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5篇

时间:2023-05-01 16:50:05 浏览量:

篇一: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镇街"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X委办〔X〕8号)、《关于印发X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区委办发[X]34号)等有关精神,结合街道实际,进一步理顺社会治理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省、市、区有关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总体部署,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求,着力构建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为枢纽,"四个平台"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基层网格一体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运用为支撑的体制新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便民高效、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二)具体目标

  1、完善基层全科网格,整合资源,理顺基层社会治理脉络;

  2、推进"四个平台"及可视化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建设,理顺社会治理组织指挥体系;

  3、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完善运行机制,全力提升集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建立运行保障制度并实现有效运转。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二、工作措施

  (一)建设组织架构

  以坚持纵向贯通、横向到边、联合协同为主要方向,组建新街街道社会治理体系组织架构。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实体化运作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第二层级为联合协同运作的"四个平台";第三层级为街道划定的65个网格。

  (二)建成指挥体系

  以实现扁平化管理、集成化指挥为基本出发点,明确由街道副书记任街道治理体系总指挥、相关分管领导担任平台级指挥的指挥架构,由街道综合指挥室主任具体负责全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实行统筹管理和协调指挥,"四个平台"各平台内部相对独立运行,履行各自职责,需多个平台协作配合的事项,一般由副书记协调;重大事项报街道主要领导或上报区级部门协调。

  (三)强化一线排查

  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夯实网格基础,构建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网,实现各平台间信息互通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发挥综合性功能。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根据每个网格的具体工作量,合理调整网格数量,强化全科网格队伍建设。通过网格管理、驻村联村、专项督查、服务热线等多种途径,收集并分别向平台报送各种信息,实现网格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强化网格工作保障。

  (四)注重运行规范

  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对网格长、公众通过各类途径报送的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信息,由综合指挥室负责汇集,根据事项类别及时分派给"四个平台"办理,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督办、统一反馈、统一考核。事权不在街道本级或本级难以处置的事件,及时分类上报给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分流处理。街道内各平台内部独立运行,履行各自职责,办理结果要及时反馈归档。建立工作平台督办、考核制度,对信息接收、分流交办、执行处置、回复反馈各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督。街道纪工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交办事项办理情况监督、检查,对协作配合不到位及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问责。

  (五)增强执法协调

  建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与专业行政执法相协调的指挥机制,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指挥和协调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执法队伍,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执法时需要公安等力量保障的,由综治工作平台协调组负责协调。完善派驻机构之间执法合作、信息通报等制度,强化条线执法的协调配合,形成街道统一领导、部门常态协作的良好格局,增强行政执法工作合力和整体威慑力。

  (六)落实专项考评

  社会治理"四个平台"日常运作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按照全科网格暨网格员队伍要求,对区级派驻机构(人员)、网格长、网格员具体职责、任务清单、社会治理各类信息的采集、录入、流转、交办、办结、反馈等事项全面纳入考核,对在编在职事业编制以上人员纳入街道日常管理,将考核结果计入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抄告区级相关部门。加强平台经费保障,根据"费随事转"原则,按区里相关文件精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适当提高派驻机构人员待遇。

  三、具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科室、派驻机构、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推进以"四个平台"运行机制为重点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创新基层治理、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并实现高效顺畅运行。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有效整合新街街道及各派驻机构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成立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运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建立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协调组,明确部门责任、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专人统筹,全面推进街道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X年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启动之年。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努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整体谋划,以系统思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推",坚持从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来谋篇布局。研究出台了《x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平安x建设发展规划纲要(X-X)》,构建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X项基本任务,逐项分解细化为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每年进行检查考核,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

  惩防结合,以安全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治理"治什么",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一是构筑总体安全防线。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三是建立动态防控体系。深入推进警种融合和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党建引领,以坚强组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发挥市、县区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二是探索党建融合。纳入"X、X"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载体。三是推动党员下沉。深化属地管理,试点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做实做细,以固本强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实现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二是整合治理力量到网格。对网格过筛梳理、整合优化,细化服务事项准入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清单,对网格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三是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基层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抓基层治理的责任感,明确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其5个专项责任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扎实推进我市基层治理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全省基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市、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创建幸福村居为抓手,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抓基层的部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成涉农土地问题整治、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建成统一规范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珠海的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责任小组:涉农维稳及社会矛盾化解责任小组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涉农不稳定问题、劳资

  纠纷、涉环保不稳定问题、涉众型金融不稳定问题、房地产领域不稳定问题等5个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滚动排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村抬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击基层涉黑犯罪。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法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维稳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维稳形势的分析

  研判机制,推动维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4.切实解决历史积案。按照事要解决的原则,清理积案,

  解决好历史问题。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小组:涉农土地治理责任小组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0__年9月底前开展自查自清,年底前制定处置方案,逐项落实整改,20__年6月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6.落实农村留用地。20__年9月底前建立历史留用地台账,年底前出台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留用地历史欠账。

  7.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20__年1月1日以来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20__年底前完成打击整治农村土地"三乱"任务,坚决遏制农村土地"三乱"现象。在此时间范围之外发生的其他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经举报查实的,一并纳入专项治理范围。

  8.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20__年底前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滞留问题。20__年9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20__年12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50%;20__年3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75%;20__年6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100%。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责任小组:农村土地确权及"三资"管理责任小组

  9.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区、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做好确权工作,20__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落实区、镇一级专责人员。20__年底前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对,完成数据录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建立资源登记、资产台账和合同管理电子台账。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责任小组单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小组

  11.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20__年底前,选择一个区开展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争取到20__年底,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建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2.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责任小组:农村(社区)党建责任小组

  1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继续坚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在推行"政经分离"的农村(社区),由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经济组织负责人,既要加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又要保持对集体经济运营的有效监督。

  14.规范村级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会议制度,明确操作规程。

  15.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关于全市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党组织持续整顿三年行动计划(20__20__年)》,每年按照10%的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年底对整顿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年整顿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对重点村、老大难村,对多年整顿没有明显成效的农村(社区),区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要直接包、重点抓,限期解决问题。

  16.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行政村党员人数较多、下设党组织较多的,村党支部可根据有关规定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探索党组织、自治组织、公共服务组织下移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两新"组织的书记和优秀党员可选配为农村(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和专(兼职)委员,比例要逐步提高。20__年8月底前确定1个有代表性的镇作为党组织设置试点单位,20__年底前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取得成效。

  17.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培养好、管理好支部书记,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注重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完成对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抓好支部书记培养,市、区每年分期分批对现任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20__年8月底前确定全市村(社区)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加强跟踪培养、考核和管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考录镇(街道)公务员和镇(街道)领导干部力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18.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19.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市、区组织部门推动各有关部门,重点解决村(社区)办公场所问题,支持村(社区)党群活动阵地建设,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发挥办公议事、党团员和妇女青年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多种综合功能。

  20.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20__年底前,制定《珠海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划(试行)》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

  21.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减少会议、台账、报表等。

  22.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机构。成立市、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统一领导。镇(街道)设置基层治理办公室,选配好党委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基层治理领导机构工作机制。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每季度召集各专项责任小组牵头单位和相关单位召开一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次专题研究会议,每半年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专题汇报。各专项责任小组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市直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配合牵头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各区党委要把抓好基层治理作为分内职责,统筹谋划,给予有力指导,定期研究有关重点问题,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委书记要把基层治理工作抓在手上,切实履行好"一把手"的主体责任。

  (三)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作用。镇(街道)党(工)委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要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社区)、阵地在村(社区)的意识,促使镇(街道)党(工)委、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村(社区)上。

  内容仅供参考

篇二: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

  

  2022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动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建设平安某某、法制某某,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某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印发〈某某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基层群众服务能力和社会环境,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努力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受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某某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层基础。

  二、总体目标

  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深入开展基层自治建设、城乡社区协商、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组织体系建设等工作,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部门联动,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努力创造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方法、新成果、新制度、新理念治理方式,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某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体现在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社会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坚持为民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中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系统思维。将社会治理放到民政业务高质量发展全局中谋划,统筹各项任务,部门协同联动,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四)坚持共建共治。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四、工作任务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

  1.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强整体设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督导考核、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把社会风险防控贯穿规划、执行、监督各领域各环节,做好群众安全感巩固提升工作,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2.完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统筹上级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整合资金、资源、项目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对社区内有关重要事项决定、资金使用等,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稳妥有序推进市域内村改社区工作,同步调整或者成立党组织,跟进和加强党的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保持市域社会治理定力

  1.推动乡镇治理创新。配合机构编制部门推动乡镇(街道)赋权赋能,强化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强化乡镇和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规范“四合一”组建要求,组建乡镇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逐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以“法治”推动乡镇治理。

  2.深化一村一警战略。配合公安部门深化社区警务战略,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法律咨询,每个村(社区)设立一个警务室,实现“一社区(村)一警(辅警)”某某某%覆盖。配合组织部门,建设完善社区物业党建机制,推动相关机制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融合。

  3坚持扫黑除恶常态。配合政法部门推动“枫桥经验”由乡村治理向城镇社区延伸,着眼于无违法上访、无刑事案件、无邪教、无黑恶势力、无公共安

  全事故、无毒害、无群体性事件等目标,把村(社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来抓,从源头上制止“带病”进村委任职,杜绝黑恶势力操纵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通过遴选,群众民主选举“能做事、会做事、做成事”的人选为村(社区)干部。加强法治、德育教育,创建平安、和谐、治安良好的村委(社区)。

  4.强化法制宣传教育。配合宣传部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配合司法部门大力开展法制示范村建设。激发中华儿女理想信念和爱国热忱,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发挥德治教化作用,促进市域社会治理内力

  1.引领道德领域建设。牵头全面推进和规范基层群众道德养成,村(社区)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评议机制,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向善,摒弃旧思想、旧观念,崇尚新时代、新观念。设立善行榜、义举榜、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工作,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激励机制,引导村(居)民做学法、知法、守法,做道德公民。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与乡村振兴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三社联动”,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工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大力培育乡风文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农村产权制改革,因地制宜、连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改造,持续推进“美丽某某”乡村建设,开展美丽村屯示范点创建,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平安和谐的新农村。

  (四)发挥自治强基作用,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活力

  1.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指导各村(社区)完善和制定切合实际、与时俱进、实用管用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监督和奖惩机制。通过制定管用的村规民约,改变村(居)民行为、观念,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

  监督,推动村(社区)社会治理现代化。

  2.厘清权责完善监督机制。负责制定县(区)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在村(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依法确定村(社区)工作事项。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规模和范围。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加强对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监督。

  3.构建民主协商群众组织。指导全市村(社区)建立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协商活动,营造团结和谐村(社区)。

  4.完善民主协商制度。配合组织部门,加强市域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全面推行落实城乡村(社区)协商制度,制定协商议事规则、厘清协商事项清单,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老退休干部、德高望重人士在基层协商中的主要作用,实现“有事好商量、小事不出村”良好格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完善村(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市某某某%村(社区)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做到“四议两公开”,提高村委(社区)公信力。

  5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1)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社会组织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社会组织的正确政治方向。发挥社会组织管理领导小组的作用,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协调配合,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和诚信建设。

  (2)加强市本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营管理,强化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人才培养,开展乡镇社会工作站试点工作,力争年内有某某%的乡镇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整合各类政府购买服务经费,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6.完善群众参与渠道。

  (1)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培育发展成立某某市社会工作协会,扶持县级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鼓励基层民政事业单位干部和社区干部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推进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

  展。

  (2)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对各县(区)和各单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志愿者注册比例,力争达到常住人口的某某%以上。

  (3)鼓励城乡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搭建群众参与平台。

  (五)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增强市域社会治理动力

  1.完善网格化管理平台。配合政法部门,优化全市个村(社区)以及住宅小区或居民小组网格化设置,合理配置网格员,加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宣传力度,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齐抓共管,推动工作落实。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络,避免各自为政。配合组织部门,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推行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和党员积分管理,引导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发挥作用。

  2积极推进一证通办。进一步改善村委(社区)基础设施,配合大数据发展部门提高公共能力和水平,配备现代化办公系统,充分利用市大数据发展局的大数据平台,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建立和完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进有关公共服务事项凭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一证办通”,实现群众少跑腿能办事,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公信力和满意度。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民政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组织谋划。各县(区)民政局要进一步提高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动作为,主动对接,精心组织实施,狠抓具体落实,共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

  (二)细化分解任务。各县(区)、各科室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做好工作安排,明确工作责任,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

  (三)加强督促检查。各牵头科室要对各县(区)推动落实情况进行跟

  踪,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

篇三: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机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着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以及从维系法治的行政管理向主动服务政府的治理转变的挑战,城市社会治理机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2011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机制措施》,以促进城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试点机制的实施与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全面发挥试点机制对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为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建议。

  一、试点机制实施及其与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联系

  1.1点机制实施

  2011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机制》,努力推翻传统的管理体制,改进和完善城市社会治理机制,探索现代化治理模式,进而推动城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具体措施有:

  (一)建立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探索解决社会治理问题的民主方式,强化治理体系的人性化,创新行政处罚机制,完善审判程序,构建合规可持续的治理体系。

  (二)完善城市社会治理机制,通过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新型治理模式,实现社会治理与行政管理的协调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管理的高效化,提高治理水平。

  (三)推进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以社会组织和市民自治

  -1-

  等手段支持和促进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完善城市安全领域的政府审查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城市安全治理强制手段。

  (四)完善社区治理机制,促进社区治理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参与度,强化社区治安防控能力。

  1.2点机制和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试点机制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实施试点机制可以从制度层面发挥作用,完善城市社会治理机制,探索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增强治理体系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发挥政府、市民、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作用。其次,试点机制也能够从能力层面发挥作用,构建健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重视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培育社区文化,推动社会参与度的提高,提升城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

  二、试点机制的积极作用

  试点机制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城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2.1促进行政管理模式的变革

  试点机制的实施,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是治理思维的变革。政府开始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向一种以主动服务政府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市民服务更加经济、高效,政府管理能力也有了质的变化,政府的“投入果馈”管理循环的能力更强。

  2.2促进社会治理民主化

  试点机制的实施,也能促进社会治理民主化。以民主法治为核心

  -2-

  的治理模式,处罚机制带有民主修正因素,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彰显政府公信力,增强民众对社会治理的信心。

  2.3促进治理能力的提升

  试点机制的实施,还能有效地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着力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快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培育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参与度,以及强化治安防控能力,都能促进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三、试点机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点机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3-

篇四: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

  

  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为实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央政法委提出分批次在全国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市申报参与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简称“创建试点城市”),获得中央批准。为全面推动全市创建工作,依据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同意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仔细实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总要求,以解决县域内影响国家平安,社会安宁、人民清静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美好感,平安感为落脚点,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科技支持的社会治理体系。探究具有亨通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平安亨通建设在上新台阶,为我镇制造更家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镇域社会治理此种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县域社会治理中始终做到为了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

  感、美好感、平安感。

  坚持系统思维。将镇域社会治理放到镇域经济进展全局中谋划,统筹城乡社会治理、统筹各项任务,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留意联动融合,开放共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镇域社会共同体。

  坚持精准精细精致。遵循治理规律,把握时代特征,运用先进理念、科学态度、专业方法、精细标准提升治理效能。

  三、总体目标

  通过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到2022年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目标、布局、体制、方式、政策、能力现代化。

篇五: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

  

  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县农机局,财政局《关于印发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今年县安排给我镇1000亩。在我镇部分村适宜区域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为实施好今年农机深松作业补助试点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意义

  机械化土地深松作业,是提高土地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防涝能力,有效提升粮食增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机械化深松在不翻土和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松土层,不仅可有效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还因松土层的加厚,吸水能力的增强实现涝情的有效缓解。与深耕作业深翻土地相比较,深松作业工作阻力小,工作效率高,作业成本低。同时深松时不反动土壤,不仅防止了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土层分布,保证作物及时从土壤正常吸收水分和养料,还可以保持地表的秸秆,残茬覆盖,有效防止土壤的风蚀与水土流失。

  实践证明,机械深松可使雨水,雪水下渗,形成巨大的土壤水库,减少水土径流,减少水分蒸发,使伏雨、冬雪春用、旱用确保墒情。一般说,深松地块比不深松地块在0-10厘米土层中可多蓄-2毫米的水分,0-20厘米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比传统耕作一般增加24-718%。可有效实现天旱地不旱,减少灌溉次数。机械化深松适应各种土质,对中低产田作业效果更为明显。

  二、任务安排

  今年我镇计划在xx社区和鞠家窑社区部分村和发牛社区部分村土地地块较好的,以粮食生产为主,平整耕地为重点的地方,确保我镇实施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区域。重点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程度高的区域结合实施,尽量集中成片。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规范作业模式,保证作业质量。

  我镇土地适宜深松作业加旋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深度应达到2厘米以上,要求基本无漏松、深浅基本一致。联合深松作业模式要求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腻,基本没漏松,深浅基本一致。

  (二)明确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程序。

  农机深松补助对象为合作社,是定额补助,补助为每亩元,三年内同一地块只能补助一次。程序为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

  我镇开展深松作业的拖拉机必须为四驱100马力以上。明确作业任务,根据下达的任务,分到社区村。

  (三)明确质量监督。

  每村要明确村内一名干部为质量监督员,对作业过程质量进行跟踪检验和监督,并接受上级工作人员的检查督导,保证作业质量和面积,并设立深松作业质量监督和投诉电话,县农机局xx,xx镇政府xx

  明确地块,在镇政府、村领导协助下,农机合作社与各村签订合同报上级部门备案。作业合同在村务公开栏公示7天,合同中明确作业地块作业面积、作业模式、作业时间、作业质量、收费方式、作业价格、个人支付、作业确认及兑现。

  (四)有关保障措施。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以分管副镇长为组长农机站和各社区委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农机站加强技术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宣传引导。

  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和《市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庄创建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村实际,特制定村“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幅员面积1.2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共1037.23亩,其中田796.8亩,土240.43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为4675元,全村现有人均收入2800元以下贫困户95户307人。

  二、贫困现状

  村以浅丘地貌为主,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为传统种养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村民增收致富缺乏门路,发展产业无技术、资金支撑,主要困难如下:一是群众综合素质偏低。全村考入高等院校的少,高中毕业人员不多,初中、小学文化人员占少数,还有相当部分为文盲。对接受宣传、运用新政策、新技术差,观念滞后,严重影响全村经济的发展。二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水源较差,农业综合效益极低。三是基础设施差。村级公路路况差,没有便民路,广播及通讯发展缓慢,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群众对外联系与沟通,制约了各方面的发展。四是群众增收难。以传统种植为主,养殖业以生猪、零星鸡鸭为主,农民务工效益低,从事经商少。没有成片,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支撑,无村办及民营企业,导致农民收入低,使全村仍处于贫困村之列。

  三、主要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原则及方法

  1、指导思想:完善基础、配套产业、政府引导、村级组织、群众参与、脱贫致富。

  2、工作思路:

  (1)搞好项目规划的调查,摸清群众的意愿,解决实际问题;

  (2)做好规划项目的实施,按投资概算和技术标准完成规划项目的建设;

  (3)搞好项目的后续管理,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工作原则及方法:严格项目规划,组织群众投工投

  劳参与建设,捆绑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实行物资采购招标制和资金公示制。

  四、规划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完善该村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强势有力的优势产业,村民素质普遍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为贫困户解决温饱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公路建设,解决群众出行、运输难题。

  二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大力发展柠檬等经济作物,发展林下养鸡等小家禽。

  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集聚致富资金、智力优势。树立自强自立意识,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五、规划内容

  代市镇村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组织保障六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总投资91万元,整合部门资金91万元)

  (1)村内道路硬化。硬化村内道路1.873公里。(2)新修泥结石公路400米。(3)新修便民路865米。(4)维修公路670米。

  (1)村内道路硬化:

  (二)劳动能力提升(总投资4.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

  4.8万元)

  计划提供劳务培训60人,每人补助800元,由部门整合资金解决,共计投入资金4.8万元。

  (三)人居环境(总投资481.3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247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9.2万元,农户自筹15.1万元)

  (1)贫困户房屋新建3户,总投资20.9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9.9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1万元。

  (2)贫困户房屋维修加固4户,总投资6.9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2.8万元,农户自筹资金4.1万元。

  (3)民房风格修葺47户,按川东民居风格对房屋进行统一风貌打造,每户2.5万元,总投资117.5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解决47万元,整合部门资金70.5万元。

  (4)牌坊院子仿古修葺,对村1组牌坊院子进行仿古式修葺,挖掘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该院落共计21户,预计每户使用资金8万元,总投资168万元,美丽乡村资金解决1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68万元。

  (5)恢复牌坊院子石质牌坊,为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和历史底蕴,将对牌坊院子石质牌坊进行恢复,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100万元。

  (6)沿途院落打造及庭院经济,每户投资1万元,总投资68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68万元。

  (四)公共服务(总投资33.5万元,美丽乡村资金33.5万元)

  新建文体休闲广场1处,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25万元。标准化卫生站1个,总投资5万元。健身设施一套,总投资3.5万元。

  (五)产业发展(总投资66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19.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6.5万元)

  规划建成柠檬产业园1个,占地面积20xx亩,每亩栽植55株苗木,按照6元/株补助业主,总投资66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19.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6.5万元。

  (六)组织保障(总投资3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0万元)

  建设村两委活动室1个,总投资30万元。

  六、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村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集中规划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组织保障六个方面,总投资706.6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3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91.5万元,农户自筹15.1万元。

  村内道路建设91万元,能力提升4.8万元,贫困户新建房屋20.9万元,贫困户房屋维修6.9万元。民房风格修葺47户,总投资117.5万元。牌坊院子仿古修葺,总投资168万元。恢复牌坊院子石质牌坊,预计投资100万元。沿途院落打造及庭院经济,每户投资1万元,总投资68万元。新建文体休闲广场1处,总投资25万元。标准化卫生站1个,总投资5万元。健身设施一套,总投资3.5万元。规划建成柠檬产业园1个,总投资66万元。建设村两委活动室1个,总投资30万元。

  七、项目效益预测分析

  1、公路建设项目完成后,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可使全村1385人全部受益,全面解决村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困难问题,使农副产品交易更加快捷、方便。

  2、民房风格修葺和牌坊院子仿古修葺完成后,可有效带动当地人气,拉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柠檬产业园建成后,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形成业主+农户的良性循环。

  4、通过完善文化休闲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可有效缓解群众办事难等问题。

  预测项目实施后两年,基础设施转化为生产性项目,调动村民自力更生、改变面貌的积极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年人均增收达到1500元左右,基本实现项目增收目标。

  八、组织实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扎实推进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实,代市镇组建工作班子,以党委书记谢建平同志任组长,镇长赵小林、副镇长吴毅同志任副组长,镇纪委书记、党政办主任、财政所所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服

  务中心主任、经济发展办副主任、驻村干部等为成员的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蹲点抓的工作格局,强化对项目实施的监督与管理。

  (二)强化对接,摸清情况做规划。

  由副镇长牵头,与帮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一道,准确把握村的基本情况,吃透户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制本村规划,充分调动群众激情,组织群众主动参与,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项目顺利实施,卓有成效。

  (三)搞好协调配合,抓好项目实施。

  1、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成立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工作实施小组。

  2、搞好村民自治,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成立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工作项目民主理财小组,发挥干部和代表的资金监管作用,把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3、加强项目质量监管,成立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工作项目质量监督小组。

  4、实施项目公示制,充分发挥理财监督的作用,让广大群众明白实施、资金运作的全过程。

  (四)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

  规划的实施项目,必须以足够的建设资金作保障。一是

  做好过细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组织农户集资和投工投劳,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作用;二是从村情出发,从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势项目,使产业项目资金发挥效益;三是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赢得上级的鼓励和支持,在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公益性项目方面,争取国家无偿资金的足够投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的管理办法,实行县级报账制,专户存储,专户管理,同时,必须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报账到项目,并进行公示,在镇、村工作活动集中点公示不少于七天,让广大群众监督项目的全过程。在使用时严格按照“六不准”规定,即:一是不准挥霍浪费财政试点资金;二是不准截留、挤占、挪用、克扣财政资金;三是不准擅自决定,优亲厚友;四是不准将财政资金用于办公费、招待费、奖金以及福利费用等;五是不准抵扣农户或集体上交的有关费用;六是不准将财政试点资金用于与岂不相符的支出。同时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加强管理。

推荐访问: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 试点 工作方案 治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