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在创先争优中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时间:2022-02-27 11:12:48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创先争优中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供大家参考。

在创先争优中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创先争优中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基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肩负着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报告中再一次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回答了基层党组织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最近习近平同志又指出,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是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9月26日在全省创先争优活动推进电视电话会上,省委书记赵洪祝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工作重心下移,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出特色、抓出成效。这一切都围绕了一个主题:紧抓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契机,以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为核心,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背景

1、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随着我们发展环境从受到外部封锁到改革开放的转变,经济制度从实行计划经济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相应带来执政环境、执政任务、执政思维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领导方法和工作机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党的长期执政。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以服务为基础,以服务为载体,以服务为内容,自觉地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转到服务上来,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中,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来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2、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党长期执政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把服务群众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服务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社会活力,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十二五”发展的主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它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战场、主阵地。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同步推进基层党组织转型,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实现从行政型到服务型、从封闭型到开放型、从“家长型”到民主型的转变,不断激发党员自觉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抓发展、群策群力促转型的强大合力。

4、夯实执政之基的要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危险。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为了强化

基层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内涵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真正在为人民服务上体现全心全意的基层党组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所指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四方面内容。

1、服务发展。作为执政党的基层党组织,既有领导职能,也有社会职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导职能要通过社会职能的发挥去有效实现,这就需要寓领导、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作为一项基本功能定位,从而推动党在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思想,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服务社会。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为民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新形势、新问题、新矛盾不断突出的时段,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多办法、多途

径、多举措的应对,努力服务好社会。就是要引导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关注民情、维护民安、促进民和,切实做好通达民意、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3、服务群众。执政党要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必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扩大群众基础,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服务工作,来团结群众、凝聚人心,以党组织服务力的发挥,来增强党组织的公信力、领导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就是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以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同不同意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标准,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作为组织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要适时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对不断发生变化的党员队伍结构、思想状况等问题做出调整,努力做好服务党员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党员中的凝聚力,团结好、带领好党员为当前建设出力。在具体工作中要求基层党组织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党员的工作机制,形成组织关爱、服务党员,党员关爱、服务群众的格局。

三、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和实践依据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要经过理论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

1、从理论上看。一是马列主义最本质的灵魂就是为人民服

务的精神。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更好地服务人民,完全符合马列主义。二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不同时期对此都有许多论述。毛泽东同志说过,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分水岭。“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概括为十分简炼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指出:“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江泽民同志强调:“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一定牢牢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见,我们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正确的。三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体现符合十七大报告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党的号召,这里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换句话说,我们要建设的是创新、服务、学习型国家;创新、服务、学习型政府;创新、服务、学习型政党。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

设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应有之义,或者说符合十七大报告精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从实践上看。一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深化服务内涵、增强服务实效为手段,从不同角度,千方百计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三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服务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升了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确立了领导核心地位,增强了堡垒作用。

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一)建设的目标

要利用创先争优活动这个载体,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服务功能、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工作水平、满意程度等“五个提升”的目标。

1、提升服务功能,实现“四突破”。即服务下级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有新突破;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有新突破;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领域有新突破;深化服务内涵、增强服务实效有新突破。

2、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四个有”。即有目标激励、有素质支撑、有平台支持、有机制保障,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渠道明显拓宽。

3、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四促进”。即促进党内民主机制建设逐步完善,促进党员权利充分保障,促进党代表作用充分发挥,促进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提升工作水平,实现“四更加”。即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改革创新更加显著。

5、提升满意程度,实现“双满意”。即党员对党组织满意、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满意。

(二)建设的意义

1、党的宗旨得到践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党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的不断调整,服务人民群众的内涵外延和方法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切实改进了基层党组织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使服务工作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服务需求等发生的变化,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践行宗旨,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

2、党建模式得到探索。近几年各级党组织都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并提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各种有效载体,尽管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载体过多、提法较散,尚未形成统一的党建模式,不

能整合资源、发挥聚集效应,较难适应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势。按照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和“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要求,通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作体系,使党组织建设得到有效探索。

3、科学发展得到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应有之义。扎实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中突出问题的解决,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战略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4、和谐社会得到构建。在社会生活多样化、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多变化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好新时期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通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创建,及时化解矛盾,调解纠纷,理顺情绪,消除隐患,营造健康向上、安定有序、团结和睦的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5、基层基础得到夯实。当前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总体是好的,是坚强有力的,但仍然有少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党的先进性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完全符合,集中反映出部分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发展和

服务群众的能力、素质、观念、作风等亟待进一步加强。通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从根本上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五、服务型基层党组建设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各地对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在于建立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三大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在体系建设中,需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需解决保障“软化”问题。一是解决经费保障。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党的建设工作虽然建立了工作责任制,但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十分明显,各级党建经费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二是解决人员保障。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直接服务都由村(社区)党组织完成,随着村(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数量成倍增长,村(社区)党支部(总支)委员的配备存在严重人员不足问题。三是解决设施保障。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基本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活动阵地的问题,但基本办公设施仍然配备不完善,综合服务承载能力偏弱。

2、需解决机制“虚化”问题。一是需健全服务学习机制。由于党建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务工补贴的无保障,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满足当代党员的学习需求,有的党员多年未参加过学习,未过组织生活。二是需健全党内帮扶机制。各地都已进行以党内关爱为主题的各种形式走访慰问、帮扶引导活动,但目前仍未形

成党内帮扶上下联动机制、资金筹措长效机制、帮扶效益评估机制等,帮扶方式多停留在“输血”层面,未能实现“造血”,多数接受过帮扶的党员仍旧未能摆脱贫困。三是需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基层党员的独立性增强,流动党员增多,部分党员的党性淡化等三大因素,导致村(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教育管理机制急需健全。

3、需解决能力“弱化”问题。一是改变表达难。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相对减少,基层群众“见村官如见县官”,有话无说处,有意见无提处,表达渠道不畅。二是改变诉求难。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各种利害关系日益交织,因征地拆迁、低保救助、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入学医疗、耕地流转管理等引发的群众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群众有意见建议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三是改变办事难。由于镇村规模过大,多数群众远离中心镇和村(社区),加之城市化进程中“386199”部队、“弱病残贫”留守农村,他们往往不了解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和证件的办理地点和办事程序,导致办事难。四是改变生活难。当前,贫困户、“五保户”、烈军属、病残孤老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存在生活上的特殊困难,有时遭遇突发自然灾害事故,也会产生新的困难群众,他们需要以低保、优抚救助、困难补助等方式进行帮助。五是改变致富难。在农村,不少农民缺思路、缺项目、缺技术、缺资金、缺土地,农村沟凼渠池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发展农业产业十分困难;在社区,有的居民无资金积累、无专业技术、无

就业岗位,存在创业和就业难,致富无门。

六、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问题,当前在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努力在建设干部队伍、创新组织设置、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搭建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1、在创先争优中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建设一支政策执行能力强、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高素质的服务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要利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五好”党支部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好班子,引导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把精力集中到服务科学发展、热心为民奉献、兴办实事工程上来。注重培养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努力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员培养成干部,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2、在创先争优中创新组织设置。积极开展区域化党建,坚持“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活动便利”的原则,加大在党员集聚区组建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力度,使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更加贴近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根据地域、产业、行业的不同特点和条件,积极组建好区域性党组织,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使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在服务功能发挥的平台上更深程度的统筹,实现

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成效最大化。在抓好农村、城市社区、国有企业、高校、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领域组织覆盖的同时,切实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等新领域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3、在创先争优中健全服务网络。按照条块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努力建立城乡服务网络,使之真正成为“民情沟通之网、为民服务之网、平安建设之网”。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开展走访调查、民情沟通、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等活动,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努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梳理反映群众意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意调查排摸机制、民意快速反应机制、民意定期研判机制和利民惠民服务机制,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敏感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积极疏导,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

4、在创先争优中提升服务能力。要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作为目标,把发展壮大薄弱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点,把有效整合服务资源作为任务,使基层党组织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发展举措进一步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不断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并完善村两委联席办公会议日、财务集中审签日、民主决策五步工作法日、民情沟通(调处)日、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日等“五日制度”,切实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5、在创先争优中搭建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以党员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党员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把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党务政策咨询、传播党建知识、办理党内有关事务、帮扶困难党员群众、反映社情民意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党员帮扶平台建设,全面建立党内关爱资金(基金),充分发挥资金在帮助解决党员群众生活困难、帮扶党员群众创业方面的作用。加强党员教育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推荐访问: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服务型 推进 基层党组织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