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实施对策2篇

时间:2023-05-01 19:10:05 浏览量:

篇一: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实施对策

  

  高校推进阳光体育对策思考

  高校应注重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创建“五位一体”阳光体育运动体系和新模式,统筹规划全校阳光体育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以及具体实施内容,构建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评价机制和个人评价机制。

  标签:

  高校;阳光体育;新模式;构建

  一、创建“五位一体”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

  阳光体育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技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高等学校在体育教育工作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独特的优势,创建融体育教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群体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科学研究“五位一体”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传播阳光体育运动新观念,是推动阳光体育在我省高校的全面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1、体育教学“四结合”新思维

  阳光体育要求大学生掌握1至2门体育运动技能,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离开体育知识与技能,阳光体育运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校体育教学“四结合”新思维应为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体育教学成绩评定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相结合。

  2、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成立学生体质监测实验室作为实施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门机构、配备和充实实验室管理和师资力量,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实验研究,带动体育教学改革,切实通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大学生健康的目标。

  3、“四层面”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建立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应最大限度扩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层面,拓宽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活动的渠道和途径,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做到“全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竞赛,天天有热点”。从学校、院(系)、体育社团(俱乐部)和学生四个层面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体系。学校从全局出

篇二: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实施对策

  

  关于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研究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和实施是高校响应国家号召,提升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就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推广至今,在各高校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并对当前我国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继续开展和改善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00-01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1]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实施和顺利开展,关系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后续推进,是提升我国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关键。自我国高校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所遇问题

  (一)主体自觉意识缺失。很多高校学子甚至老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尚存在一定偏差,对阳光体育运动和正常的学校体育工作不能准确区分。高校师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不足影响了高校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进一

  步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深度渗透。

  同时,囿于传统的“重学习、轻体育”思想,大部分学子更愿意将时间用于读书而非体育锻炼。而伴随网络时代的发展,学子又更多地将课外休闲时间消耗于网络冲浪而非运动场。很多高校学子尚不能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视度不够,主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意识严重缺失。

  (二)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用于运动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运动设施的种类也偏单一,很多高校没有游泳馆,羽毛球场地、网球场等运动场所,而已有的篮球框、乒乓球台、单双杠数量也与当今高校的学子数量不相适应。很多高校无法满足学生对运动设施的数量和多元化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深化。对于多数本不热衷于体育锻炼的高校学子而言,单一的跑步等运动形式并不能引起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不必谈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三)开展内容不够丰富。高校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像在学术建设中一样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脑力来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内容欠丰富、组织模式单一的体育运动是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尤其是本不爱运动的学生的运动积极性的,这也是当下我国阳光体育运动在推广中仍要改进的地方。

  二、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舆论引导。高校要充分利用包括报纸、宣传栏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师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为阳光体育运动营造一个有影响的舆论环境。

  首先要从意识上让更多的学子了解阳光体育运动是什么,从思想上让更多学子想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才能更好地结合完备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的运动内容,让更多人的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并在日后逐渐成为推动者,以实现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更大范围的覆盖。

  (二)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常推广也需要强效的监督机制予以保障。只有各类监管部门、甚至兄弟院校及高校学子对高校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共同监督评价,才能有效避免高校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时的随意和盲目。同时,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也需要一定激励政策的支持。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取得显著成果,并形成一定范围的长期影响力的高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特色鲜明、受广大学生喜爱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优先扶持。只有有力的政策保障,才能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所需要的资金供给、保证高校基本的师资力量以及进行阳光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器材设备等,进而顺利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

  (三)同高校社团及体育俱乐部相结合。高校学生社团

  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和满足学生兴趣的组织形式。高校体育类社团的成立更是有效地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体育锻炼、兴趣娱乐有机结合。在我国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高校体育类社团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补充手段,充分挖掘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点。

  高校内创建的专项体育俱乐部则充分实现了专项体育运动的课外延伸,形成常规体育课与课后专项活动的一体化嫁接,同时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激发了专业老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使得专项运动场地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将阳光体育运动同高校体育类社团和体育俱乐部有效结合,将助推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国高校的成功开展。

  (四)创办体育文化节等校园活动。体育文化节是通过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空间和时间、改变活动功能的融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形式。[2]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是紧密联系的,借助体育文化节打造学生喜欢并愿意参与的群体性运动形式,摆脱以往竞技类体育项目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的情况,创设对个人竞技能力要求不高,学生喜欢的群体性体育运动项目。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

  参考文献:

  [1]杨桦.深化“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4.

  [2]候广斌.关于学校田径运动会向体育艺术节转轨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3):82-83.

推荐访问: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实施对策 体育运动 对策 高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