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主流媒体vlog2篇

时间:2023-04-30 16:10:04 浏览量:

篇一:主流媒体vlog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综述..............................................................................................21.2.1短视频新闻传播研究............................................................................31.2.2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31.3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41.3.1理论基础................................................................................................41.3.2研究方法................................................................................................61.4研究创新点......................................................................................................6第2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分析..............................................................82.1Vlog时政报道.................................................................................................82.1.1Vlog时政报道概念界定.......................................................................82.1.2Vlog时政报道产生的背景...................................................................92.1.3Vlog时政报道的实践探索.................................................................102.1.4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平台.................................................................102.2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112.2.1创新性视角..........................................................................................112.2.2情感化传达..........................................................................................122.2.3个性化形象..........................................................................................13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143.1研究设计........................................................................................................143.1.1研究假设..............................................................................................143.1.2样本选择..............................................................................................153.1.3调查设计与实施..................................................................................153.1.4信度与效度检验..................................................................................173.2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203.2.1受众人口统计学特征..........................................................................203.2.2受众参与Vlog时政报道的动机........................................................213.2.3受众参与Vlog时政报道的行为........................................................223.3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的不足...................................................................293.3.1娱乐化内容冲击严肃时政报道..........................................................303.3.2碎片化表达模糊报道焦点..................................................................303.3.3年轻化圈层局限传播广度..................................................................31第4章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研究...............................................................334.1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影响因素................................................................334.1.1受众参与度..........................................................................................334.1.2内容满意度..........................................................................................344.1.3社交驱动性..........................................................................................364.2Vlog时政报道效果提升策略........................................................................374.2.1软化传播内容......................................................................................374.2.2拓展传播形式......................................................................................374.2.3融合传播渠道......................................................................................384.2.4开掘传播深度......................................................................................39结语..............................................................................................................................41参考文献......................................................................................................................42附录: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调查问卷.................................................................46致谢..............................................................................................................................5ContentsAbstract..........................................................................................................................IIChapter1Introduction.................................................................................................11.1Research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11.1.1ResearchBackground..............................................................................11.1.2ResearchSignificance.............................................................................21.2Summaryof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21.2.1ResearchonShortVideoNewsCommunication....................................31.2.2ResearchontheEffectofCurrentAffairsReportsinMainstreamMedia31.3ResearchMethodsandTheoreticalFramework................................................41.3.1TheoreticalBasis.....................................................................................41.3.2ResearchMethods...................................................................................61.4ResearchandInnovation...................................................................................6Chapter2AnalysisofTheDisseminationCharacteristics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82.1VlogCurrentAffairsReport.............................................................................82.1.1Definition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ingConcept..........................82.1.2TheBackground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92.1.3PracticalExploration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102.1.4TheDisseminationPlatform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102.2TheDisseminationCharacteristics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112.2.1InnovativePerspective...........................................................................112.2.2EmotionalCommunication....................................................................122.2.3PersonalizedImage................................................................................13Chapter3InvestigationontheDisseminationEffect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143.1ResearchDesign..............................................................................................143.1.1ResearchHypothesis.............................................................................143.1.2ResearchSampleSelection...................................................................153.1.3SurveyDesignandImplementation......................................................153.1.4ReliabilityandValidityTest..................................................................173.2DescriptiveAnalysisofSurveyResults..........................................................203.2.1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ofTheAudience.....................................203.2.2TheAudience"sMotivationforParticipatinginVlog"sCurrentAffairsReports............................................................................................................213.2.3Audience"sParticipationin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223.3InsufficientEffectoftheDissemination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293.3.1EntertainmentContentImpactsSeriousCurrentAffairsReports........303.3.2FragmentedExpressionBlurstheFocusoftheReport........................303.3.3TheYouthCircleLimitsthespread......................................................31Chapter4ResearchonImprovingtheSpreadEffect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334.1FactorsinfluencingtheDisseminationEffect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334.1.1AudienceEngagement...........................................................................334.1.2ContentSatisfaction..............................................................................344.1.3SocialDrive...........................................................................................364.2VlogCurrentAffairsReportEffectImprovementStrategy...........................374.2.1SoftentheFisseminationContent..........................................................374.2.2ExpandtheFormofCommunication....................................................374.2.3ConvergenceofCommunicationChannels...........................................384.2.4ExtendtheDepthofPropagation..........................................................39Conclusion...................................................................................................................41References...................................................................................................................42Appendix:QuestionnaireontheDisseminationEffect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46Acknowledgement......................................................................................................5摘要5G时代的来临,手机硬件、内容平台的技术升级,为短视频内容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们运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互联网特性,为短视频形式下的时政新闻报道提供了传播空间。在媒介融合大环境下,主流媒体在时政报道中运用短视频的形式创新时政报道传播方式,抢占社交媒体中的流量高地,使时政报道呈现出较高的时效性和交互性。近两年,以娱乐化为传播特性的短视频在网络流量域池中表现突出,有较厚实的用户基础,新闻媒体敏感的触角也伸向了Vlog这一新鲜事物。2019年、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官方主流媒体大胆突破传统叙事方式,推出了多条Vlog时政新闻,迅速提升了官方媒体的亲切感,拉近了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距离。Vlog时政报道凭借自身拥有的流量基础和用户黏性高的社交属性,在社交媒体掀起一番舆论热潮。本论文在具体分析Vlog时政报道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的同时,结合对受众的深入调查,测量出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以及受众对它的接受度。本文选取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主流媒体时政报道中的Vlog新闻为研究样本,以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受众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主流媒体新型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以及主流媒体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创新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从社交驱动性和媒介接触行为对传播效果进行测量。分析发现,Vlog时政报道在传播过程中难以满足受众在认知、情感、个人整合、社会整合等多方面的需求。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存在娱乐化内容冲击报道严肃性、碎片化表达模糊报道焦点、年轻化群体局限传播广度等不足。这使得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Vlog新闻形式下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本文认为,主流媒体在时政报道中传播语态需平民化,缩小与受众的距离;传播内容需情感化,寻求与受众的共鸣;创新传播形式互动性表达,提升群体接收与表达的活跃性;渠道上应大力推进媒介融合,以及县级融媒体建设;并利用好新兴媒介技术,深化数据推送技术,打破信息茧房,下沉到地市一级,扩大其传播效果。关键词: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AbstractWiththeadventofthe5Gera,thetechnologicalupgradesofmobilephonehardwareandcontentplatformshavecreatedgoodconditionsforthedisseminationofshortvideocontent.PeopleusetheInternetcharacteristicsoffragmentedtimereadingtoprovidespaceforcurrentaffairsnewsreportsintheformofshortvideos.Inthecontextofmediaintegration,mainstreammediausesshortvideosincurrentaffairsreportstoinnovatethewayofdisseminationofcurrentaffairsreports,seizethetraffichighgroundinsocialmedia,andmakecurrentaffairsreportsshowhightimelinessandinteractivity.Inthepasttwoyears,shortvideoswithentertainment-orientedtransmissioncharacteristicshaveperformedprominentlyinthenetworktrafficdomainpool,andhavearelativelysoliduserbase.ThesensitivetentaclesofthenewsmediahavealsoextendedtoVlog,anewthing.DuringtheNationalTwoSessionsin2019and2020,theofficialmainstreammediaboldlybrokethroughtraditionalnarrativemethodsandlaunchedanumberofVlogshortvideosofcurrentaffairsnews,whichquicklyincreasedtheintimacyoftheofficialmediaandnarrowedthedistancewiththebroadaudience.Vlog"scurrentaffairsreport,withitsowntrafficbaseandhighuserstickinesssocialattributes,setoffawaveofpublicopiniononsocialmedia.Thisthesisspecifically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currentaffairsnewsshortvideointheprocessofdisseminationanddevelopment,combinedwithin-depthinvestigationoftheaudience,measuresthedisseminationeffectof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andtheaudience"sacceptanceofit.ThisarticleselectsVlognewsshortvideosfrommainstreammediacurrentaffairsreportsduringtheNationalTwoSessionsin2020astheresearchsample,takingtheaudiencewhowatchVlogcurrentaffairsreportsastheresearchobject,andmainlyanalyzesthecommunicationcharacteristicsofmainstreammedia’snewcurrentaffairsreportsandtheformofmainstreammediathroughshortvideos.Thedisseminationeffectofinnovativecurrentaffairsreportsisbasedonthetheoryofuseandsatisfaction,andthedisseminationeffectismeasuredfromsocialdriveandmedia

  contactbehavior.Theanalysisfoundthatthedisseminationofshortvideosofcurrentaffairsnewsisdifficulttomeettheneedsofaudiencesintermsofcognition,emotion,personalintegration,andsocialintegration.Vlog"scurrentaffairsnewsshortvideohasshortcomingssuchasentertainmentcontentimpactingtheseriousnessofthereport,fragmentedexpressionandblurringthefocusofthereport,andthelimitedspreadofyoungergroups.Thismakesthedisseminationeffectofshortvideosofcurrentaffairsnewsgreatlyreduced.InordertobetterimprovethedisseminationeffectofChina,Vlogcurrentaffairsnewsshortvideo,thisarticlebelievesthattheexpressionofreportingcurrentaffairsinmainstreammediadisseminationneedstobereader-friendlyonaccountofnarrowingthedistancewithaudience;thedisseminationcontentneedstobeemotionalandseekresonancewiththeaudience;innovativedisseminationForminteractiveexpressiontoenhancetheactivityofgroupreceptionandexpression;channelsshouldvigorouslypromotemediaintegrationandcounty-levelintegratedmediaconstruction;andmakegooduseofemergingmediatechnologies,deependatapushtechnology,breaktheinformationcocoon,andsinktothegroundAtthecitylevel,expanditsspreadeffect.KeyWord:VlogCurrenAffairsNewsShortVideo;CurrentAffairsReport;SpreadEffect;PromotionStrategy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移动端和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时代,个人隐私与公共文化领域的基本界限逐渐被消解,用户偏向于将自己生活经历的视觉感知与社会化知识信息结合起来,大众则倾向于通过各种视觉情绪或情感叙述去公开地直接表露自我。公共区域中,这种主动式的个体人际交往空间互动,使得我国视频网络博客已经完全具备了一种公共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了满足个体共同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社会公约性力量。技术的快速进步促使广大用户的阅读体验不断升级,再加上移动智能互联网和智慧生活终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得新闻短视频给读者带来了亲密感、人情味,迎合了当代中国新闻媒体消费的各种形式个性化、定制化消费要求。在互联网大环境的推动下,主流媒体纷纷考虑布局短视频平台,并且要依托短视频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新的变革。目前,各大平台的主流新闻媒体除了能够充分利用短视频这一形式的新闻来迎合互联网时代受众的需要,还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另外一种颇受“网生一代”所青睐的新闻传播方式——“Vlog形式的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报道往往千篇一律、刻板规矩,虽叙事严谨成熟,但伴随着新形态的报道形式对新闻业的冲击,一般情况下很难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长期以来主流媒体对领导活动、会议报道形成了固有的传播模式,让人感觉创新难度很大,创新余地很小。对于各级主流媒体而言,时政新闻、领导活动等报道依旧是重要的“主业”。传统的时政报道显然无法吸引用户眼球,难以抢占流量市场份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用户、失去市场。同时政治宣传缺乏创新性,就容易形成“假大空”灌输式的传播效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传播大环境下,能够引起用户关注和吸引到大批量群体的时政新闻,一定是详实具体的报道。面对受众越来越越年轻化的趋势,主流媒体也应与时俱进,及时扭转自己严肃报道的形象。主流媒体要运用新兴媒介技术传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播好中国声音,用短视频或者其他媒介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真正实现严肃的“硬新闻”软着陆,做好政府的喉舌,传递出党和人民最真切的声音。当前短视频语境下的时政新闻报道应该对这种短视频形式的尝试持开放态度。主流媒体只有积极扭转传播视角,注重细节报道,真实还原新闻现场,才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创新新闻短视频的话语模式、表现形式和生产机制,是当前短视频语境下Vlog时政新闻报道的新探索。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以往对主流媒体运用短视频报道时政新闻的研究,主要是从报道方式、讲述叙事、传播渠道等方面入手,或在新闻实务中探讨传播策略和媒介融合;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时政新闻短视频报道效果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新闻载体的评论量、赞誉度等浅层次的量化指标上,缺乏对受众心理认知效果的调查和对社会环境认知水平的影响分析。本文将深层次分析媒介环境及社交圈群化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是对以往传播效果研究的新拓展。“社交媒体+短视频”已经发展成一种具有较强传播力的报道模式,大多数学者分析传播效果,只关注来源可信度和话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单从媒介的角度出发,却忽略了用户互动和受众反馈。本文将从受众动机、行为以及传播环境入手,以更全面的视角对该议题进行探究。为最大程度地拉近新闻现场和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产生更佳的新闻传播效应,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2)实践意义。在互联网技术的变迁和媒体融合的巨大发展趋势下,我国政治传播工作正在进行创新和实践。本文主要分析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及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讨主流媒体应如何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路径,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创新国内主流媒体传播路径,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提供实践经验和启发性思考。同时,对如何加强主流媒体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其传播力、影响力和导向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1.2国内外研究综述短视频新闻正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更偏向于研究其传播策略、传播渠道,或者是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其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文献检

  第1章绪论索发现,关于主流媒体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相关资料较少。由此可见,关于受众对短视频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鉴于国内国外研究有大致的相似性,我们将其放在一起梳理。1.2.1短视频新闻传播研究国内有些学者认为,短视频于2013年开始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中慢慢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2016年开始飞速发展,其中在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以“两会Vlog”为主题的短视频通过人格化表达、平等化互动、生活化切点和幕后化观察等特点在社交媒体受到追捧。有学者认为,媒体机构通过短视频的新型传播形式,架构了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打通了民间舆论阵地,让民众有了最大程度的言论自由。国内知名学者彭兰提到,互联网是虚拟空间的一座桥梁,人与人的连接是核心,在新媒体时代,要以人为中心来进行一系列的传播活动。短视频时代的目标受众为18岁至34岁的千禧一代,这些用户的注意力跨度会不断缩短。互联网时代,受众的注意力时长得到削减,在观看新闻或者其他资讯的时候会呈现碎片化的阅读特质。因此时政新闻短视频呈现给大家的往往时长较短,主要集中在15~30秒之间,且视频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是新闻的内容概要,其优点是用最短的时间有效地传递给受众新闻讯息。②①1.2.2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纵观国内外学者对Vlog时政报道的研究,大多是传播策略探析,极少去研究其传播效果,但有部分类型相似的新闻传播形式的效果探析,可作为参考依据。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不仅会影响对内容信息和媒介平台的认知水平和态度评价,还会影响用户的分享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信息传播效果。对于效果研究,一般从传者角度出发,通过文本内容研究及话语分析来判定传播的效度,比如说通过对人民网官方微博表情包的内容分析,来测量表情包的传播效果,从而得出贴近普通人生活,能与受众产生经验和情感共鸣的新闻更受欢迎。①段钢,汪仲启.互联网时代主流话语传播要强化受众意识[J].红旗文稿.2017,(1):29~32.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2~23.②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国内学者得出结论,主流媒体在运用短视频的形式进行时政报道时对受众政治认知、政治兴趣和政治信任的影响高于政治参与,说明主流媒体在传递政治信息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提出共同话题,塑造政府形象,这也是主流媒体最重要的功能。社交圈内对主流媒体的接触度、对政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也会很大程度影响受众行。综上所述,关于Vlog时政报道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是以文献研究为主,着重在于对国外学者观点的引用和成果的译制,大多是从媒介本身来探析其传播效果。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受众的角色逐渐发生着变化,由受众向信息传播者转变,那么研究新型的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就需要结合受众来进行多方面考量。近两年来,国内将新闻短视频作为研究案例的文献日益增多,研究方向主要是将短视频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创新形式,或者研究短视频新闻的分发渠道,已有的研究相似度较高,以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研究在样本选择上较为单一。期望国内学者在样本充足和传播环境相对成熟的前提下,新闻报道范式的创新可以从受众、用户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国内外媒体在发展Vlog时政新闻的同时,也在寻找传播效度高的内容形式。大多数学者把研究重点都放在了传播路径与内容创新上面,而对受众的心理感知,用户反馈以及影响传播效果因素的探讨却还处于较基础的阶段。本文将依托传播效果理论,运用传播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主流媒体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以及影响因素。②①1.3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1.3.1理论基础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研究了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受众为中心,分析了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和需求满足情况,探讨了大众传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如图1-1所示。①②③③田高洁.主流媒体微博的政治传播效果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9.李倩.移动融合转型背景下的党报及主要报纸传播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6~169.

  第1章绪论图1-1卡兹——媒介接触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主要补充了媒介接触活动中的社会条件因素,这也为第2章中的传播平台分析提供了一定理论背景支撑。早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受众在接触媒体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然后对媒体有一定的期待。然而,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受众可能受到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不了解自身需求的情况下产生接触媒体的行为。受众必须经历这种从产生需求到需求满足的线性媒体接触过程。但在新媒体环境下,简单的线性模式过于单一,这个过程就被扩展成一个“信息”的环状结构,信息通过传播者和媒体到达受众,再由受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反馈给媒体,媒体再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新的信息传播,这就把受众的角色从简单的受众转变为媒体接触者和信息传播者。互动强调的不是媒介本身,而是媒介两端的传播行为。媒体只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双向沟通的顺畅,这就是为什么微信只为用户提供优质渠道,不关注内容的情况下,却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其自身的功能也随着人们需求的扩大而不断延伸。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发展,对其传播效果的研究迫在眉睫。从受众心理动机、受众需求满足、受众接触行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参考因果链式反应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对Vlog时政报道的期望到接触短视频新闻的过程,进而到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的传播过程,从以上这些层面出发对当前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的进行探讨。那么,我们划分出以下三个层面来进行传播效果分析:a.认知方面:观众是否关注和接触Vlog时政报道。b.态度方面:受众对Vlog时政报道的认同感、满意度及对未来发展的态度c.接触行为方面:受众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频数、时间、是否会有互动等使用行为。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真实情况的调查,从中发现Vlog时政报道在某些传播层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作出针对性地改进意见,对Vlog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时政报道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本次研究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对问卷问题进行设计,为时政类新闻短视频传播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参考性策略分析。1.3.2研究方法本研究拟选择2020年全国两会时政报道中,以“两会Vlog”为主题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探析短视频在新型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论文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量化分析,用深度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探究更深层次的传播效果。问卷调查法:通过回顾大量文献资料,借鉴国内外有关短视频新闻的效果研究的调查问卷设计,再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进行沟通交流,编制出《短视频形式下的主流媒体Vlog时政新闻报道效果调查问卷》。通过网络随机抽样发放问卷550份,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用户群体,从受众的角度对Vlog时政报道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有效的探析。深度访谈法:前期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选取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了解目前对于时政新闻传播形式的基本看法,为设计调查问卷铺垫基础。后期为了补充调查问卷未涉及的区域,邀请个别专家学者或者主流媒体工作者进行谈话。采集他们对于新媒体视域下主流媒体创新时政报道形式的看法,以及未来短视频在新闻领域的发展策略。1.4研究创新点在此之前,对短视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短视频整体发展的研究和分析上,对不同类型的短视频的详细研究很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短视频的大概念中提炼出“时政新闻短视频”,并运用不同的视角进行专题案例分析。运用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效果分析,为时政新闻未来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具体创新点如下:第一,对短视频类型进行划分,区分时政新闻短视频与其他类型短视频,并从传播策略、内容分析、发展趋势、传播平台、用户角度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结合新闻传播的相关理论,丰富当前政治新闻短视频研究体系。第二,创新短视频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对时政新闻短视频

  第1章绪论进行重点研究,并根据国内传播现状,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层面探讨“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总的来看,该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是: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效果研究。具体研究的问题包括三个:Vlog形式的短视频传播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特征;Vlog形式的时政新闻报道效果探析;主流媒体时政短视频传播效果提升策略。由于新媒体传播变幻莫测,融媒体时代背景下Vlog时政报道的发展思路不断更新前进,再加上信息的匮乏,本论文对Vlog时政报道的价值、传播效果以及特定环境的要求和变化的分析不够深入。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第2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分析2.1Vlog时政报道快节奏时代营生短视频,Vlog作为短视频的分支,代表的是一种潮流和生活态度。Vlog新闻是一次从微观角度出发,以小见大地突出新闻叙事方向,是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灵活运用新兴报道形式,大胆地将Vlog短视频与时政报道结合在一起的新兴传播形态。特别是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和国庆阅兵典礼中的时政新闻报道,Vlog形式的时政新闻报道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强有力地稳固了主流媒体的舆论阵地。2.1.1Vlog时政报道概念界定近十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短视频为主的时政新闻报道形式逐渐成为了主流。由于渠道的多样性,受众之间接收新闻讯息的平台和形式已经大不相同,倾向分为特定年龄的社交平台。这些历史特性要求媒体在Vlog时政报道中突出自身优势,刻画各种敏感新闻点,吸引更多潜在客户。与以往的文字报道形式不同,短视频多为拍摄和传播。它减少了媒体编辑处理的过程,更真实客观地还原了事件本身。同时,对于同一事件,有很多公民参与进来,呈现出不同视角、不同时间的短视频内容,客观反映事件发展的全貌。与文字相比,短视频更直观、生动。与电视直播的一闪而过相比,它具有回放功能,通过编辑整理,可以将同一类新闻事件组合起来进行一系列报道。短视频迎合了受众的碎片化接收模式,突出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再加上在社交媒体平台各用户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大大提高了用户参与度。这不仅有利于民主舆论场建设,也有利于汇聚网络流量,提高事件关注度。比如央视体育频道官方微博CCTV5提供体育赛事精彩的片段,不仅吸引了大量用户观看,还助推了用户之间的互动热潮,但由于视频时间短,事件表述的完整性受限,就不易于进行深度解读新闻内容。

  第2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分析时政新闻报道的短视频时长不一,这与其他类型的短视频特性是一致的。然而,为了更有效地传播时政信息,时政报道中的新闻短视频应该适当缩短时长。主要原因有三:一是Vlog时政报道与其他短视频一样,受众观看时具有碎片化的特点。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越来越碎片化,Vlog时政报道要抓住机遇,满足用户生产和传播的需求,而由于时政新闻具有突发性和即时性的特点,为了便于传播,需要缩短Vlog时政报道的时长,短而精且高质;二是当前Vlog时政报道具有巨大的用户市场发展潜力。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数据反映,大部分潜在用户都是移动终端用户,为了满足这些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受众需求,时政新闻短视频不宜过长;三是时政新闻短视频也要充分重视短视频本身的社会性,受众更希望分享一小段具有强烈影响力的画面,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新闻视频场景。①2.1.2Vlog时政报道产生的背景2018年,视频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视频内容传播模式,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蓬勃发展,以真实的状态、互动的形式、自由丰富的内容主题迅速抢占国内流量高地。Vlog新闻诞生于短视频,是短视频在新闻媒体传播领域的创新表现。与传统新闻报道、现场图片、主播播报等严肃客观的播报态度不同,Vlog时政新闻以其独特的视频内容和个性张力在UGC视频网站中崛起。陈宝仁认为,新媒体阵地的蓬勃发展,使得用户从单一的受众向传播者身份转变,言论自由的新媒体环境下,群众可以畅所欲言,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弱化,话语权减弱,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因此,主流媒体需要在新媒体中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介形式来进行创新传播。视频博客在新闻领域有着乐观的发展前景。许多学者也着眼于Vlog新闻的传播形式的研究,开始进行学界内积极的探讨。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4/202102/t20210203_71364.htm,2021-02-03.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2.1.3Vlog时政报道的实践探索自Vlog在中国兴起以来,主流媒体也纷纷将橄榄枝伸向短视频领域。在传统媒体转型的道路上,我们努力探索创新新闻报道的新形式,在新浪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短视频形式的时政主题性新闻。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媒体融合形式,新型的新闻呈现形式吸引了大批年轻网民,同时激发了主流媒体创新新闻报道传播形式的活力。2019年春运期间,央视新闻发布了春运系列视频日志,从北京西站民警和铁路工作人员的角度聚焦春运,展现了一线工作人员辛勤劳动,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面貌。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Vlog形式的时政新闻成为许多主流媒体时政报道的出彩点。以“两会”为关键词搜索的短视频新闻,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在新浪微博上的阅读量达到1.52亿,讨论量达到2.63万,中国日报推出的“两会初体验系列”使得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脱颖而出,在媒体平台引发激烈的舆论热潮。从首次参加两会的记者小彭的亲身经历出发,视频内容聚焦两会的话题,视频内容包括两会委员的着装、记者的采访准备工作、参观两会食宿,介绍两会短视频制作过程等,Vlog时政报道以新颖的视角、有趣的方式,吸引年轻朋友越来越关注时事。Vlog把个性化录制、在线观看的方式应用于新闻报道中,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制作模式,创造了高度的体验感和趣味性,迎合了大众口味,对当前时政新闻报道的转型升级具有借鉴意义。这是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与传播的成功典型案例。2.1.4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平台新浪微博作为目前国内较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其强有力的传播张力获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是群众舆论场的中心地,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抢占舆论制高点。自媒体时代,个人品牌的字眼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相比于各大自媒体平台的打造个人品牌,微博传播主体的平民化让个人发声不具备门槛,完全凭借个人意愿进行产出,即使自己的输出不具备特别的品牌价值,只要能够满足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心情的表达即可。对于个体来说,在具

  第2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分析备基本的国民素质,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不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新闻素养也能输出内容。微博时代,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每个人自主生产、接收、传播的愿景,这一点从微博20亿次的下载里也可以直观地体现出来。微博激发了个体创作和发表言论的欲望,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让用户从“旁观者”变为“当事人”,为沉默一族发声创造了无限可能,形成“个体选择平台”而非“平台审核个体”的局面。任何人都可以凭借主观意愿自主地评论转发、点赞,去中心化特征明显。现如今不论是做专业人士还是做流量账号,都在追捧裂变式增长模式,即像病毒一样无休止地扩散和大面积传播。打破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微博的网状传播让信息交互,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形态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方式的病毒化。人际传播、群传播、组织传播、大众转发、神评论等让信息和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逐步加以扩散,也使原汁原味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改变。2.2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2.2.1创新性视角两会期间主流媒体创新报道形式,以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为前锋号角,吹响两会舆论风潮的第一声。一直以来重大会议报道在观众心中都是严肃的叙事风格,Vlog形式的时政报道兼具纪录片、新闻直播和社交互动等多重属性,瞬时在舆论场上站住了脚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受众对官方信息和主流话语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Vlog时政报道制作往往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以生活化、真实化、去表演化的内容吸引用户。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内容是从个人的情感表达出发,目的在于突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恰恰是这种个性化的呈现赋予了它强大的用户流量。大量主流媒体中的年轻记者通过Vlog展示自己在两会期间的生活状态、采访过程、同事合作、与外国记者交流的过程,这种平民化的交流方式可以揭开两会的神秘面纱。在中国日报两会视频系列中,有一个视频让中外记者的目光都聚焦于此。视频内容是:当中国日报的记者采访人民大会堂前围观的外国记者时,外国记者表达自己最想问政协委员姚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下一个姚明什么时候出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现?于是,记者就带着外媒的问题寻找到了政协委员姚明,姚明轻松诙谐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条视频不仅满足了外媒的好奇,还做了一件让BBC记者都羡慕的事儿。中国日报记者彭译萱通过系列Vlog展示两会期间的用餐情况,用简单轻松的语气采访人大代表,亲切地同外国记者交流等,强烈的代入感使得受众仿佛亲临两会现场。Vlog时政报道让观众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了解到记者在两会期间的所经所感,与以往电视新闻只展现严肃议题和结果不同,这种新的新闻表达样式让观众从微小的事件中融入、接触、感受到主流媒体的宏大叙事,看到面纱后面两会真实的面貌。2.2.2情感化传达第二媒介时代的主体建构是通过模拟化实践的互动性机制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强化受众的主体建构和参与感,可以通过Vlog的互动性机制来实现。两会Vlog视频主角大多是基层人大代表,无论是在镜头前“滔滔不绝”,还是在镜头后“娓娓道来”,所承载的群众属性是不可替代的。受众从Vlog视频中获取的不再是冷冰冰的信息点,而是与信息传播者产生直接的交流,这种交流仿佛在与Vloger对话的感觉。在“两会”报道的语境下,Vlog形式的新闻讯息传播能够实现观众与报道记者Vloger的实时互动,形成情感共振。比如,人民网设置的“寻找夜归人”专题,就是从人大两会期间工作到深夜的“夜归者”的角度出发,以Vlog的形式记录大家工作的日常,体现出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执着的岗位坚守,以身边故事的方式寻求受众的共鸣。以往的时政新闻枯燥无味,繁冗的文字在快餐时代难以激起受众阅读的兴趣,而现如今,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视频、声音等不同形式的报道涌现出来,符合受众碎片化的阅读时间,用户的二次裂变形成病毒式传播,视频下的评论激起自身的表达欲望,传播效果能够覆盖更多的群体,传递重要信息,使得媒体、政府各部门知晓舆论走向。①①高明月.从麦克卢汉、波斯特到斯蒂格勒:媒介研究中主体转向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4):43~44.

  第2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分析2.2.3个性化形象通过2019年和2020年的两会期间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造势,在2021年两会宣传中,央媒等机构重点打造自家记者IP以培养“流量密码”或与正能量艺人合作引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善用台内顶流记者IP王冰冰,为两会信息传播助力。在此次两会报道中,网友经常能看到“流量王者”王冰冰的身影,在《两会你我他》节目中王冰冰走访养老驿站的单条微博互动量超过10万;短视频节目《两会你我他——王冰冰带你走街串巷看两会》在B站播放量超80万次,提升节目热度的同时引发更多网友关注新闻和两会报道,并得到良好反应,网友们自发评论道:这真是“用冰入神,传播正能量,新闻不枯燥”。新华社在B站投放许丹睿的两会Vlog,风格搞怪、解析专业,多渠道借力网红、明星的吸引大量用户群体,贴合年轻人偏好,其视频播放量近10万次;在微博客户端主推形象婉约、知性,甜美气息浓的记者张扬,其两会系列Vlog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140万;在新华网客户端推出《两会有“华”说》短视频,邀请主持人华少担当新华网特约观察员,介绍两会热议话题,以轻松娱乐视角打造差异化新闻视频产品,该系列节目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已超50万次。专业强、形象好、气质佳的新闻从业人员是当今媒体平台的“门面”,体现着一个机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品牌形象。受众对于这样的年轻形象有着天然的亲近与欣赏,也会对其所传达的内容更感兴趣,更加信服。正能量艺人有着强大的流量曝光度和舆论影响力,主流媒体与此类明星合作能够充分借用后者的关注度传递正能量,净化社会舆论,充分实现“珠联璧合”。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移动短视频时代,时政新闻报道从内容、形式、分发渠道、报道主体等方面创新了新闻报道的生产传播方式。通过第2章对社交媒体平台——“微博”进行传播环境分析,并对2020年两会时期的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内容进行总结,得出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点。本章将结合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点分析,运用操作化定义来找出与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相关的因素,由此来建立研究假设,并对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定量的方法从受众认知、态度、行为层面得到反馈结果,分析出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的结论。3.1研究设计本文将使用问卷调查法,对Vlog时政报道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因疫情原因,选择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来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受访者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次数、动机、选择偏好等内容层面,利用回顾李克特量表来具体分析受众选择时政短视频的态度及行为,对受众层面对具体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此来展开实证研究。3.1.1研究假设通过可操作化定义,结合前文对相关文献的参考借鉴,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提出以下三个研究假设:假设一: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与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传播效果成正相关。假设二:受众选择媒介内容的需求满意度与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传播效果成正相关。假设三:受众选择新闻内容的社交驱动性与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传播效果成正相关。

  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3.1.2样本选择本文选取的是2020年5月21日至5月28日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日报、环球网、央视网、封面新闻、CGTV等多家主流媒体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以“两会Vlog”主题的时政新闻短视频,该类视频主要是以Vlog形式讲述两会故事,人民代表委员、媒体记者等第一视角看两会,整体阅读量达4.4亿次,参与讨论次数达10万次,原创视频人数共计1881人次,在社交媒体中激起层层舆论热浪。相较于传统形式的时政报道,从受众参与度、对传播内容的满意度以及社交驱动性三个层面探究“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3.1.3调查设计与实施(1)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在分析两会期间Vlog时政报道的基础上,总结了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点,即叙事风格、碎片化、流动性和社会化;提高用户视觉体验;强大的社会性和互动性、高用户参与度。结合两会期间的传播环境分析,总结归纳出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特征,即叙事风格亲近,内容传播整体呈现碎片化、社交化的传播趋势;Vlog时政报道的表现手法十分多样,运用了故事化、情境化等叙事方式,能够增强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感。新闻短视频传播平台具有高社交性和活动性特征,网络用户的社交参与度比较高,能够更好地满足网络受众的社交需求。根据对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点对其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将其影响因素假设为:用户参与度、用户对传统内容的满意度、用户选择新闻内容的社交驱动性。具体从受众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等三个层面来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受众参与度的维度:受众在观看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时选择参与点评、分享、转发“一键三连”行为的频率。受众在观看了自己偏好的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后,会选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进行分享传播。受众在自己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播放页面下,会进行评论或与网友进行留言互动。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内容满意度维度:时政新闻短视频能够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和掌握时政新闻内容。时政新闻短视频可以使受众更加了解国家未来发展政策。时政新闻短视频,能够开阔受众的视野、丰富我的知识面。时政新闻短视频可以实现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双向沟通。社交驱动性的可操作化定义:对于我喜欢的时政新闻短视频,我会主动分享到社交渠道。会对网站热榜上推荐的具有高点击率的时政新闻短视频比较偏好。选择观看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通过互动参与是为了能够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自己的社交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2)问卷设计设计问卷之前,除了从社交媒体平台观测到的点赞量、播放量、转发评论数等直观数据之外,选择12位从事不同职业且有经常观看时政新闻短视频的网络用户,通过前期的访谈调研,以此来具体了解用户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动机与行为偏好。这就为之后的问卷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将网络社交平台的社交属性作为影响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重要性因素,并将调研内容引入到调查问卷中来。此次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对用户选择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行为习惯和兴趣偏好调查,包括用户选择观看短视频新闻的内容、时长、观看渠道、板块选择等(1~10题);第二部分为对受众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具体操作化定义,运用李克特量表对受众认知和行为等进行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考量受众观看Vlog时政报道之后的态度及满意程度,并进行描述分析(13~23题);第三部分运用人口统计学原理的调查特征来对用户画像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受众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等。2020年因疫情影响,故选择网上随机抽样法,选取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且观看过两会期间Vlog时政报道的用户,如图3-1所示,覆盖全国24个省市,各年龄层次和职业也较为均衡,保证样本的分散性和随机性。该问卷于2020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20日利用问卷星平台发放,收回问卷56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份,去除21份无效的调查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39份,问卷调查有效率为96.25%。接下来将通过这539份问卷进行传播效果分析。图3-1调查用户的区域分布(3)数据统计方法本次调查主要使用Spss和Excel这两种统计工具来具体处理问卷调查的数据,一共包括四个方面的统计分析: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具体的变量发生的频率、次数、标准差等具体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同时对受众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行为、动机、态度等进行客观性描述。2.相关回归分析:运用相关回归的方法来具体分析假设变量与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3.信度分析:对调查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趋同一致的测量方法。4.效度分析:对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3.1.4信度与效度检验问卷调查要保证稳定性和正确性一定要用Spss做信度分析,也就是可靠性分析。通过使用Spss软件来对调查问卷中的各个变量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了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Cronbachα系数,根据该系数的大小来对此次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判定。通常来说,克隆巴赫系数不能低于0.5,低于0.5就说明该问卷信度极低,不可采用。当系数在0.6至0.7区间内,代表该问卷可信度一般;当系数在0.7至0.8之间,可信度可以接受的状态;当系数在0.8以上,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好;若克隆巴赫系数大于0.9,就表示该问卷信度极好。运用Spss25.0对问卷信度进行分析,得表3-2,Cronbachα系数为0.942,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6,均大于0.9,检验项数为11项,该结果表明问卷整体信度优秀。表3-2Vlog时政报道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可靠性统计量克隆巴赫Alpha942基于标准化项的克隆巴赫Alpha936项数13同时,问卷8至20题是测量传播效果的三个维度,即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这三个维度变量需要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此,需要通过Spss输出Cronbachα对以上三个维度进行分信度检验,得出表3-3结果。表3-3Vlog时政报道问卷量表三个效果维度的分信度可靠性统计基于标准化项的克隆巴赫Alpha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796852875克隆巴赫Alpha797852875项数544依据表3-3所示,在本问卷调查中,受众参与度(8~12题)Cronbachα系数为0.796,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7;社交驱动性(13~16题)Cronbachα系数为0.875,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5;内容满意度(17~20题)Cronbachα系数为0.852,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2;数据结果表明,三个维度系数值都较大,分信度较好,可进行下一步分析。效度分析主要是对调查问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主要是对鉴别的范围与目的进行明确,并对具体调查内容的特征与性质等进行考量,以此来分析最

  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终的测量结果是否能够完全反映检测对象的有效性。通过运用Spss软件分析,一般需要进行KMO和Bartlet球形度检验效度。KMO主要是通过对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来判断变量间的相关性,在普遍的检验中,KMO系数大于0.9,这表明该问卷有很高的效度;如果KMO系数大于0.8,则问卷效度刚刚好;KMO系数为0.7左右,则问卷效度一般;该系数为0.6以下,则表明问卷效度较差,该问卷不适合做分析。此次调查问卷的KMO系数值为0.908,说明该问卷的效度较好。运行Bartlet球形检验主要是为了检验各个变量是否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如果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值小于0.01,则表明该问卷结构的效度表现良好。本问卷通过Spss运行KMO和Bartlet的球形检验后得出的数据结果如表3-4所示。表3-4Vlog时政报道问卷量表的效度检验KMO和Bartlett的检验KMO取样适切性量数。近似卡方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自由度显著性9084567.334595000数据显示,该问卷中的KMO值为0.908,大于0.9,效度很好;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显著性为0.000小于0.01,具有显著性,说明问卷整体效度较为有效。与此同时,分别对受众参与度(8~12题)、社交驱动性(13~16题)、内容满意度(17~20题)三个变量进行效度分析,如表3-5得出受众参与度的KMO值为0.5、内容满意度KMO值为0.816、社交驱动性KMO值0.821,除了受众参与度KMO值小于0.6,效度一般,其他两项都大于0.7,说明内容满意度和社交驱动性的效度较好,可以做后续的因子分析。表3-5Vlog时政报道问卷量表三个效果维度分效度KMO值KMO受众参与度社交驱动性内容满意度500816821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000000000项数544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3.2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3.2.1受众人口统计学特征运用人口统计学调查方法,统计问卷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如表3-6所示,此次调查问卷人员样本的性别结构是比较均衡的,男性占比54.35%,女性占比45.64%。表3-6受调查样本人口特征选项性别男女年龄18岁及以下19~29岁30~39岁40~49岁以上50岁及以上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及职高大专及本科硕士及以上区域北上广或直辖市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县级市或城镇农村小计29324691211187530105193181636911618310272比例54.35%45.64%16.79%38.93%34.5%9.78%0.00%19.37%35.61%33.39%11.62%12.73%21.4%33.76%18.82%13.28%从年龄层次和学历来看的话,是以青壮年为主,且都受到过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18~29岁、30~39岁之间,学历在大专或者本科之间的人群,但高中及以

  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下和硕士学历的受众也都有占比。从地区分布来看,大多集中在非省会城市,人数有183人占比33.76%,其他城市也都分散分布着一定的人群。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至2020年12月份,我国网民男女比例基本一致(51.0:49.0),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18~39岁之间,学历则集中在中等教育水平。从宏观上来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整体数据与问卷样本数据的情况基本吻合。因此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强大背景下,Vlog时政报道的受众也正在快速衍生,并突破年龄、区域、受教育程度等限制,借力新媒介技术,不断扩展传播广度。3.2.2受众参与Vlog时政报道的动机测量受众参与动机的三个要素分别对应问卷中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受众参与度(8~12题)、社交驱动性(13~16题)、内容满意度(17~20题),具体从受众认识到认知到受众行为等多个维度来分析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采用李克特量表分析,题目分值在1分至5分区间内,对应很不同意——很同意,3分为中间值,当均值大于3的时候较为同意,小于3的时候为不同意。表3-7Vlog时政报道受众参与动机描述性统计描述统计量N受众参与度社交驱动性内容满意度539539539极小值111极大值555均值3.573.5953.595标准差1.07951.13751.142从表3-7中的均值项来看,三个要素均值都大于3,说明受众在观看Vlog时政报道以后参与度较高、对视频内容的满意程度较高、社交驱动性的影响也比较大。社交媒体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媒介技术的不断提高,时政新闻创新报道形式所获得传播效果较好。随着信息化传播时代的到来,现代人的信息接收习惯越来越偏向碎片化,Vlog时政报道就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碎片化新闻信息的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需求,为创新新闻报道打开了一扇大门。在未来新闻业发展前景中,各种类型的传播媒介都开始涉足短视频新媒体领域,因此主流媒体需加强对短视频新闻传播特点的认知,积极生产优质的短视频新闻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流量,增强其传播效果。3.2.3受众参与Vlog时政报道的行为(1)受众观看Vlog时政新闻报道的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分析软件中的描述统计分析得出受众观看时政短视频的情况。通过表3-8得出,大多数人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微博、B站、抖音等)来观看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占比高达55.54%,同时也有受众从新闻客户端和其他综合视频网站观看时政短视频,分别占比14.21%和21.22%;不少受访者谈到自己会比较关注两会的时政新闻,也会选择短视频这种方式观看两会新闻。受众观看时长主要集中在一刻钟至半个小时这个时间区间内,占比32.84%;从受众观看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之后获得的新闻信息比例来看,获得较大比重的信息比例只有39.67%的受众,意味着短视频形式的时政报道在碎片化阅读的常态趋势下深受群众青睐,但在传递新闻信息这一方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新媒体传播环境纷繁复杂,再加上时政新闻报道的形式不断创新衍生,受众的参与动机就会呈多向化发展,所以问卷中受众观看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原因设置成多选题。统计数据结果表明,大多是因为时政新闻报道视频形式比文字形式更加有趣、视频新闻比较新鲜、表达较贴近群众生活,这三个原因占比分别是65.31%、72.51%、64.76%;37.82%的用户会通过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去了解时事新闻的具体内容;28.04%的受众认为短视频形式的时政报道时长比较短,符合平时碎片化阅读;22.14%的用户是因为朋友的推荐或者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朋友转发才去关注的。从占比情况来看用户选择观看时政短视频多是因为娱乐性较强,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形成了社交化圈群传播这一特征。最后从图3-9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文字类两会时政报道,受众更加偏爱视频形式的新闻报道,占总比79.89%,位列其次的则是图片类的报道和音频类报道,分别占比33.21%、29.34%,传统模式的文字报道则落于下风,仅占到了8.86%。

  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表3-8Vlog时政报道受众观看情况统计选项观看渠道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客户端各大综合视频网站社区论坛其他观看频率总是经常偶尔从不观看时长0~15分钟16~30分钟31~45分钟45分钟以上观看原因时长较短易观看能够了解到时事新闻视频表现形式比文字更有趣内容比较新鲜,满足我对时政新闻的需求表达贴近生活,缩小与普通民众的距离感别人推荐我看的其他获取新闻信息比例a.81%以上b.51%~80%c.31%~50%d.30%及以下频数3017711548111325015722108178149107152205354393351120714021513750比例55.54%14.21%21.22%8.86%0.18%20.85%46.13%28.97%4.06%19.93%32.84%27.49%19.74%28.04%37.82%65.31%72.51%64.76%22.14%1.29%25.83%39.67%25.28%9.23%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2020年,疫情来袭,各家各户闭门不出,增加了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也为短视频发展提供了催化剂,人人都在刷短视频,各大主流媒体也纷纷运用不同的素材剪辑出令人动容的视频新闻。两会期间,仍需执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传统的文字表达已经被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这时“新闻可视化”就显露头角。随着短视频时代的汹涌来袭,新闻可视化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好,用通俗易懂且活泼有趣的形式去传达厚重冗长的文字材料,用不同的视角去讲述两会故事,用人格化表达解构严肃报道,这也是时政新闻的创新性报道的大胆尝试。图3-9受众偏好新闻传播形式(2)受众观看Vlog时政新闻报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受众观看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受众在观看Vlog形式的时政新闻报道时会产生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通过受众参与时政新闻的传播过程所产生的行为,判断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表3-10所示,有51.2%的受访者会选择点赞、转发、评论等;有28.57%的受访者表示只是偶尔会在观看短视频新闻过程中进行互动参与;14.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会选择频繁参与观看互动活动,在时政新闻短视频系列报道中热衷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整体情况来看,从不参与其中的用户所占比例很少,只有5.56%,说明绝大多数的受众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传播过程中去,认可时政新闻报道中短视频这一表达形式,在媒体平台的活跃度度和互动

  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性都较为强烈,侧面反映了短视频形式的时政报道能够在民间舆论场发声发力,增强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有果必有因,受众参与观看Vlog时政报道互动行为的原因调查中,对用户自身有用的这一方面占比58.49%,69.93%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的内容是否有吸引力等因素也是影响其互动参与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能够发现在当前的社交传播时代,“内容为王”依旧是立足之本、大势所趋,主流媒体进行时政报道的时候应以新型的媒介形式为出发点,去增加多元、创新的新闻叙述和表达方式。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加上创新的表达方式,更能够得到受众青睐。优质有益的内容是传播的深度,而生动、有趣、充满娱乐化的表达形式是传播的广度,两者结合,通过扩大传播的覆盖面,增强时政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另外从数据结果来看,有39.67%的受众是因为较高的点击率和转发量来选择观看时政短视频,还有39.3%的受众是出于社交需求才转发分享视频,社交驱动性因素也需重视。通过转发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树立和管理自我公共形象,拉近“网友”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观点认同氛围,从“个人”转变至“社群”的集体参与,互动性变强,增加了内部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Vlog时政报道比较强的社交属性,它不仅包含了受众之间的个体性交往,同时也涵盖了网络平台与用户、媒体与用户、政府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媒体通过社交平台传达政府的政策话语,正确引导舆论,起到了价值观维护的效果,用户通过观看时政短视频,积极参与到其中,使得舆论场一片沸腾,受众得到满足之后,又将传播效果反馈给传播主体,绿色循环。及时的社交分享与互动特性保障了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传播空间。因此,社交媒介平台往往成为其传播的主要媒介平台,使得传播行为迅速裂变,快速且广泛地提升了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迁,用户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还有可能是内容生产者。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半的人会主动拍摄和上传新闻内容,经常参与的占比27.86%,偶尔拍摄上传的有29.15%,从不参与的占比较大的比例,有39.3%,这说明大多数受众还正处于信息接受者这一角色,在新闻传播这一层面大多还是受众,仅仅通过二次传播来树立“传播者”这一身份。不过仍有一部分人会主动成为原创内容提供者,伴随着网络和媒体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表达欲和社交欲都较为强烈,比如微博或者抖音平台,经常看到普通民众会随手拍身边的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大事小事,预计在未来,运用短视频媒介的用户人数会越来越多。从受众到传播者再进化到内容传发者。表3-10Vlog时政报道受众接触行为意向数据统计选项参与频率总是经常偶尔从不转发原因较高的点击率和转发量内容对我比较有用的视频表现形式生动有趣的视频社交需要而转发其他主动上传总是会参与经常会参与偶尔会参与从不会参与频数792761543021531737921310720151158213比例14.6%51.2%28.57%5.56%39.67%58.49%69.93%39.3%19.74%3.69%27.86%29.15%39.3%由图3-11对受众行为意愿的数据分析得出,从生产机构来看,受众对传统媒体的偏爱程度与网络自媒体不相上下,分别占比77.69%、70.3%,这就说明受众在追求娱乐性、有趣性的新闻报道的同时,更在意新闻来源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以及新闻内容的可信性与真实性。传统媒体以其强有力的话语权结合网络自媒体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共同强化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使得政治传播不经意间流进民众内心。

  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图3-11受众偏好视频来源(3)调查结果相关性统计分析通过Spss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对影响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因素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得出表3-12。由表里数据得知,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与观看Vlog时政报道的频率和皮尔逊相关系数为别是:0.105、0.140*、0.172**(*表示显著性大于0.05;**表示显著小于0.01为极度显著;无*表示大于0.5为不显著),此相关性表明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与Vlog时政报道的观看频率呈正相关。其次,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与Vlog时政报道观看时长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014、0.187**、0.142(*表示显著性小于0.05;**表示显著小于0.01为极度显著;无*表示大于0.5为不显著),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与Vlog时政报道的观看时长呈正相关。最后,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与短视频和获取知识占比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024、0.106、0.118*(*表示显著性小于0.05;**表示显著大于0.01为极度显著;无*表示大于0.5为不显著),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与知识短视频的观看时长呈正相关,因此得出以下结论。受众的接触和互动参与度与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正相关,假设一成立。受众对内容的需求满意度与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正相关,假设二成立。社交驱动性与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正相关,假设三成立。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表3-12相关性分析相关性频率皮尔逊相关性市长0692281获取新闻资讯占比219**000539073202受众参与度105067539014809539024670内容满意度140*014539187**001539106065539611**000社交驱动性172**002539142*013539118*038539662**000539766**000观看频率Sig.(双尾)个案数皮尔逊相关性539069228539219**000539105067539140*014539172**0025395391观看时长Sig.(双尾)个案数皮尔逊相关性539073202539014809539187**001539142*0135395391获取新闻资讯占比Sig.(双尾)个案数皮尔逊相关性539024670539106065539118*0385395391受众参与度Sig.(双尾)个案数皮尔逊相关性539611**000539662**0005395391内容满意度Sig.(双尾)个案数皮尔逊相关性539766**0005395391社交驱动性Sig.(双尾)个案数539**.在.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在.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3.3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的不足从以上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可以从受众参与度、内容满意度、社交驱动性三个层面来总结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首先,对受众参与度层面的分析,有539名受访者都表示自己观看过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对该类短视频新闻的触达率为98%,由此能够表明目前我国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受众群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在网络用户中的普及率也比较高。通过调查发现,观看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受众的年龄层分布比较均匀,受众的教育完成度比较高,具有比较高的学历水平。可以看到Vlog时政报道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其传播覆盖范围也比较广泛,并没有局限在某一个社会阶层。依据数据结果以及实例,如今,中国大多数Vlog时政报道都充分激发了用户参与娱乐活动的热情,从而在社交媒体上充分展现自己。用户可以点赞、评论,也可以在微博上交朋友。这是非常好的,这些平台的用户都得到了充分的自由,这些用户参与到这个过程中,通过增加用户在平台上的黏性,实际扩展了内容的分发效果。其次,受众对Vlog时政报道传播内容的满意度层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5.8%的受访者在观看Vlog时政报道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度是比较高的。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内容对自己有比较大的益处”和“短视频内容的形式比较有趣,有吸引力”是影响受众观看互动参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表明大部分受众是出于满足自身的需求来进行互动和分享,同时受众还比较关注播放量、点赞量较高的视频。这在客观上利于时政类短视频传播效果的扩散。人们总是对与自己相关的内容显示出更多的兴趣,所以如果能更多参与到内容的共同构建中会极大提升受众的参与热情,高质量的内容是受众行为意向的基础,是扩大传播范围、深化传播效果、满足更多人需求的关键。信息越多、内容越符合自己的兴趣,就会有越多的人成为出版商,与亲朋好友分享高质量的新闻,观众也比任何人都更愿意观看视频。最后是社交驱动性方面,数据显示超半数的受众会出于社交需求转发、评论或点赞当前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网络媒体平台通过论坛、博客、聊天工具等传播特定主题或领域的个性化信息。网民可以利用自己的观点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传达、收集、表达和维护普通人的权利、诉求、意见和愿望,从而影响认知态度、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决策乃至其他网络事件的走向,都对其在舆论领域的民主力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全面审视和把握用户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发言和表达意见的空间,增加与用户的沟通,激发用户兴趣,打造社区平台,扩大媒体影响力,提高传播影响力。综上,依据对样本以上三个层面的调查,基本可以判断出目前时政类短视频的传播深受广大网民的喜欢,短视频传播创新时政报道形式的传播效果显著。3.3.1娱乐化内容冲击严肃时政报道时政报道以Vlog形式作为媒体转型的切入点,是当前个性化传播方式最极致的表现手段。Vlog时政报道主要是记录者深度参与新闻内容传播,使得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可能由过去只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而转向对“新闻内容报道者”的关注。例如不少受众在观看时政新闻短视频时,会关注“女主持人的穿搭”“男主持人的发音”等等,这些关注点已经脱离了新闻事件本身。如果受众在观看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出现太多额外的互动环节,那么就可能导致受众的注意力被分散,以至于受众完全忽略了新闻议题本身,影响到受众对时政新闻观看的体验。Vlog形式的时政报道让受众对各类时政新闻议题的理性关注逐渐转向感性关注层面,出于吸引受众的目的,不少Vlog视频主会选择设置夸张的标题,往往让这类短视频陷入了标题党的误区。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挖掘娱乐化的功能,这样不但可以完全满足广大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还可以大大增强其传播效果。而在主流媒体时政报道中,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并把握好新闻的娱乐化程度,既要满足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还需反对一味地迎合受众。如果网络传播媒介只为了保持热度增加流量,一味地追求迎合了广大受众对其作品低俗化内容浏览量的主观需要,虽浏览量是客观的,但长此以往,媒介在我国网络传播中的整体公信力、权威性会渐消失削弱殆尽,其自身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壮大更是无从谈起。娱乐化不适度,不会增强新闻的贴近性,而会背离新闻传播规律,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3.3.2碎片化表达模糊报道焦点由于受到视频传播平台媒体属性的严重限制,短中长视频以小见长,迎合了

  第3章Vlog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微数据时代信息语境下的媒体碎片化移动信息网络传播和移动互联以及网络移动用户的群体移动化发展趋势,适合在社交平台快速裂变传播。但是由于受到了时长、体量的制约,观点逻辑和叙事空间被大幅度地压缩,用户已习惯被动接收信息,缺乏对内容的深入思考而变得浅薄。碎片化信息会将用户精力分散成碎片,没法处理复杂信息,以至于没法进行深入思考,最终人们会因缺乏深度思考而变得浅薄。忽略宏大叙事,沉醉于生活琐碎,不利于培养与塑造良好的社会媒介素养。碎片化不仅意味着用户接收习惯的改变,同样也意味着用户意见表达的零碎。在传统媒体时期,用户的意见往往由新闻媒体所代表,而新闻媒体只能选取典型事件进行表达。但是当前,用户有了更便利的发声渠道,使舆论场中的意见表达也呈现出多元、碎片的特点,导致舆论生态中众声喧哗的状况时有出现。用户的碎片化接收方式使得自身逐渐被碎片化形塑成浅层的思考,而这也使得原本依赖于用户深度思考的新闻逐渐走向了浅层化、单向化。深度报道所需要的思考是用户无法在短暂的碎片化接收中抵达的。3.3.3年轻化圈层局限传播广度微博数据显示,全国“两会”相关信息的受众中,73.5%年龄都在30岁以下,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网友占到27.9%。两会期间的重要时政热点新闻报道主要部分采用了Vlog这一目前比较流行的中国传统新闻媒介叙述形式,以年轻化的用户群体为主要叙述内容主体,赋予了新闻报道以读者更多的时代情感与文化交流感,对于中国青少年的主要用户消费群体来说也更具有较强的社会吸引力,是传统媒体在促进传统与现代媒介的完美融合以及应用发展方面能够作出的新颖和突破之处。两会期间Vlog的信息传播主要方向是通过依托于新浪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社交性平台,以社交网络媒体作为传播信息平台,吸引年轻人广泛参与其中。主流媒体注重两会语言表达的高度个性化,偏向两会故事叙述观点的平民化,以及传播视角的独特性,使得时政新闻报道具备更多社交互动的传播属性,是在努力吸引全球更多中国年轻人广泛深入关注两会时政热点问题的一方面不断向前推进迈出的新一步。但是,目前短视频新闻的受众群更加年轻化,他们更擅长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传统的说教式新闻传播已经不再能满足年轻受众的需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求。尤其是主流媒体所采取的严肃新闻传播样式,已经越来越不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因此,不少主流媒体在布局短视频新闻过程中,会加强对短视频新闻叙事模式的转变,新闻内容的话语形态会更加生活化、轻松化,以此来实现与受众的互联,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例如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推出的短视频节目《主播说联播》,就开创了完全区别于严肃新闻的话语形态,以更加新颖、轻松的形态来进行新闻传播,吸引了大量年轻网络受众的关注,但是却忽略了其他圈层的接受程度。

  第4章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研究第4章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研究4.1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影响因素4.1.1受众参与度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快节奏、轻体量的短视频正在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着新闻报道的方式,新闻传播的移动性在不断增强。现如今的短视频新闻虽然能够符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特点,但是,越来越多的受众会选择用碎片化阅读取代严肃阅读,人们观看任何信息都更倾向于碎片化吸收。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传播效果是呈弱化趋势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传播符号和方式都越来越碎片化,它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即时性,但是留给受众的思考空间却越来越小。广大受众在浏览过新闻信息后,只是随手浏览或短暂停留,虽然会有点赞或转发行为,但是长久的参与度却不高,大都是一览而过。如图4-1,同是两会期间围绕普法主题发布的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可是受众参与度呈现两极分化状态。新华视点以普通记者为主角,带大家一起了解民法典的知识,其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都没过千;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视频中,是以知名男星王俊凯为主角为大家进行普法知识讲解,其点赞量为58.3万、评论量为3.8万、转发量更是达到了350万。现阶段,Vlog时政报道的参与行为主要受娱乐化影响,新闻本身的影响力反而没有那么大。这就使得用户黏性不够,不利于传播效果的深化。这两条两会期间的Vlog时政报道,虽说都是与法律相关,但由于第一人称讲述者的角色不同,受众参与程度却大相径庭。记者运用第一视角的拍摄手法带大家走进两会现场,了解民法典草案,通常来说,是能够满足受众的求知欲的,但是传播效果却远远不如知名男星王俊凯所带来的这条短视频。这条视频曾一度占据微博热搜,受到网友大力追捧。那么在这个例子中,受众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新闻本身,而是偶像的影响力。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图4-1受众参与时政报道行为对比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人会相信自己偶像或公众人物的观点。而在2021年两会期间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宣传形象大使王俊凯的《王俊凯探秘最高检Vlog第二季视频》,被多家主流媒体发布,视频中小凯带领众网友感受检察官如何运用“黑科技”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展现了我国司法机关的与时俱进,视频累计获得249万次观看。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对现代人的信息传播范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具有高流量载体的社交媒体完全主宰了某类社会议题的信息传播过程,深刻地影响了相关议题的舆论走向以及网友观点表达等,使得受众参与的基数扩大几十倍。网络KOL(意见领袖)也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4.1.2内容满意度无论处在任何媒介传播时代,内容为王是恒定不变的第一定律。只有拥有品质最过硬的新闻内容,媒介传播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表4-2显示,四个内容满意度变量的均值得分都大于3,由此表明目前受众对Vlog时政报道的满意度和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受众通过观看Vlog时政新闻短视频,在满足自身对新闻讯息的需求,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同时,还在社交媒体平台与媒体、政府之间实现双向互动,涌现舆论热潮。

  第4章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研究表4-2内容满意度因素描述统计量喜欢的内容类型Q17及时获取有效的新闻资讯Q18更加了解国家未来发展政策Q19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面Q20实现媒体与用户的双向沟通极小值1111极大值5555均值3.543.623.573.60标准差1.1391.1311.1191.161在现如今流量为王的时代,能够抓住用户眼球和留下用户的必然是优质的内容。新媒体在内容创新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属传统媒体资讯类新闻的权威节目《新闻联播》。如图4-3所示,《主播说联播》短视频刚一入驻抖音,粉丝数就瞬时增长至1200万,央视主播李梓萌的第一条“主播说联播”短视频的播放量就达到5400万人次。在抖音平台上,康辉的第一条短视频新闻,也瞬间进入到抖音热榜,受到广泛传播。当日,《新闻联播》的抖音账号粉丝人数就突破了1500万。《主播说联播》所选择的议题内容是与当日《新闻联播》报道的内容是相结合的,它主要通过主持人评述的方式来将严肃新闻“软化”,通过运用大量轻松诙谐、接地气的讲述方式来进行议题的讲述和评论,激发大量受众产生情感共鸣,以创新新闻评论的方式做好了短视频新闻传播的顶层设计,以此来实现扩大传播效果的目的。图4-3短视频流量示例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由上述分析能够看到,目前受众对Vlog时政报道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而在当前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媒体开展短视频新闻传播,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传播原则,在坚持传播高品质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新闻传播形式和手段的丰富和创新。4.1.3社交驱动性随着国内短视频新闻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布局自己的短视频新闻传播体系,纷纷入驻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受众自身也会把从各个渠道看到的有趣短视频分享到自己的个人微博账号和朋友圈,并对由此带来的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十分热衷。所谓社交驱动性主要表现为受众接触社交媒体的行为,通过观看短视频新闻等具有高强度互动性和社交传播属性的时政新闻资讯。受众比较偏好转发、点赞和评论传播热度高的短视频,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受众自身社交互动的参与需求。此次问卷对用户观看Vlog时政报道过程中的社交驱动性变量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4所示,用户社交驱动性变量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的均值均大于平均值3,由此表明社交驱动性与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是呈正相关的。表4-4社交驱动性因素描述统计量极小值Q13主动分享到社交渠道Q14会与网友留言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Q15会对社交媒体中点赞率较高的内容更加感兴趣Q16参与互动的目的是展现我自己观点和能满足我社交需求。1111极大值5555均值3.653.673.543.52标准差1.1221.1631.1351.148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现代人的线上社交活动越来越多,人们分享和传播信息的速率变得更快,人们在分享信息的过程中,不仅仅只关注信息内容本身,还更加注重信息传播的娱乐性和个性化传播。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娱乐和社交属性,有利于新闻内容的裂变式传播。

  第4章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研究4.2Vlog时政报道效果提升策略4.2.1软化传播内容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主流媒体价值观的导向问题需格外重,媒体表达语态的公开化和具体化。2020年两会期间,《中国日报》的记者彭泽萱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两会Vlog时政新闻报道,以其亲切、专业的传播吸粉无数。这种新型的新闻叙事方式和新闻传播语言形态的发展,使得传播者能够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传播严肃的时政新闻,极大地拉近了官方媒体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主流媒体在推动多元新闻传播模式的建设过程中,更加关注IP的人格魅力,在短视频新闻传播过程中,更加注重采用一种更为亲切的“民间话语”的叙事形态,紧紧贴近民生热点,在民间舆论场抢占了一席流量高地。央视的白岩松、朱广权、康辉等都以其个性化传播特点而备受广大网友的追捧,主流媒体的严肃新闻传播者已经成为网络平台上具有突出人格魅力的意见领袖,通过各自不同的人格魅力展现来实现与广大网友的话语共识和共情。以情感共鸣弱化权力层级,强化集体记忆塑造。集体记忆与其他个人的记忆有所区别,每一个人都需要将自己置于“群体位置”中去,从而对其进行回忆,才有机会使其产生集体记忆,而这样的集体记忆可以强化权力阶层的“宣传意味”。舆论引导最重要的是对民众的情绪进行释放与引导。转换“议程设置”到“情绪设置”的理念,主要是在新闻内容的传播过程中对人们的情绪进行引导,这样有利于主流媒体对舆论的引导。一般来说,线上评论区一般是网络用户集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泄情绪的主战场。相关调查显示,如果不重视受众的负面评论,很容易由此引起公众舆论事件。因此,主流媒体需要通过积极的互动交流来消除受众的负面情绪,加强对正面舆论的引导。短视频平台的情绪传播特点是非常突出的,要求短视频制作者与平台要加强对用户负面评论的关注,重视用户的负面情绪,加强对受众的情绪引导和疏解。4.2.2拓展传播形式短视频丰富了传统媒体的大型新闻报道表达方式语言,拓展了大型新闻报道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的新媒体形式,让每一位受众都能够迅速地了解大型新闻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更直观地看到新闻现场,及时、快速、高效是它的代名词。时政专题新闻视频在对我国新闻热点事件的现场整体形象呈现上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场视觉化和冲击的能力,在保证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切实呈现实景现场。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促进了广大人民积极参与到新闻节目进程中,为广大人民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方便,使得新闻传播者在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平台上能够获得大量素材和资料。同时,社交平台中的App自带短视频内容编辑和处理软件,给原本就是枯燥乏味的时政新闻短视频在内容和呈现形式上都添加了一些彩色,网民们也更加愿意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新闻事件的讨论中,意见在这个市场上也得以充分地涌动。4.2.3融合传播渠道大力推进媒介融合,精准投放优质内容。原先单一化的传播媒介阅读形式若不推陈出新,将与我国当今灿烂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不相适应,与我国传统媒体之间的阅读市场竞争激烈态势不相适应,与阅读受众多元化的文化不同要求和我们现代社会生活阅读方式的巨大差异性不相适应。在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巨大趋势之下,无论是在经营管理机制上的改革方面,还是在新闻生产、传播途径及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包含着既有对来自外部的创新需求,又包含着媒体行业内部的各种专家人员所作出的各种创新措施。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闻概念和呈现手段,将其萌发并诞生在媒介交互融合的具体实践之中。受众将由此体验感受到了一种新的传播理念,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格局和一种新的传播样式。媒介的融合不仅仅是对媒体内部的一种生产流程进行改造,也是一种激发媒体与用户融合创造性的生产能力。专业化的生产力和用户化生产力相互紧密结合,带来了传统媒体生产力的重塑。通过传统媒体平台所释放的用户数量,直接影响到了市场,对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进程也是一种自下而上、具有内源性质的动力。只有使用者具备了融合的意识,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协同融合才可能得到实现,而整个市场的融合则会反过来促进业务融合。时政新闻短视频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其内容可以在多种社交平台上进行转发或者共享及与人们进行实时的互动。社交平台作为中国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主要内容分发途径和渠道,不仅可以拓

  第4章Vlog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研究宽短视频新闻传播的渠道,使得新闻短视频产品的分发投放到了更多的受众手里,同时也很好地提升了新闻短视频传播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延伸了短视频新闻报道的话语权和空间,为短视频的新闻用户们注入了鲜活的信息和社交驱动力。Vlog时政报道的制作和发布方在进行制作和分享新闻产品时,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属性,制定不同的方案。要深入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平台的定位特征及其行业属性,分析其所在目标群体的受众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一些影响它的因素,针对其所在平台的特殊属性与其所在目标群体中的受众兴趣偏好分别作出了具体相应的政策调节。在投放不同的传播平台上,我们就需要对分发时政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内容和投放时长做出相应细分,例如,通过微博这一社交媒介的传播渠道平台来投放分发时政信息内容时,短视频时长大都会在30秒至1分钟以内,在向微信客户端平台投放时政信息时,时长一般也该应在约5分钟至5分钟之间。在对投放内容的选取和方式上,在对目标用户群体的特点进行了解之后,要将各种类型的新闻视频推送到不同类别的用户,以提高其对目标用户的黏性。Vlog时政报道内容发布机制的优化和精细化,不仅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和内容,同时还可以和受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关联。4.2.4开掘传播深度随着网络社交化不断发展与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的网络信息沟通与相关数据信息获处理机制已经开始发生了巨大的重要改变,但是由此而逐渐产生的“群体性孤独”的社会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与高度重视。社交化和网络媒体的普及给曾为我国广大人民带来群体性精神孤独症的大量出现者,深入研究理解这种特殊孤独现象的具体产生管理机制及其形成原因,并从各个方面深入探索如何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公众信息资源获取管理机制,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平台所要注重构建的各个信息维度,构建健康的中国互联网公众网络信息环境。若用户被直接性地锁定于由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精准地将其推导传送到的某些固定的具体信息中,久而久之,就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其整体思维的结构固化、认知上的结构单一,甚至还有可能直接淡化个体对于整个现实中和社会的真正实际感知,间接地严重剥夺了每个人的用户对其他固定信息的“知情权”。当前,“信息茧房”与“圈层固定”等传播效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社会群体分化的现象,也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造成了主流媒体传播受到圈层固化的影响。目前,网络信息传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基于算法推荐的传播模式;二是基于社交关系的信息传播模式。加强对圈层固化的打破,必须要对私域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运营,持续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以此来增强用户对信息传播的群体认同感,并促使信息传播实现裂变传播。增设一批专业的把关人,将公众的价值重新归还给用户,尤其是对于传媒和网络行业而言,不能将信息的传播依附于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荐,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素养的把关人依然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主流媒体对目标受众群进行用户细分,保证主流媒体在导入不同的垂直类社群或者构建自己的App能够满足其目标用户的信息需求。当网络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观看了Vlog时政报道,然后下载了主流媒体的客户端,这就使得用户进入到主流媒体自己所设置的私域流量池,主流媒体有了向用户展示更丰富新闻内容的机会。大数据背景下能够根据其用户的需求来进行特定的用户画像分析,尤其是需要加强对不同圈层用户需求的信息偏好的分析,以此来持续性地向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信息内容,并通过有效地引导促使群内的成员之间展开一定的互动交流,以此来增强该社群媒体的用户粘性。此外,当用户对媒体的生产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分享后,会产生用户裂变式传播,以此来保障社群传播体系中用户的持续性增长。而同一个个体往往会加入到不同的社群中,并且会在多个社群节点中发挥不同的传播作用,以此来实现破圈层的多层次传播效果。

  结语结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各类传播方式和形态的涌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短视频应用的迅速兴起对普通用户的社会生活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短视频的应用具有门槛低、操作简便、个人表达高度自由、碎片化、去职业化等特征,激发了广大用户所要表达的热情和创意,促成了“微信+视频”公民传播网络的兴起。另一方面,新闻报道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深度、真实性与信息及时性。技术的发展促使主流媒体进一步探索创新平民主题新闻报道的表达形式,Vlog通过口语化的故事情节叙述、第一人称视觉的实景拍摄,使观众有了真实的新闻的现场感,通过“共享空间”技术塑造,呈现出“我们在一起”的真实感觉,通过一个微观的民众视角切实呈现出一种富有激情和充满温度的新闻现场。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我国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的传播平台,短视频作为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新兴载体,有效地塑造和树立我国政务主管部门和政府机关亲民性的形象,拉近其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促进机关党员干群相互沟通融合。短视频为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创新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新方法,以媒体传播效果为主要导向,以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信息为主要实现结果,期待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媒体融合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精彩。技术的利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如何扬长避短。移动短视频不仅用于社交领域,还能作为一种工具用于新闻传播领域。在媒介融合大势所趋的今天,不仅给了传统媒体一个新的传播策略,也为新媒体传播带来更大的用户流量与使用价值。信息过载时代,受众的有效注意力时间大幅缩短,使用媒体的时间也支离破碎。这要求媒体内容要短小、精悍、迅速,而这无疑是短视频的先天优势。专业媒体生产可利用短视频,制作出亲民、简短的媒介产品,大大提高了传媒生态的活跃力。

  短视频传播创新主流媒体时政报道效果研究——以“两会Vlog”为例参考文献1.专著类[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9.[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六版)[M].上海:复且大学出版社,2018:173.[3]兰德尔·柯林斯,林聚任译.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2~128.[4]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6~169.[5]尼尔·2011:116~波兹曼,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9.[6]唐兴通.引爆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4~39.[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215~216.[8]詹姆斯·W·凯瑞,李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文化”论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6~89.[9]亨利·詹金斯,伊藤瑞子,丹娜·博伊德,高芳芳译.参与的胜利: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125~143.2.期刊类[1]宾振宇.Vlog中国发展现状与前景浅析[J].视听.2019,(03):147~149.[2]常江,田浩.从两会报道看时政新闻生产的技术趋向[J].新闻战线.2018,(07):65~67.[3]陈昊冰.Vlog火了:2019年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的创新与反思[J].传媒论坛.2019,2(10):26~30.[4]段钢,汪仲启.互联网时代主流话语传播要强化受众意识[J].红旗文稿.2017,(01):29~32.[5]高云.从媒体融合看时政新闻创新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19):18~19.[6]郝丽婷.Vlog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特点及作用——以2019年“两会Vlog”为

  参考文献例[J].新媒体研究.2019,5(08):19~20.[7]黄楚新,郑智文.技术革新、多元传播、深度融合——2019两会新媒体报道观察[J].新闻战线.2019,(07):52~55.[8]金兼斌,江苏佳,陈安繁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2):107~119.[9]匡文波,杨梦圆.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以“央视新闻”抖音号短视频传播为例[J].新闻论坛.2019,(06):23~25.[10]刘柳.移动社交背景下的短视频新闻跨平台传播策略探析——以美国NOWTHIS为例[J].东南传播.2016,(12):12~14.[11]刘征.美国新闻短视频的发展及策略分析[J].传媒评论.2016,(10):33~35.[12]马玉莹.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以2019年人民网两会报道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7):10~11.[13]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2~23.[14]裘娇.重大主题报道融媒体产品创新趋势——以中央媒体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现代视听.2019,(03):61~63.[15]戎明昌,吴珂.短视频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路径创新——以南方日报两会短视频产品为例[J].新闻战线.2019,(13):48~49.[16]孙振虎,刘明君.融媒体环境下时政报道创新路径探析——以2017年两会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8):35~38.[17]孙呓.Vlog在新闻生产领域的运用与优化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5(15):31~33.[18]王友聪,杨红旗.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两会内容传播创新——基于两会报道中热门Vlog的分析[J].视听.2019,(09):179~180.[19]谢福山.创新会议新闻报道方式,提升传播及宣传效果——以中央经济工作、城市工作会议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4):99.[20]吴珊珊.两会Vlog:“新闻+Vlog”报道模式初探[J].新媒体研究,2019,5(10):27~28.[21]温红彦.全媒体融合的一次生动演练——2015年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的创新实践及经验启示[J].新闻战线.2015,(07):45~46.

篇二:主流媒体vlog

  

  视界观

  OBSERVATIONSCOPEVIEW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策略邢茜文(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00)摘要:Vlog自2018年起被广泛用于新闻报道之中,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仅存在两年时间,但其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以主流媒体的vlog新闻为研究对象,分析vlog新闻的视觉说服策略。关键词:vlog;新闻;策略vlog新闻通过记者手持移动设备记录新闻,新闻内容通过新闻记者的自主选择,将最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画面呈现给受众,这种通过主观视角报道新闻,用微纪实手法和生活化场景进行讲述的报道方式,是增强视觉说服形象性的有效方法。一、用第一人称视角呈现,强化在场感和代入感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事件发展变化。在vlog新闻中即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采用怎样的报道方式向受众传达新闻事实。传统新闻在报道时,记者会站立在镜头面前,神情严肃的进行新闻播报,记者此时以第三方的视角旁观事态发展,这种报道方式会与受众产生距离感。与此同时,受众作为单一的信息接收者,在接受信息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样一来,传播效果会被削弱。Vlog新闻即新闻记者手持拍摄设备,以自拍的方式记录新闻事件。记者置身新闻事件之内,通过与事件当事人对话的方式将新闻事实呈现出来。这样的讲述较为直观,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能够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受众自动带入记者的角色,经历记者的所见所感。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沉浸理论,即人在一定时间内全身心专注于某件事情,同时对于其他事件不予关注的心理状态。[1]受众在观看vlog时,可以获得远距离临场感,从而产生沉浸的体验。受众与记者共同参与新闻事件的过程,可以另受众产生强烈的沉浸感。这种沉浸为感官的沉浸,当我们看到或听到这一信息时,沉醉其中,能够切身的感受到事件的发展过程。可视化是实现沉浸式体验的重要途径,vlog新闻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组合起来,多种视听元素的叠加可以使受众体验到新闻信息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而且能够为受众创造出沉浸式的媒介场景,丰富受众感官体验,进而使受众对新闻事件产生正确的认知和判断。二、用微纪实手法叙事,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纪实在文学界和电影届被称为“写实”,它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强调纪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以及强调纪录形声一体的行为活动。[2]Vlog新闻兼具新闻和纪录片的一些基本要素。从新闻的角度来说,它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跟进新闻事态的推进,具有新闻的价值和时效性;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讲,vlog新闻注重反应对事件全程的记录,对事件和人物做真实完整的反应,传统的新闻报道在拍摄时会选取新闻事件发展的高潮进行报道,将事件结果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而vlog新闻将准备阶段、采访过程以及记者自身的感受都作为新闻内容进行播放,受众在观看时会将其视为一部微型纪录片,因此纪实性是vlog新闻较为明显的特点。其纪实性主要通过长镜头和同期声来实现。(一)运用长镜头增强vlog新闻真实感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它能够纪录或再现事件发展的真实过程和现场气氛,具有毋庸置疑的真实性。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追求短小精悍,在短时间内获得最重要的信息,实用性较强。但这种新闻往往存在一些弊端,即受众很难分清记者报道的新闻是否属实。为了避免新闻的真实性受到怀疑,vlog新闻在拍摄中注重长镜头的使用,长镜头可以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呈现286www.sjgzzs.cn出完整的时空关系,全面纪录新闻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还原新闻发展过程,不会通过剪辑手段扭转新闻原貌,这打消了受众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怀疑,也提高了主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此外,真实的新闻还可以打动受众,使受众在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从而获得新闻媒体预期的传播效果。国家探险队测量珠峰海拔时,新华社发布了“珠峰vlog”系列视频,其中一条探访珠峰高程交会测量点的视频时长三分三十七秒,用长达三十八秒和四十一秒的两个长镜头向受众介绍了珠峰测量交汇点的位置和测量人员的行动路线。对于长镜头的使用,首先在表现过程上,采用的是一种观察的方法,记者手持拍摄设备记录下物质运动的连续过程,创作者与表现内容处于一种共时性的历程之中,在观察的过程中,“未知”逐渐被了解。其次从空间结构来看,长镜头保持了空间结构的统一性,记者在拍摄时使有限的视域不断拓展,最终显现出事实空间的全貌。如记者在向受众展现珠峰测绘点时,先是将不同方位的测绘点逐一展示出来,最后镜头拉远,完整的珠峰交汇点展现在受众面前,受众的了解过程与事件发展同步,可以营造出强烈的在场感。(二)加入现场声,增强vlog新闻现场感传统新闻为了确保声音的清晰,采取加入部分同期声的方法,比如在报道重大会议时,领导人入场或发言之际,新闻报道会采用后期配音的方式对会议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在报道时会选取相对安静的演播厅或者空旷的室外以保证新闻内容可以清晰准确的被收录在摄影机内,给受众清晰地收听体验。Vlog新闻不特意挑选报道场地,而是直接收录新闻现场内的声音,作为vlog新闻的背景音。现场音的录制可以再现新闻情境,真实的声源以及声音层次是与新闻展出的场景同时发生的,这种声形一体的运动形态具有环境真实感和情绪感染力。观众犹如身临其境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新闻现场。如中国日报中的小彭,在采访中国海军与巴基斯坦海军在巴方港口城市卡拉奇举行的联合演习中,小彭登上了一艘巴基斯坦海军的军舰观摩演习的行动方案。由于是海上演习,视频在播放时会听到强劲的海风在耳畔回响,但这种嘈杂的干扰声并没有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反而让受众产生一种“我就在现场”的强体验感,也更加让受众理解了中国海军护航时的艰苦环境。结语:vlog新闻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其传播方式贴合了受众的接受方式,是新闻媒体年轻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在日后发展中应发挥其纪实性、灵活化等优势,将传统新闻的深刻与vlog细纹的娱乐性相结合,使主流媒体焕发出新的生机。注释:[1]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17.12[2]聂欣如:《纪录片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05,79页参考文献:[1]苏佳.5G时代主流媒体的“Vlog+新闻”报道[J].新闻前哨,2020(08):54-55.[2]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新华出版社,2004.1[3]杨阳.论形象的视觉说服[D].苏州大学,2010.

推荐访问:主流媒体vlog 主流 媒体 vlog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