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翟雨佳第七版

时间:2022-01-09 11:03:11 浏览量:

  《记承天寺夜游》

 石家庄二中润德学校 翟雨佳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重点分析描写月光的句子,体悟“心”与“景”的交织。

 3.结合写作背景和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理解“闲人”的意蕴,体会“闲人”一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助苏轼以“月”为题材的诗词进行开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苏轼把这月的阴晴圆缺比作人的悲欢离合,说明赋予了月亮人格化的特点。”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师:“这首诗写给自己的亡妻,言语之中夹杂着道不尽愁思。”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师:“这首诗描述的是自己与伙伴的友情。”

 重点分析:与“月”有关的诗词苏轼一共写了570多首,几乎占了他全部3000多首诗词的五分之一,且他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借助月亮来抒发,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他对月亮情有独钟,他和月亮似乎有着一种莫名的联系。”

 师:“这种莫名的联系是说他把月亮当做了自己的...?”

 生:“朋友!知己!伙伴!”

 二、读解四字词语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提出问题:

 何谓“闲人”?

  假设两位同学身份,一位是苦读十年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一位是腰缠万贯,忙于生意的商贾。试问二人,是否算是闲人?答案是否定的。

 “行”与“步”的区别在哪里?

 生:“前者侧重于交代行的动作,后者侧重于惬意舒缓地散步。”

 师:“非常好。”

 “入”字当何讲?

 生:“射入,照入。”

 师:“好,我们姑且这么去翻译,一会解决这个问题”

 4.“空明”一词有何近义词?是何意?

 生:“洁净,明亮......”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准确。”

 梳理行文脉络

 课件呈现下列内容,嘱咐学生完成练习。

  起(起因)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承(过程)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转(转折) 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合(议论)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解决遗留问题】:“入”到底当何讲?为什么月色一出现,作者就“欣然”,就高兴呢?

 生:“因为见到月色很开心。”

 师:“为什么开心?结合刚刚所学,分析月亮的特殊性。”

 生(恍然大悟):“因为作者把月亮当成了知己,当成了朋友。”

 师:“对了!那你说朋友来做客了,怎能不开心呢?所以这里的‘入’字当什么讲呢?”

 生:“进入!来到!”

 师:“非常棒!”

 思考:有着怎样心境的人称得上是一“闲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也到过哪些人家,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假设环节】 抽两名同学进行身份假设,假设他们分别是苦读十年的书生和生意繁忙的商贾,思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寒窗苦读的他和琢磨生意买卖的他是否会注意到当晚的月色。答案是否定的,一定程度上突出苏轼的“闲”,也只有这种闲才可以作下本文。

 师:“说完了远在天边的‘知己’后,近在咫尺的人间还有一位苏轼的知己。”(课件呈现下列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师:“你从哪些字眼上发现张怀民是苏轼的知己?”

 同学们:“遂”,“亦”,“寻”,“与”。

 3、品味“积水空明,藻荇交横”

 师:“我们一起在中庭漫步,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的景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你们看见庭下有什么?这是怎样的积水?你们还看见了什么?这是怎样的藻荇?(交横)既然这一切写的都是月色,干脆直接把“月色”二字补上去。‘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好吗?为什么?”

 生:“不好,因为这是侧面描写,并没从正面直接描写,有意味无穷之感,加上‘月色’二字之后就无法体现出来了。”

 品味“何夜无月,但少闲人”

 生:“说明月色常在,而‘闲人’稀缺。”

 师:“苏轼完全沉醉在空无一物的月色中。当他蓦然醒悟的时候,他有话要说——(朗读课文结尾)多么美好的月夜啊!把这个月夜记下来吧!”

 感悟“闲人”意蕴

 再次唤起那一位“书生”和“商贾”,询问,“如果是你,你会注意到这么好的月色吗?你会把这月色记录下来么?”

  联系时代背景

 1为什么会贬官?苏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课件播放:乌台诗案)

 看完“乌台诗案”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受想说?(指名回答)

  体悟作者心境

 这个夜晚,苏轼要向月亮表达自己怎样的心境呢?

 这样的心境像什么?拥有这样心境的人叫什么?(板书:闲人心境 空明月色)

 回归文本语境

 创设语境,引读全文。

 只有拥有这样心境的闲人,才可以注意得到这样美丽的月光,读。(生读“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

 只有拥有这样心境的闲人,才有这样的知己,读。(生读“念无与为乐者”至“相与步于中庭”)

 只有拥有这样心境的闲人,才可以这样欣赏美丽的月色之景(生读“庭下如积水空明”至“盖竹柏影也”)

 也只有拥有这样心境的闲人,才可以悟出如此的人生真谛,读。(生读“何夜无月,无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你想成为像苏轼一样的“闲人”吗?

 生:“想”(“不想”)

 师:“别着急下结论,这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悟出来。下课!”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陆游

  闲人 (心境) 空明 (月色)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夜游 教案 承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