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教案

时间:2022-01-06 17:01:38 浏览量:

  乡愁》教学设计

 作者:余多艳 单位:商城县余集一中 时间: 2015.12

 1诗两首(第二课时)

 乡愁

 余光中

 商城县余集一中语文组 余多艳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课《乡愁》内容分析::《乡愁》是一首现 代诗,余光中的经典之作,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的第二首。本单元 一组诗歌共同的主题就是爱国思乡之情,要求能领悟诗歌中所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 感情。吟诵诗歌,欣赏诗歌是本单元的主要要求。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

 级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 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本课教学分为六大模块,即“导入新课课一 —介绍作者一一朗读吟诵一一品味欣赏一一拓展迁移一一总结”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 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 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2 .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3. 理解、体味本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二> 能力目标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诗人深沉的思乡、思国之情。

 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重点】:

 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难点】:

 理解诗中的意象与作者的思乡、思国之情的联系,理解主旨。

 【教学资源】多媒体PPT课件、音频、板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间欣赏音乐:关牧村的《北国之春》,提问: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 齐答:浓烈的思乡之情)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 ,尤其是在交通、 通讯及不发达的古代, 一 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音信谁来传递。秋风夜雨,明月高悬,夕 阳西下, 塞外芦笛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恋。

 因此,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 如: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___ 李白《静夜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___ 崔颢《黄鹤楼》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对故土的思恋,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古人思乡,今人亦思乡。今天,咱们就一起来 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展示学习目标

 朗读这首诗歌,体会其音韵美;

 品析诗歌的语言,体会其意境美;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

 重点: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与作者的思乡、思国之情的联系,理解主旨。

 三、作者和背景介绍

 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和散文家。

 1928 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 湾。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 光中诗选》。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他是中国文团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10 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 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1971年,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 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四、朗读诗歌

 1.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3. 学生赛读 五、理解诗意,把握主旨

 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凝神细思,现在诗里的哪些词语留在了你们的脑海里?顺序 可以颠倒吗?为什么?(思考讨论)

 3. 文章主旨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 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和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六、品味欣赏

 找出《乡愁》中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仿照例句,用“……美,美在……” 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例句: “枚” “张” “方” “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

 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美,美在它们把浓重的 乡愁寄托于这些看似 “渺小”的形象上,不动声色地反衬出了思乡之情的浓烈。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这些词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 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家思国的情感。

 “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美, 美在它们不露 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

 七、拓展探究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四韵》的高妙之处不仅仅在于精选意象、传情达意,更重要的是, 它往往围绕中心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 了乡愁的情感内涵。第一节“长江水”联想到“酒”,由“酒”联想到“醉酒 的滋味”,再由“醉酒的滋味”联想到“乡愁的滋味”;其余三节分别由“海 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引发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充分揭示了乡愁的深沉厚重、悠远绵长的特点。

 八、本课小结

 诗人旅居海外四十多年, 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 诗人为什么如此眷恋自己的故乡,其实这就是一颗拳拳的爱国心。同学们,不 管将来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故乡,有祖国,因为你的根在故 乡、在祖国。

 九、布置作业

 1、背诵余光中的《乡愁》。

 2、课后作业第四题, 与席慕蓉的同题材诗进行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邮票

 < >

 小时候

 船票

 < >

 长大后

 坟墓

 < >

 后来

 海峡

 < >

 现在

 个人的思乡之情)

 (普遍的家国之情)

 【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 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 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所以在这节课中, 我把重点放在了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 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 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 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意象的选取,叠词的巧妙运用,充分理解诗歌 内容,引导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让他 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怀 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

推荐访问:乡愁教案 乡愁 下册 人教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