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钱途文档网 > 作文范文 >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4篇

时间:2023-05-02 08:35:04 浏览量:

篇一: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财产的伤害和工作环境破坏。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辨识额评价评价管理工作。

  3、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分为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两大类.2)常见危险、危害因素为易燃易爆物质、腐蚀和腐蚀性物质、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采光与照明等.3)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要全面、有序地进行,禁止漏项,按规定以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等顺序和方面进行.

  4)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工作须按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一2009)进行.4、评价方法(1)工作危害分析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

  业活动分化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经由过程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功课活动而举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历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工具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想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举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功课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5、评价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6、评价准则采用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的评价法,具体评价准则规定为:

  事故发生的大概性L判断准则

  等级

  尺度

  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克不及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变乱。

  4危害的发生不简单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履行或控制措施不妥,或

  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

  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举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履行,或过去偶尔发闹事故或变乱。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

  财产损失

  万元

  停工

  公司形象

  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歇工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本领

  25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地区影响

  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服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歇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1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歇工

  形象没有受损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克不及继续功课,对改进措施举行评估立刻

  15-16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中等

  可斟酌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增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4-8可接受

  可斟酌建立操作规程、功课指点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

  时管理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7、评价组织评价活动是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评价

  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岗位员工要积极辅助风险评价和参与风险控制工作。

  8、其它要求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

  风险评价的结果由各部门组织从业人员研究,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

  9、附则8.1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篇二: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分级与管控制度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范安全风险识别、分级与管控工作,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

  (一)公司保安部负责组织开展公司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等工作。

  (二)各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与管控等工作。

  1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是所属危险源管理的责任人,对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的安全生产负责。

  2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人可指定各危险源所在岗位的人员作为危险源的管理人,负责该危险源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安全风险辨识

  (一)安全风险辨识应针对影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其损失程度的致险因素进行,致险因素一般包含以下方面:1.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与应急技能、安全行为或状态。2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的安全可靠性。

  3影响安全生产内、外部要素的可知性和应对措施。

  4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工作机制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合规、完备性与可操作性。

  (二)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公司所有人员、活动及区域,12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曾经发生过)、现在和将来(计划开展的工作)三种时态。

  (三)安全风险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

  1全面辨识是为全面掌握本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全面、系统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风险辨识;2.专项辨识是为及时掌握本公司重点业务、工作环节或重点部位、管理对象的安全生产风险,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部分领域开展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

  (四)全面辨识应每年不少于1次,专项辨识应在生产经营环节或其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或管理部门有特殊要求时及时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结束后应形成风险清单。

  5组织辨识时,保安部对相关工作进行布置和安排。各部门应根据有关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对业务范围内的生产设施和场所、生产过程、作业活动等进行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明确部门内风险点、危险源范围,并将辨识结果填入《安全风险辨识、评价与管控措施记录表》中,报公司保安部。保安部对所有辨识结果进行审查和汇总。

  (六)确定“风险点、危险源”的依据:1.工伤事故的多发点。

  2生产环境较复杂和危险性较大的点。

  3因设备故障或缺陷容易造成人身伤亡的点。

  4发生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点。

  13(七)风险点、危险源的种类与范围

  1、生产过程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火灾类、爆炸类、机械伤害类、触电类、物体打击类、车辆伤害类、高空坠落类、灼烫类、中毒窒息类、其他伤害类等。

  2、厂区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燃气仓(LPG瓶组气化站)、氧气、乙炔气瓶库;(2)锅炉(锅炉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锅炉的特殊安全设施或措施等);(3)砂光车间、料仓、备料仓;(4)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池清理等);(5)危险化学品(甲醛);(6)机电设备(发供配电设备设施、空压机及管道、照明设施、监控设施等);(7)锅炉(锅炉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锅炉的特殊安全设施等);(8)建筑消防(建筑防火间距、耐火等级与防火分区、仓库、消防设备及通道等);(9)检维修和清理作业;(10)受限空间(污水池、甲醛储罐、胶水罐、锅炉炉膛等)。(八)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设备清洗、设备检修、危险化学品管理、发电供汽和工程管理等业务类别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木业生产;14(二)发电供汽生产;(三)废料处理;(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种设备操作;(五)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七)易燃易爆场所及作业;(八)可能导致职业健康伤害的作业;(九)抢修或应急作业;(十)厂区曾经发生和行业时有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等。

  三、安全风险评估、分级

  (一)公司保安部应制定安全风险等级判定指南,风险等级评价因素主要包括: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可能性,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后果等。

  (二)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分为极高风险(红色)、高风险(橙色)、中风险(黄色)和低风险(蓝色)四个等级。

  (三)各部门致险因素清单进行逐项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以及主要致险因素,填写“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表”报公司保安部。

  (四)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的方法风险的评估采用风险矩阵评价:风险评级结果=事故发生可能性x事故发生后果严重性

  风险评级结果在20至25之间的为极高风险(红色),风险评15级结果在12至16之间的为高风险(橙色),风险评级结果在8至10之间的中风险(黄色),在4至6之间的为低风险(蓝色)。

  具体级别、说明、描述、分值见表1《事故发生可能性分析》表2《事故发生后果严重性分析》;相应的分值对应风险评级结果见表3《风险评级结果》。

  16注2:风险后果中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的确定是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进行描述的;若其他行业/领域对后果严重性有明确分级的,可依据相关规定具体实施。

  1四、安全风险管控

  顺序确定控制措施:(一)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按以下

  1.消除;

  2.替代:

  3.工程控制措施;

  4.设置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5.个体防护装备等.《二)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一般包括:

  1.在一段时期内需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应制定控制目标,建立详尽的实施措施计划(即安全管理方案);2.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安全风险,应制定应急预案:13.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锅炉制度,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4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5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6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7.其它。

  (三)保安部负责建立公司业务范围内统一的安全风险管理清单,督促各部门做好监控管理。

  (四)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管理。特别是针对较大安全风险及危险源(可能造成人身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场所、危险化学品以及设施设备等),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及时采集和报告重大危险源信息,确保公司随时掌握较大危险源的情况。

  1.定期检查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安全装置是否完善可靠,消防设施是否完善可靠,记录检查情况,并落实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危险源的控制范围,未经培训考核合格人员不得进行作业。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本部门不能整改的项目应及时上报,保障安全运行。

  (五)保安部每年应组织各部(室)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危险源管理的措施、活动及危险源控制结果的有效性1和持续改进性,并撰写《较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内容包括:较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安全应对措施;应急预案;评估结论及建议。

  20

篇三: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辨识、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标段、各道工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公司要求并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X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XXX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和《XXX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上级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分级管控”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各部室部门长、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XXX各部室及所属单位。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六条项目部负责指导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依法开展管控。

  第七条项目部各部室、所属施工单位是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第八条所属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本施工单位职责范围内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应依法进行报告、建档、检查、监控。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九条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

  第十条岗亭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对安全风险

  管控全面负责。

  2、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

  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分管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

  3、成员负责具体实施本部门、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4、各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施工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施工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第四章定义与分类分级

  第十一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第十二条安全风险,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组合。

  第十三条按照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安全风险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20类。

  第十四条按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将安全风险划分为四个级别:

  1.可能造成重大及以上事故的,为重大风险;

  2.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为较大风险;

  3.可能造成1-2人死亡或3-9人重伤事故的,为一般风险;

  4.可能发生个体重伤及以下伤害的,为低风险。

  第十五条重大危险源,是指历久或临时地出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五章辨识与评估

  第十六条安全风险辨识,是指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辨识可采用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

  析、安全检查法、预先危险分析、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资料以及询问、交谈等方法。

  第十七条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源的风险因素举行阐发评价,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第十八条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应突出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员,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人群的规模。

  第十九条项目开工前,应组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会同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作业人员资质、施工所需工器具和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等开工安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开展预先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并针对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进行风险管理策划;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辨识应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第二十条每年由工程部经理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专业手艺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

  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工程部施工任务、使用机械设备、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举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举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损伤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阐发、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阐发、潜在危险性阐发,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第二十一条每月由项目部分管专业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召开一次安全风险分析会,结合本专业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动态辨识和评估安全风险,更新安全风险清单。

  第二十二条每周由项目部各部室部门长、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本单位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作业区域开展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根据辨识情况编写施工区域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报告,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第二十三条每日由项目部所属各施工单位班组长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

  估。加强现场监管,全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的风险辨识情况;岗位员工上岗前对上岗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向当班跟班队长、班组长汇报,若发现存在不符合项应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本班班组长或所属单位负责人,所属单位负责人处理不了的及时向项目部汇报处理。

  第二十四条在施工(生产)、管理、环境、重大技术方案等发生变化或变更时,应重新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第二十五条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举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举行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并按规定报告本地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司安全管理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其他评估。

  1.设备、物资购置及出入库。涉及安全建设的设备、物资购置前,要对设备、物资是否适应本单位安全建设要

  求举行安全、手艺选型论证,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设备、物资入库前,应对其完好情况、手艺参数、安全性能等举行评

  估验收,符合要求方可入库。材料、配件、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等出库投入运转前,使用单位(人员)应对其完好情况、安全性能举行检查评估,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运转。

  2.项目部员工。新入场员工和从公司其他项目部及公司创管中心调入项目部的员工上岗前,应对其身体健康状

  况、职业禁忌情况、岗位所需技术业务知识和技能、规程措施和有关规章制度掌握情况等是否具备上岗资格进行综合考核评估。

  3.作业人员。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利用每日班前会对作业人员上岗前的精神状态、是否饮酒、是否携带违禁物

  品、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器具配备等状况举行动态评估。

  4.重大灾害。项目部负责人应定期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及已采取安全管控措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

  估。

  第五章分级管控及要求

  第二十七条工程部根据安全风险等级,明白各层级的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及具体管控负责人,完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低风险:工程部组织展开岗亭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催促班组展开班前“风险预知”和“三工”活动,提升从业人

  员的安全意识;

  2.一般风险:项目部要明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后实施;

  3.较大风险:项目部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4.重大风险:工程部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报公司备案后由工程

  部负责实施,相关部门要加强过程监管。

篇四: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1目的为全面辨识、管控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加强对公司生产管理过程中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工作职责

  2.1安全办是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汇编,监督、检查各责任单位对风险(点)的控制管理。编制重大风险的管理方案,报送分管安全生产领导批准。

  2.2安全办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运行前必须组织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在试生产期间完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2.3各相关职能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指导各部门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价。

  3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3.1风险点确定

  3.1.1风险点划分原则

  风险点主要分为静态风险点和动态风险点。

  ——静态风险点主要包括:设备、设施、场所、区域。企业应按工序建立《设备设施清单》。

  ——动态风险点主要包括:现场操作、取样、巡检、检修、故障处理等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主要按生产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包括但不限于:

  ——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其他作业活动:动火、有(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

  ——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公众聚集活动等。

  -1-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安全办应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划分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

  3.1.2风险点识别

  安全办应组织本单位涉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的各相关部门联合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危险源及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现有风险管控措施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为下一步进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做好准备。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3.2危险源辨识

  3.2.1辨识方法

  对于设备设施,宜选用隐患排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对于作业活动,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

  方法简介

  ①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该方法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及工作内容、潜在事故类型、导致事故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现有安全管控措施。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实施步骤:

  ——编制《作业活动工作危害分析(JHA)表》;

  ——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明确其工作内容;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规定,分析每个工作步骤可能潜在的事故类型;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规定,辨识导致潜在事故类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识别现有管控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统计;

  ——对每个工作步骤的工作内容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记录。

  ②隐患排查表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的每个设备设施明确检查内容及标准要求、标准产生偏差导致的主要事故类型、现有安

  -2-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全管控措施等。

  隐患排查表法(SCL)实施步骤:

  ——编制《设备设施隐患排查表》;

  ——依据《设备设施清单》,按设备设施结构或功能将风险点划分为若干检查内容;

  ——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明确检查内容的标准要求;

  ——分析标准产生偏差导致的主要事故类型;

  ——识别现有管控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统计;

  ——对每个检查内容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记录。

  3.2.2辨识范围

  1)应覆盖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2)检维修危险源辨识范围及工作分工

  ——一般设备检维修、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作业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的材料、设备、工器具准备情况;对作业环境(电源、高压源等危险能量源以及有毒有害物质隔离、重物失稳防控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对作业人员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情况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作业完毕试运转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质量,材料、工器具回收和人员撤离,安全设施、安全防护及采取的安保措施(如短路线、电气接地等)恢复等情况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涉及特殊安全作业风险分析由生产经营单位牵头组织。

  ——重点设备检维修及单系统检修。由安全办牵头,编制安全风险分析指导书,由所在车间设备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牵头,电气、仪表专业人员配合实施安全风险分析。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由各所在部门牵头,车间落实。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由安全办负责。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由车间结合现场处置方案予以落实。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由项目负责人带领所在班组岗位人员

  -3-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落实。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由车间指导,岗位班组长落实。

  ——原材料、产品使用过程由岗位人员落实。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由岗位人员落实。

  3.2.3危险源辨识

  1)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物、环、管”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其根源和性质。例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2)辨识危险源可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机械能可造成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火灾、爆炸、中毒、腐蚀。

  3)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爆炸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粉尘等。

  3.2.4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方法

  设备设施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活动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评价。

  2)风险判定准则

  ①风险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每个评价方法的评价准则。

  3)风险评价与分级

  风险领导小组在对各类风险点和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根据制定的风险评价准则,在充分考虑现有安全管控措施,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和计算风险值,依据风险判定准则,判定风险等级。。

  -4-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3.2.5风险管控措施

  1)管控措施选择原则

  风险管控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2)管控措施实施

  ①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评价现有管控措施的有效性。现有管控措施不足以管控此项风险,应提出改进的管控措施或建议。

  ②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应包括:联锁、报警、安全阀、温度、压力等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管控措施和消防、检查、检测、检验、校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③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应包括:制度完整性、作业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状态完好性及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等方面。

  ④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管控,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⑤风险管控措施应在实施前对以下内容评审: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否产生新的风险;

  ——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纳入隐患治理程序立即进行整改。

  ——压力容器、行车、锅炉、叉车等特种设备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的;未按规定安装安全附件或安全附件失效的;超期未检或未按检验要求检修(停用)的;使用非法制造的特种设备的;未定期维护,带病运行;安全附件(设施)不全,或安全附件(设施)损坏后未及时修复、更换的、超期未检或检验不合格的。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内的电力装置(电机、灯具、开关等)不防爆,或防爆等级(类别、级别、组别)及线路铺设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消防设施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要求的。例如:未按规定设置水、泡沫、蒸汽、惰性气体等消防灭火系统的;按一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未设双电

  -5-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源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管道的配置不符合规定的;生产装置区、仓库未按规定设置固定(或半固定)或水(或泡沫)喷淋灭火系统的,或未按规定设置小型灭火器材,或灭火器材的种类、数量及设置方式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厂区内的消防道路(环形通道或回车场地、道路宽度、净空高度、转弯半径)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的控制室未设调度直通报警电话或电话不通的。

  ——生产岗位未按要求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通道,或安全通道不畅通的。

  ——企业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工艺操作规程、设备检修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2.6风险分级管控

  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其中重大风险实行公司级管控,较大风险实行部门、车间级管控。

  2)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①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应对每项管控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

  ②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③将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

  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包括全部风险点、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风险等级、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管控措施、应急措施等风险信息),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4)评审与审批

  领导小组应组织内部逐级评审并审核、批准,形成管控清单或台账。下级要呈报上级,上级负责审核、批准,各级都要形成管控清单或台账。

  -6-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附件:

  隐患排查分析(SCL)记录表

  单位:分析人员:

  审核:

  序检查项目

  号

  日期:

  编号:

  未达标准的主要后果

  现有的控制措施

  检查结果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检查标准

  -7-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单位:

  序工作步号

  骤

  工作岗位:

  分析人: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及发生频率

  日期:年月日

  风险度(R)

  危害

  主要后果

  偏差发隐患排生频率

  查

  操作规程、管理方案

  员工胜安全措任程度

  施

  LS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8-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作业条件分析记录表

  单位:工作岗位:分析人:日期:编号:

  序号

  作业活动

  风险

  可能导致的事故

  有无事故案例

  风险评价

  L

  E

  C

  D

  风险

  级别

  控制措施

  -9-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风险控制台账

  序号

  编号

  风险点名称

  级别

  危险地点、范围

  存在的风险

  专业管理部门

  厂级责任人

  车间责任人

  班组责任人

  备注

  填表:审核:时间:

  -10-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重大风险及控制清单

  序重要风险名号

  称

  风险等级

  活动点/工序/部位

  危害因素

  结果

  管理

  控制措施

  检查

  -11-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附录一:隐患排查表法(SCA)

  (1)概述

  隐患排查表分析(SafetyChecklistAnalysis)是将一系列分析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状态,这些项目包括设备、贮运、操作、管理等各个方面。传统的隐患排查表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列出一些危险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险、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其所列项目的差别很大,而且通常用于检查各种规范和标准的执行情况。隐患排查表分析的弹性很大,既可用于简单的快速分析,也可用于更深层次的分析,它是识别已知危险的有效方法。

  (2)内容介绍

  隐患排查表内容包括标准、规范和规定,随时关注并采用新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正确的使用隐患排查表分析将保证每个设备符合标准,而且可以识别出需进一步分析的区域。隐患排查表分析是基于经验的方法,编制隐患排查表的评价人员应当熟悉装置的操作、标准和规程,并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行业指南等)选择合适的隐患排查表,如果无法获得相关的隐患排查表,评价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编制合适的隐患排查表;所拟定的隐患排查表应当是通过回答隐患排查表所列的问题能够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的各个方面与有关标准不符的地方。许多机构使用标准的隐患排查表对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初步设计到装置报废)进行分析。换句话说,针对典型的行业(如锅炉房、液化气站建设项目等)和工艺,其隐患排查表内容是一定的。但是,完整的隐患排查表应当随着项目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而不断完善,这样,隐患排查表才能作为交流和控制的手段。

  隐患排查表分析包括三个步骤:

  1)

  选择或拟定合适的隐患排查表;

  2)

  完成分析;

  3)

  编制分析结果文件。

  评价人员通过确定标准的设计或操作以建立传统的隐患排查表,然后用它产生一系列基于缺陷或差异的问题。所完成的隐患排查表包括对提出的问题回答“是”、“否”、“不适用”或“需要更多的信息”。定性的分析结果随不同的分析对象而变化,但都将作出与标准或规范是否一致的结论。此外,隐患排查表分析通常提出一系列的提高安全性的可能途径并提供给管理者考虑。

  隐患排查表在编制时应注意防止漏项。

  12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3)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隐患排查表是进行隐患排查,发现潜在危险的一种有用而简单可行的方法。常常用于对安全生产管理,对熟知的工艺设计、物料、设备或操作规程进行分析,也可用于新开发工艺过程的早期阶段,识别和消除在类似系统多年操作中所发现的危险。隐患排查表可用于项目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

  附件二: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概述

  作业危害分析(JobHazard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Hazard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HazardBreakdown),是一种半定量评估方法。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此方法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这种方法的基点在于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所谓的“作业”(有时也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灭火器”等。“作业”的概念不宜过大,如“大修机器”,也不能过细。

  (2)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开展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辨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为操作人员的培训资料,并为不经常进行该项作业的人员提供指导。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标准,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

  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

  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作业危险分析过程

  1、分析作业的选择

  理想情况下,所有的作业都要进行作业危害分析,但首先要确保对关键性的作业实施分析。确定分析作业时,优先考虑以下作业活动:

  13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1)事故频率和后果: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

  (2)严重的职业伤害或职业病:事故后果严重、危险的作业条件或经常暴露在有害物质中;

  (3)新增加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危害或危害难以预料;

  (4)变更的作业:可能会由于作业程序的变化而带来新的危险;

  (5)不经常进行的作业:由于从事不熟悉的作业而可能有较高的风险。

  2、将作业划分为若干步骤

  选择作业活动之后,将其划分为若干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应是作业活动的一部分。划分的步骤不能太笼统,否则会遗漏一些步骤以及与之相关的危害。另外,步骤划分也不宜太细,以致出现许多的步骤。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如果作业活动划分的步骤实在太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危害分析。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步骤正确的顺序,顺序改变后的步骤在危害分析时有些潜在的危害可能不会被发现,也可能增加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危害。

  按照顺序在分析表中记录每一步骤,说明它是什么而不是怎样做。

  划分作业步骤之前,仔细观察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观察人通常是操作人员的直接管理者,关键是要熟悉这种方法,被观察的操作人员应该有工作经验并熟悉整个作业工艺。观察应当在正常的时间和工作状态下进行,如一项作业活动是夜间进行的,那么就应在夜间进行观察。

  3、辨识危害

  根据对作业活动的观察、掌握的事故(伤害)资料以及经验,依照危害辨识清单依次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的辨识。辨识的危害列入分析表中。

  为了辨识危害,需要对作业活动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是危害辨识清单的部分内容:

  (1)是否穿着个体防护服或配戴个体防护器具?

  (2)操作环境、设备、地槽、坑及危险的操作是否有有效的防护?

  (3)维修设备时,是否对相互连通的设备采取了隔离?

  (4)是否有能引起伤害的固定物体,如锋利的设备边缘?

  (5)操作者能否触及机器部件或机器部件之间操作?

  (6)操作者能否受到运动的机器部件或移动物料的伤害?

  14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7)操作者是否会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

  (8)操作者是否管理着带有潜在危险的装置?

  (9)操作者是否需要从事可能使头、脚受伤或被扭伤的活动(往复运动的危害)?

  (10)操作者是否会被物体冲撞(或撞击)到机器或物体?

  (11)操作者是否会跌倒?

  (12)操作者是否会由于提升、拖拉物体或运送笨重物品而受到伤害?

  (13)作业时是否有环境因素的危害——粉尘、化学物质、放射线、电焊弧光、热、高噪音?

  4、确定相应的对策

  危害辨识以后,需要制定消除或控制危害的对策。确定对策时,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具体对策依次为:

  (1)消除危害消除危害是最有效的措施,有关这方面的技术包括:改变工艺路线、修改现行工艺、以危害较小的物质替代、改善环境(通风)、完善或改换设备及工具。

  (2)控制危害

  当危害不能消除时,采取隔离、机器防护、工作鞋等措施控制危害。

  (3)修改作业程序

  完善危险操作步骤的操作规程、改变操作步骤的顺序以及增加一些操作程序(如锁定能源措施)。

  (4)减少暴露

  这是没有其他解决办法时的一种选择。减少暴露的一种办法是减少在危害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如完善设备以减少维修时间、配戴合适的个体防护器材等。为了减少事故的后果,设置一些应急设备如洗眼器等。

  5、确定的对策要填入分析表中。对策的描述应具体,说明应采取何种做法以及怎样做,避免过于原则的描述,如“小心”、“仔细操作”等。

  6、信息传递

  作业危害分析是消除和控制危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应当将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传递到所有从事该作业的人员。

  (4)工作危害分析法评估赋值

  R=L×S式中:R—风险度

  L—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S—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

  ①事件发生可能性L判定准则

  15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等级

  标准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不能被发现

  (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不能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

  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险有害因素常发生或在预期情

  况下发生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

  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危险有害因素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

  有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操作规程齐全,但偶尔不执行。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

  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②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法律、法规及其等级

  他要求

  违反法律、法规、标准

  人

  财产损失万元

  环境影响

  停工

  公司形象

  死亡

  >5部分装置(大于重大国际国内大规模公司外

  2套)或设备停影响

  工

  公司内严重污2套装置停工或行业内、省内染

  设备停工

  影响

  公司范围内中一套装置或设备等污染

  停工

  潜在违反法规、丧失劳动能标准

  力

  不符合上级公司截肢、骨或行业的安全方折、听力丧针、制度、规定失、慢性病

  等

  不符合公司的轻微受伤、安全操作规程

  间歇不舒服

  完全符合

  无伤亡

  >25>1地区影响

  <1装置范围污染

  受影响不大,几公司及周边范乎不停工

  围

  没有停工

  没有受损

  无损失

  没有污染

  ③风险等级判定及控制措施

  风险程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或控制措施

  16实施期限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20-25红色标识

  15-16橙色标识

  8-12黄色标识

  <6蓝色标识

  可能性L

  严重性s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立刻

  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

  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

  2年内整改

  训及沟通

  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要保存记录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

  理

  121512162152251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附件三:作业条件分析法(LEC)

  一、概述

  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在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二、方法介绍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

  ——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

  D=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定量计算每一种风险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

  1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

  分数值

  0.50.20.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能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

  分数值

  0.5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损伤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

  分数值

  10415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重伤

  轻伤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1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文件编号

  XX-AQ-013生效日期

  2020.4.3风险值(D)求出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下表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的参考。

  D值

  >32160~3270~16<7危险程度

  不可容许的危险

  高度危险

  中度危险

  轻度和可容许的危险

  风险等级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该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数值及划定危险程度等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它是一种作业的局部评价,故不能普遍适用。此外,在具体应用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具体情况适当加以修正。

  2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文件编号

  XX-AQ-013生效日期

  2020.4.321

推荐访问: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制度 辨识 安全生产 评估

猜你喜欢