,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采取了普通科、职业科与师范科分校设置的办法,从而使“壬戌学制”向综合中学制改变,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地位。1933年又颁布了《职业学校规程》等四种相应的学校规程,对前述各学校法作了增补,这样便产生了1932~1933年学制。“1932~1933年学制”与“壬戌学制”在职业教育方面是有一定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一是职业教育自成系统,职业学校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以单科设置为主;二是职业教育实施形式日趋多样,有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内设各种补习班、各种短期培训班等。从1912年到1949年的学制演变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从1912年的旁系发展到1922年的正系,到1926年又回归旁系,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发展,最终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框架基础。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回顾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阶段中的起伏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之前的职业教育相比,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若干特点。专业与课程设置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是动态发展的关系,其专业与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国初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强调职业教育对生产、经济的适应,如将专门学校的种类由清末的四类增加到十类,以期提供技术与管理人才,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之后民国政府又相继颁布了一些纲要和法令,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区需要增设各类职业学校,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部又增设了矿业、机器、纺织、制革、造船、飞机、海事、农艺、兽医、水产等专科学校,以满足战争和后方建设及资源开发的需要。与此同时,还十分强调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实际,最大限度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在初期的文献中,虽然可以见到“边疆教育”的提法,有些院校也开始在边疆地区设置分校,但从政策层面还没有提出“边疆教育”的概念。出台于1934年2月8日的《中央政治学校设置边疆分校初步计划纲要》,第一条“主旨”即有“为推广边疆教育,培养健全国民,以增进边疆福利,并为边疆青年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的表述,明确提出了“边疆教育”的概念,在第三条“设置地点”中也有在张家口、包头、宁夏、丽江、兰州、伊犁等地筹设分校的计划,但在第十二条“经费来源”中却言明“在中央核准之蒙藏回教育经费项下拨给”,显示出民国政府尚未制定出全面的边疆教育政策。民国政府将边疆教育列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最初提出应该是在1935年之后,而设置专门的主管教育机构边疆教育委员会是在1939年前后,而且是在抗战爆发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边疆教育”概念的提出,引起了民国政府教育政策及教育主管机构的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突破了蒙藏教育即为边疆教育的认识。初期,民国政府在边疆教育方面只单列蒙藏教育一项,或将回回教育也并列其中,进而制定特殊的政策,但实际上蒙、藏、回分布地区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边疆地区,这也是《抗战以来之教育》的作者认为“未足概括边疆教育”的主要原因。尽管在具体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已经突破了蒙、藏、回三族的分布范围,如在上述《中央政治学校设置边疆分校初步计划纲要》中,分校的设置也包含了丽江等南部地区,但还是以北部、西北部边疆地区为

  主,这对边疆教育的发展自然形成了不利影响。从这一点上说,由“蒙藏教育”到“边疆教育”是民国政府教育观念的一大变革,其对民国时期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次是边疆教育成为民国政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教育政策。在“边疆教育”概念提出之前,民国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不少有关蒙藏教育的特殊优惠政策,但并没有制定涵盖整个边疆地区的边疆教育政策,而《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的颁布不仅标志着民国政府开始将边疆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对象而制定不同的政策,也说明其边疆教育政策开始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由此也导致了相关管理机构及法令的出台。最后是促成了相关主管机构的建立。“边疆教育”提出后,为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按照《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的规定,虽然边疆教育依然由教育部蒙藏教育司负责主持,但成立了专门的主管机构,即“边疆教育委员会”“由教育部、蒙藏委员会,各派主管人员二人,经济部、内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校、中英庚款董事会各派代表一人,并由教育部聘请专家十二至十六人组织之,其主要任务为研究边教原则及实际问题,筹拟并审议边教方案及调整边教机关经费等项”。⑦同时,为了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还成立了边疆教育设计委员会,其后各边疆省份也先后设置了边疆教育委员会或边地教育委员会,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由此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篇十四: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民国时期的大学与清代的王府很有缘分许多大学都是以昔日的王府作为校舍的像中国大学的校址是郑王府民国大学的校址是醇王府南府内城西南角太平湖华北大学的校址是西四南边的礼王府创办人是蔡元培中国共产党也办了一所华北大学其第二部也曾设在礼王府内真可说是巧合

  【旧京】民国时期的教育

  北京地区的大中小学教育在民国时期发展得很快。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于旧式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造,停止使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旧教科书,编印了新教科书。在小学实行男女生同校,并且确定了新的学制。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两级;中等教育为四年制中学;高等学校有大学和专门学校;还设有各种师范学校、实业学校。这种学制实行了10年。到了1922年,学制改为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各3年。1920年各小学的教科书废除了文言文,一律改为白话文。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它不再是中华民国的首都,而成了一座文化城。到了1931年北平市共有大学26所,中学48所,1938年中学增加到88所。1937年“七·七”事变后,许多大学南迁到大后方,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也被日军封闭,仅有辅仁大学等几所大学勉强维持。抗战胜利后,南迁各校陆续回迁。近现代史上北京有几所十分著名的学校,像坐落在北京沙滩的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戊戌变法中的京师大学堂。变法失败后绝大部分新政都被废除,唯独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到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京师大学堂又被迫停办,学生也被迫解散,连负责该校的管学大臣许景

  澄也被西太后、端王载漪一伙杀掉了。直到1902年才恢复了京师大学堂。

  北大红楼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底,著名教育家、国民党人蔡元培担任校长,使北大校风为之一变。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他学识渊博,眼界开阔,是一位持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著名学者。蔡元培担任校长后,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对学校进行了改革,设文、理、法三科,共14个学系,并且设立文、理、法三个研究所。后来又增设了5个学系。他聘请陈独秀为文学院院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馆长,后来李大钊又兼任史学、经济、法律、政治等系的教授,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被聘为教授,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北大的教授中各色人物都有,像辜鸿铭被称为“第一怪人”,他因有外国血统,长得黄发碧眼高鼻,却身着长袍马褂,头上还留着辫子,戴一顶瓜皮小帽,他雇的车夫也是留一根大辫子,头戴红缨帽。此外像性学大师张竟生、诗人徐志摩、哲学家梁漱溟、散文家周作人、小说家郁达夫都曾在北京大学任教,鲁迅先生也曾在北大兼课。同时他也聘请了一些政治上保守,但在学术上确实有造诣的旧派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等人来校任教。当有些进步学生对此表示不满时,蔡元培向他们解

  释道:“我们尊重的不是辜鸿铭的辫子,而是他的学问。”在当时进步势力还很弱小而保守阵营还很强大的形势下,蔡元培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在蔡元培提倡的“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指引下,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源地。北大活跃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空气吸引了一大批追求真理的青年,邓中夏、赵世炎、高君宇、何孟雄以及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等人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

  蔡元培北京大学还留下了毛泽东的足迹。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大,经杨昌济先生的介绍,到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当时北大红楼刚刚落成,图书馆位于一楼。红楼一层东南角有两间朝西的房间,就是当年李大钊和毛泽东的办公室。从1918年8月到1919年初,毛泽东充分利用了北大的有利条件,潜心学习,探索革命理论,正是在北大红楼,毛泽东开始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开辟为纪念室。陈列着毛泽东用过的三屉桌、木椅及其他家具,还有刊登着毛泽东当年获得“北大新同学会”半年听讲证的《北大月刊》。北京大学并非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传播民主、自由新思想的摇篮。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北京大学仍然是一所旧式的封建学堂,那时的学生大都出身于官僚豪门,他们来上学不是为

  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谋取升官发财的资格。从这里毕业后,他们就可以获得政府授予的官职。据说当年的进士馆里的学生每人都带着一个听差,上课时由听差去请老爷上课。上体育课时教员毕恭毕敬地喊着口令:“老爷,向左转。老爷,向右转。”民国初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曾先后两次打算停办北京大学。1915年时袁世凯还打算封北京大学的校长和教授为中大夫、下大夫。当时的北大笼罩在尊孔复古的乌烟瘴气之中,虽然也设了一些现代学科专业,旧式经学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学风沉闷,衙门的官气却很重。蔡元培还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男女不同校的陈规陋习,带头在北大招收了11名女学生。蔡元培在北大提倡自由辩论的学风,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外闻名的高等学府。蔡元培在五四运动中还尽其所能保护了许多爱国学生和进步教授,使他们免遭军阀政府的迫害。

  清华园清华大学也是一所著名的大学,校址在西郊清华园。1909年美国政府退还了一部分庚子赔款,在这里建造一所留学预备学校,1911年4月正式开学,名为清华学堂。设中等科、高等科两级,学制八年,入学年龄为十二三岁,毕业合格者赴美留学。中华民国建立后改称清华学校,学生从最初的468

  人增加到660多人。1925年设立大学部,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设立文、理、法三院,共设14个学系。1932年又增设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后迁往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周培源、钱三强、梁思成、钱伟长、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茅以升、钱学森等人都曾在清华学习过。语言学家王力、戏剧家曹禺、历史学家吴晗都是清华的学生。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都曾在清华大学长期任教。朱自清因拒领美国的救济面粉,于1948年病逝在北京,他的那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写的就是清华园中的景色。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原是1902年12月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4年改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又改名为优级师范学堂,民国后改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名北京师范大学,校址在和平门外南新华街。当年设立了9个系和3个专修科。1931年与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成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抗日战争时期该校迁到西安,后来又迁往兰州,1946年迁回北京。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校址在宣武门内的石驸马大街,其前身是1908年成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是培养女子小学堂教员的,民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

  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改名为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培养女子中学教员。1923年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先生曾应好友、校长许寿裳的邀请在女师大执教。1924年杨荫瑜接任校长,她反对并压制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导致1925年8月的女师大学潮。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和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牺牲的刘和珍、杨德群烈士当年都是该校的学生。中国大学是国民党人宋教仁、黄兴奉孙中山之命在1913年创办的,宋、黄二人先后任校长。校址在西单北大木仓胡同的原郑亲王府。中国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革命建设人才,最初名叫“国民大学”,因为袁世凯的刁难才改为“中国大学”,在当年的私立大学中中国大学是一所规模大、学生人数比较多的大学,报考这所大学比较容易。从1913年到1949年的36年中,该校培养出两万多名毕业生,该校学生中有一些共产党员。辅仁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成立于1925年,校址在西城定阜大街原涛贝勒府。先后由英敛之、奥图尔担任校长,1929年起设文、理、教育三学院,共12个系,还附设医学预科、美术专修科。该校原是美国天主教本笃会创办的教会大学,1933年由德国圣言会接办。该校的师资力量强,实验设备好,1937年又购入恭王府的地皮扩建了校舍,1938年开始招收女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该校是德国圣言会主办的,所

  以保持了办学的独立性。北京解放后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辅仁大学旧址燕京大学是由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由北京通州协合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女子协合大学合并组成。1925年学校迁往海淀新校址。燕京大学刚成立时设文、理两科,未分学系。后来设立了文学、自然科学、应用社会科学三院,后来分别改称为文学院(设8个学系)、理学院(设5个学系)、法学院(设3个学系)。1934年还增设了研究院,下设文、理、法三个研究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在该校任教。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被日军封闭。1945年10月复校。新中国成立后,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现在的北京大学就在燕京大学的原校址,在校园内的未名湖畔,有一块埃德加·斯诺的墓碑。

  斯诺墓碑协和医学院的前身是1906年英美六个教会在北京合办的协合医学校。1914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专设的中华医学基金会购买了协和医学校的全部资产,又购买了位于东单三条的原豫王府的全部房地产,在原址上新建协和医学院。这是一组采用歇山顶、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楼群,屋顶用绿色琉璃

  瓦,楼内采取西式结构和设备,1921年14栋楼全部建成(包括直属的协和医院)。该校以培养高级医学人才为目标,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学生毕业后即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协和医学院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开办于1918年,当时设绘画、图案两科,1925年又增设音乐、戏剧两系,正式改名为艺术专门学校。1927年同有关学校合并为国立北平大学,1928年改称北平大学艺术系,设有六个系。1934年该校正式更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七·七”事变后学校南迁,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北平。1946年徐悲鸿担任校长,他聘请了一批著名的画家,还聘请齐白石为名誉教授,并且进行了教学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在北平艺专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中法大学是一所中法民间合办的综合大学,校址在东黄城根北街甲20号,成立于1920年,设文理两科。1939年南迁昆明,1946年复校。该校附设有孔德学校、温泉小学、温泉男、女初级中学、碧云寺小学、吉祥寺高级中学。民国时期北京的大学还有北方交通大学、国立北平大学、民国大学、华北大学等许多所,就不一一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大学与清代的王府很有缘分,许多大学都是以昔日的王府作为校舍的,像中国大学的校址是郑王府,民国大学的校址是

  醇王府南府(内城西南角太平湖),华北大学的校址是西四南边的礼王府,创办人是蔡元培,中国共产党也办了一所华北大学,其第二部也曾设在礼王府内,真可说是巧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的校址在东四东边的孚王府,协和医学院是在豫王府的旧址上重建的,辅仁大学的校舍是在庆王府的废墟上重建的。清华大学校址的一部分是悼亲王的私人花园,原名熙春园,后来改名为清华园。北平大学工学院的一部分校舍则是原来的端王府遗留下来的一些房屋。燕京大学位于原多尔衮的私人花园,而在东城石大人胡同的睿王府的旧址上建起了二十四中和外交部街中学。在昔日的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建立中学、小学还有不少,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昔日的王府改建成大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昔日王公贵族的后代在民国时期政治上既已失势,经济上也没了俸禄,只得靠变卖祖先遗产过日子,直到把王府的房地产全部卖出去。当年的王府房舍多,面积也大,办学作为校舍还比较适宜,购入旧王府也比建造新校舍节省不少基建投资。二是昔日的王府已成废墟。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烧毁了一些王府,那些王公的子孙将王府的地皮以低价卖出。三是一些大学建在昔日的王公的私人花园旧址,这些花园里有山石,有水面,有绿树,环境幽静,校方只需新建几幢校舍,就可获得十分理想的校园。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清代的王府变为民国时期的大学,同样给人以一种历史沧桑感。昔日的金枝玉叶们的境遇是一落千丈了,可叹的是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竟然不愿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能,仍旧终日沉溺在戏园、茶馆,以致最后沦为乞丐,倒毙在街头。而那些昔日的平民子弟,作为莘莘学子,走进了旧王府,经过勤奋的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比较有名的公立中学有位于安定门内宝钞胡同的一中,位于东城史家胡同的二中,位于西城祖家街的三中,位于西什库的四中,位于东城细管胡同的五中,位于和平门外南新华街的北师大附中,位于西城北长街的女一中。著名作家老舍是三中的毕业生,后来又在一中执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马大猷是师大附中的毕业生。北京的私立中学有位于灯市口的贝满女中和育英中学,位于崇文门内船板胡同的汇文中学、辅仁大学附中,位于东城方巾巷的孔德中学,位于通县城关镇的潞河中学,位于东城骑河楼的大中中学。汇文、贝满、育英等都是美国的教会办的,教学质量较高,培养出了不少人才。北京的小学中也有教学质量很高的。北京高等师范附小位于和平门外。邓颖超曾于1920年至1921年在该校执教。北平师范附属二小位于西单手帕胡同。这两所小学解放后改名为

  实验一小、二小。

  甲乙丙丁

  jinyihong41我们《40》后小的时候。也就是50

  年代初。那时候很多东西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老师判分。像大字。就是现在的书法。作文。和操行。这一类的评价。是不用百分制的方法来计算的。而是用。甲。乙。丙。丁。甲上。甲下。乙上。乙下。八个标准来评判的。特别有趣的是。甲上和甲下的写法。那是非常艺术的。非常有创意的。你想的出来吗?告诉你吧。老师会把甲字的那一竖拉的很长。然后在那一竖的尾巴尖的右边连着写一个上或是下字。你要知道老师用毛笔蘸着红墨水写的。你想吧一张写好大字的纸。老师在他认为满意的字上。用红笔画一个大红圈。在他认为某一个局部好的地方。画一个小圈。这样白纸。绿格。黑字。红色的大圈。小圈。纸的右上角老师再用红笔写一个甲上。简直就是一副漂亮的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乙上和乙下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在乙字大折勾的中间。一种是写在上折勾的下面当然。从造型上他就没有。甲字那么神气。心理上更没有得甲的那么牛了......对了....差点忘说了。。。那时候功课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排列是。金。木。水。火。土。想起来。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但是挺有趣不是吗?.......

  民国小学生与中学生

  

推荐访问: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 民国时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